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逐一考证的方式,对湖南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共有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18科41属69种,分别占该区藤本植物科、属、种的36.73%、32.54%和17.21%,其中双子叶藤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单子叶藤本处于次要地位。在种群组成中,科的构成比较集中,属的构成相对分散。在攀援方式上,缠绕藤本具有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20.29%、8.70%和4.35%。在药用部位上,以根、全株和根茎的药用藤本植物最多,分别占有57.97%、44.93%和23.19%。在药用功效上,以祛风湿、活血化瘀和清热类最多,分别占30.34%、43.48%、40.58%。同时,对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野生药用藤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逐一考证的方式,对湖南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共有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18科41属69种,分别占该区藤本植物科、属、种的36.73%、32.54%和17.21%,其中双子叶藤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单子叶藤本处于次要地位。在种群组成中,科的构成比较集中,属的构成相对分散。在攀援方式上,缠绕藤本具有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20.29%、8.70%和4.35%。在药用部位上,以根、全株和根茎的药用藤本植物最多,分别占有57.97%、44.93%和23.19%。在药用功效上,以祛风湿、活血化瘀和清热类最多,分别占30.34%、43.48%、40.58%。同时,对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野生药用藤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大青山西南桦(Betulaalnoides)人工林藤本植物区系特点,为开展人工林藤本植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野生藤本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生活型、攀援方式和地理分布类型.[结果]大青山西南桦林下共有野生藤本20科27属30种,其中双子叶藤本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占该群落藤本植物总种数的93.33%,蕨类藤本和裸子藤本较贫乏,均仅有1科1属1种;在科属构成中,单种科和单种属比较集中;木质藤本是大青山西南桦群落的优势藤本,占总种数的70.00%;藤本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0.00%,其余各生活型所占比例均较小;攀援类藤本以缠绕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00%,其次是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所占比例较小;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地理成分为主.[结论]西南桦人工林林下藤本植物种类较多,生活型和地理分布类型较复杂,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锦屏县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现状,更好地开发利用其野生藤本植物资源,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查阅相关资料等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野生藤本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藤本植物共计54科107属224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49科101属196种,单子叶植物4科5属27种,裸子植物缺乏。在科属构成上,以少种科(属)、单种科(属)为主;其地理成分复杂,有13个分布型7个亚型,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性,并受温带成分的重要影响,表现出由热带向温带渗透的特征。从生活型上,以木质藤本占绝对优势,草质藤本次之,且以高位芽类为主导,占总种数的69. 20%,而地面芽类、地下芽类、一年生类、地上芽类所占比例较小;从攀援方式上,以缠绕类藤本占优势,占总种数的32. 14%;始花期则集中在春季,有明显地顺季节性大幅递减的趋势。该区藤本植物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需协调好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庐山地区野生木质藤本植物,为木质藤本植物引种驯化繁殖、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江西省植物志等文献资料。【结果】庐山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累计有23科52属122种,该区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泛热带成分居首位,有18属(30.77%),其次是东亚成分有9属(17.31%);葡萄科、蔷薇科、毛茛科、猕猴桃科和卫矛科种类较多,具有明显优势,占总种数的45.08%;单种属较多,占总属数的55.77%;攀援类型以缠绕类最多,占50.00%,其次是卷曲类(21.31%)、蔓生搭靠类(15.57%)、吸附类(13.12%)共4类。【结论】庐山野生木质藤本植物在物种类组成、生活类型、攀援方式等方面均表现出多样特征,在园林应用、经济价值、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8-2010年7~9月,调杳并整理分析天祝小三峡森林公园的蝶类,有8科54属77种(亚种),其中粉蝶科有9属22种,占总种数的28.5%,为优势类群;蛱蝶科有17属17种,占总种数的22.08%,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8.18%,为次优势类群;灰蝶科9属9种,占总种数的11.69%,绢蝶科1属8种,占总种数的10.39%;弄蝶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3.9%,凤蝶科和蚬蝶科各有1属2种,各占总种数的2.60%,为罕见类群.在54属中,单种属有45个,占总属的83.33%,属种比值系数为0.7013.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科的类型较为齐全、种类多,物种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丰富。(2)优势科、属较明显,种数在科、属内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有5个科含33种,灌木层有2个科含20种,草本层含种数较多的有9科共包含210种,各层分别占其总种数的63%、45%、59%。乔木层有4个属含10种,占总属数的9%;灌木层有4个属共包含10种,占灌木层植物总属数的10%;草本层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占草本层植物总属数的1.5%,占总种数的7%。(3)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单种及单属科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乔、灌、草不同层次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点。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科的类型较为齐全、种类多,物种多样性较高,草本植物丰富。(2)优势科、属较明显,种数在科、属内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有5个科含33种,灌木层有2个科含20种,草本层含种数较多的有9科共包含210种,各层分别占其总种数的63%、45%、59%。乔木层有4个属含10种,占总属数的9%;灌木层有4个属共包含10种,占灌木层植物总属数的10%;草本层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占草本层植物总属数的1.5%,占总种数的7%。(3)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单种及单属科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9.
2008~2010年每年7~9月,在天祝小三峡采用以路线调查为主、点线结合的方法实施标本采集,共获得蝶类标本2 000多个,经整理鉴定出蝶类77种,隶属于8科54属。其中粉蝶科9属22种,占总种数的28.5%,为优势类群;蛱蝶科17属17种,占总种数的22.1%,眼蝶科13属14种,占总种数的18.2%,为次优势类群;灰蝶科9属9种,占总种数的11.7%,绢蝶科1属8种,占总种数的10.4%,为常见类群;弄蝶科3属3种,占总种数的3.9%,凤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6%,蚬蝶科1属2种,占总种数的2.6%,为罕见类群。从属种数量来看,单属种较多,即有45属在天祝小三峡仅分布1种,占总属数的83.3%。在77种蝶类中,古北界种有58种,占总种数的75.3%;东洋界与古北界兼有种13种,占总种数的16.9%;广布种6种,占总种数的7.8%;东洋界种无分布。结果表明,该地区分布的蝶类区系成分以古北界的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采集到137种大型真菌,隶属3纲9目38科80属。占优势的科有4个,占总科数的10.5%,包含61种,占总种数的44.5%。占优势的属(种数≥4的属)共9个,占总属数的11.3%,包含46种,占全部种数的33.6%。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整理出庐山野生藤本植物29科72属167种。结果表明:在全部含藤本植物的科属中,含5个种以下的科、属分别占总科数、总属数的44.83%和86.11%;该区藤本植物区系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相互交错,其区系带有热带和温带双重性,其中热带性地理成分为主,有43属,占59.72%;温带性属有25属,占总属数的34.72%,其中以乏热带性地理分布居首位(30.55%),其次为东亚分布(18.06%)。生活型以木质藤本属为主,占属总数的50.00%;攀援类型分为4大类,以缠绕类最多,占50.90%,其他依次是卷曲类(28.14%),搭靠类(11.38%),吸固类(9.58%)。表5参23  相似文献   

12.
厦门地区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厦门地区藤本植物共有77科225属428种(含种以下等级).双子叶植物科属种最多;小科属和单种属科较多,而大科属较少.其中,野生藤本植物种类有219种,隶属于55科135属,在其地理成分中,泛热带比例较大,占总属数34.1,与其他地区比较分析,厦门与广东省的共有种最多,有180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庐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为城市园林植物造景、藤本植物引种驯化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江西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文献资料,分析庐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特征和园林应用方式。【结果】庐山野生藤本植物累计有29科72属167种,其中木质藤本121种,占72.46%,草质藤本46种,占27.54%;属于常绿类型的30种,占17.96%,属于落叶类群的137种,占82.04%;攀援方式中缠绕类和卷曲类种类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50.90%和28.14%,搭靠类和吸固类种类较少,分别占总数的11.38%和9.58%;庐山野生藤本植物有墙面绿化、廊架绿化等6种用途。【建议】对藤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研究并通过立法严禁乱砍乱伐、迁地保护、提高保护区当地人们的法制意识等措施,加强对濒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要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引种驯化、栽培繁殖,培育适合庐山地区生长的观赏藤本新品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应用到城市绿化中。  相似文献   

14.
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攀援植物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秦岭太白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其攀援植物种类丰富且海拔梯度变化明显,但有关攀援植物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鲜有研究。通过收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和《秦岭植物志》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太白山攀援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并研究比较不同生活型和攀援方式攀援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模式。结果表明:1)秦岭太白山包含攀援植物26科44属103种。其中,草质攀援植物共计15科23属44种,木质攀援植物共计17科25属49种;2)秦岭太白山攀援植物包括4种攀援方式:缠绕、卷须、蔓生和吸附。草质攀援植物种数,缠绕类>卷须类≥蔓生类;木质攀援植物种数,缠绕类>卷须类>吸附类>蔓生类;3)在科、属、种3个水平上,总攀援植物、草质攀援植物和木质攀援植物都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明显的单峰分格局,且最大值都出现在1 200~1 400 m的海拔梯度。本研究结论对于深入理解秦岭太白山攀援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开展该类群植物的保护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庐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为城市园林植物造景、藤本植物引种驯化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江西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文献资料,分析庐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特征和园林应用方式。【结果】庐山野生藤本植物累计有 29科72 属 167种,其中木质藤本121种,占 72.46 %,草质藤本46种,占27.54%;属于常绿类型的30种,占17.96%,属于落叶类群的137种,占82.04%;攀援方式中缠绕类和卷曲类种类较多,分别占总种数的50.90%和28.14%,搭靠类和吸固类种类较少,分别占总数的11.38%和9.58%;庐山野生藤本植物有墙面绿化、廊架绿化等6种用途。【建议】对藤本植物生物多样性开展科学研究并通过立法严禁乱砍乱伐、迁地保护、提高保护区当地人们的法制意识等措施,加强对濒危野生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要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引种驯化、栽培繁殖,培育适合庐山地区生长的观赏藤本新品种,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应用到城市绿化中。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了解福州居住区植物群落的特征及配置状况,对福州市4个典型居住区中庚国际华府、三盛托斯卡纳、大儒世家朗园、三盛国际公园的植物群落特征及配置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有59科、112属、140种。其中乔木共有71种、灌木种共有41种、藤本4种、草本25种(含蕨类1种)。群落各生活型植物占总种数的比例分别为: 常绿乔木50.71%,落叶乔木12.14%,常绿灌木29.28%,木质藤本2.85%,草本17.85%。样地群落中常绿乔灌木植物生活型的种类均较丰富,但落叶树种及藤本应用较少,群落层次不够丰富,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配置方式单一,景观雷同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17.
李鹏  薛纯  史冬玲  房蒙  赵巧叶  初骁宇  杨燕  彭飞杰  刘小利  何家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39-16040,16044
通过对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的植物进行1年半的调查,共分类和鉴定了231种植物,隶属于84科185属。其中,乔木61种,占26.40%,灌木48种,占20.78%,草本和藤本共122种,占植物种数的52.81%。对校园植物进行区系成分分析发现,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的植物种类最多,这4科植物的种数占总种数的35.06%。校园内生活区、教学科研区、办公楼区、校园主要道路及环校绿化带的5 487株乔木Simpson指数为0.907,表明该校园乔木物种多样性丰富。最后,对校园植物的规划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的有性系统及其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湖南壶瓶山藤本植物的有性系统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区330种藤本植物中,两性花202种,占总种数的61.2%,杂性花12种,占总种数的3.6%,单性花共116种,占总种数的35.1%,其中雌雄异株类明显多于雌雄同株类,占总种数的28.8%,占单性花类种数的81.9%;每个样地中,藤本植物的雌雄异株种数占总种数的平均比率(36.47%),明显高于全部种子植物的雌雄异株种占的平均比率(16.67%),也明显高于本区全部藤本植物中的雌雄异株的比率(28.8%);本区藤本植物开花的盛花期和结果的盛果期避开了温度最高的7月和8月,分别在最高温到来之前和之后,盛花期和盛果期同样避开了降水量最多的7月。结论认为:亚热带藤本植物中雌雄异株种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热带的同类比率;壶瓶山藤本植物与其它类群植物相比具有最有效的性系统,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合适的温度和降水量有利于藤本植物的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天目山乡土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特征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野外考察和文献调查分析表明天目山地区乡土藤本植物累计有23科、46属、136种(含种以下等级),具有种类组成丰富、区系组成古老、生活型和攀援方式多样性、观赏价值种类丰富等特征。同时,探讨了该种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乡土木本藤本资源问题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