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灵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保健、药用真菌。灵芝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2 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其中记载的"赤芝"就是现在广泛栽培当作保健食品的灵芝。经研究比较赤芝与所有相近种的形态以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核酸序列,证实赤芝既不是Ganoderma lucidum(亮盖灵芝),也不同于过去发表的所有灵芝种类,因此在2012年被作为新种Ganoderma lingzhi发表。中国南北各地栽培的赤芝证实是相同种类。产于北美的G.curtisii(柯蒂斯灵芝)其亲缘性最接近赤芝。在中国,亲缘性和形态上与赤芝接近的有生长于华南的G.multipileum(重伞灵芝)、G.flexipes(弯柄灵芝)及G.tropicum(热带灵芝)等。  相似文献   

2.
鲍文辉 《食药用菌》2021,(2):163-168,172
从灵芝的概念、形态、药性功效、考古发掘等方面对我国灵芝展开溯源讨论,寻求灵芝之正宗脉络。结果认为中国先民认识和应用灵芝可能起始于6 800多年前的史前,比文字记录早了4 0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知识限制,从实践到理论对芝及灵芝认知存在断层和偏颇,甚至进入误区。"芝"是大家族,被誉为"灵芝"的应是"芝"中的少数或极少数种类。树舌灵芝(G.applanatum)为多年生,具有广泛的临床治疗保健功效,贴近神奇传说,其颜色、大小及形态特征均符合古籍描述,且与考古发掘的灵芝实物相吻合,因而认为中国的灵芝代表应该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的树舌灵芝。  相似文献   

3.
灵芝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中国的宗教传说中具有极高地位,一直被视为得道成仙的必备药物,在我国著名医学古籍也有对灵芝药用价值的描述。以灵芝指代自身的高洁心性,于是衍生了大量关于灵芝的古诗词,灵芝作为吉祥长寿的代名词也常被绘制在古时生活器具上以获得好兆头,灵芝文化影响着古代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2015,(5)
古籍中的"芝"是一个多义词,"芝"的本义为:"灵芝";"芝"的引申义是"盖";"芝"的假借义是"芷"。但这里的"灵芝"很可能指灵芝类的大型真菌的某些物种,不一定指现代我们称谓之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物种。正像《中国灵芝》、《中国灵芝新编》、《中国灵芝图鉴》书名中的"灵芝"用法一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野生活树树舌与栽培灵芝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生活树树舌与栽培灵芝药效比较研究李忠谱(中国湖南临湘蜂产品研究中心414300)(一)中国古代对灵芝的认识中国是“灵芝的故乡”,中国古代尊灵芝为“瑞草”、“仙药”。在药学、文学、菌学等经典著作中,留下了神秘的记载。在药学方面:距今1700多年东汉时...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5,(6)
古籍中的"芝"是一个多义词,"芝"的本义为:"灵芝";"芝"的引申义是"盖";"芝"的假借义是"芷"。但这里的"灵芝"很可能指灵芝类的大型真菌的某些物种,不一定指现代我们称谓之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物种。正像《中国灵芝》、《中国灵芝新编》、《中国灵芝图鉴》书名中的"灵芝"用法一样,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7,(4)
<正>这是一本详细介绍灵芝的专著,30余万字,大32开本304版,另有彩照16版,内容分13章:1.中国灵芝文化;2.灵芝分类与资源;3.灵芝形态结构;4.灵芝生理特性;5.灵芝有效成分;6.灵芝药理作用;7.灵芝临床应用;8.灵芝的精华孢子粉;9.灵芝子实体培育;10.灵芝深层培养;11.有效成分提取及产品加工;12.灵芝的药膳和民间验方;13.灵芝盆景造型工艺。定价48元,另加普通包裹费8元。汇款:兴业银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灵芝种质资源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的传统真菌,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利用和栽培历史,其市场产品名目繁多,2012年市场产值已超过25亿美元。然而,无论是从产品安全性还是产品质量方面来看,均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灵芝产业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综述了灵芝的生产技术,包括我国灵芝种质资源、人工发酵与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实施灵芝GAP生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灵芝又名芝草、瑞草。据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说,“芝古称苬(音囚),芝家象草生地上之形,后人借之字为语辞”。古人把灵芝视为神奇之“仙草”,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当做中草药加以利用,千百年来民间传颂灵芝是能治百病的仙药和长生不老之“仙草”,并被人们视为延年益寿的珍品。已知大自然有灵芝类真菌约60种,加上假芝类约100多种,这类真菌种类资源唯我国丰富而分布广泛。中国是“灵芝仙草”的发源地。它的产生与中国古老悠久历史有关,被称为“灵芝的故乡”,曾在中国古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应该说是世界人类文明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概述中国近年来灵芝产业状况;从灵芝优良品种选育,仿野生高效有机栽培技术,灵芝孢子粉深加工关键技术3个方面挑明"浙江寿仙谷全产业链运行模式"的主要内容;介绍灵芝孢子粉市场监管政策,并对灵芝产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ITS序列分析鉴定灵芝属菌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11个本所保藏灵芝属菌株及9个灵芝属野生菌株的ITS序列,应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产物进行测序,并从GenBank上下载2条赤芝(Ganoderma luncidum)、1条黑紫灵芝(Ganoderma japonicum)和1条无柄紫灵芝(Ganoderma mastoporum)的ITS序列,以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m)为外类群,用NJ(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0个灵芝属菌株聚为4个簇,其中赤芝组和树舌亚属的菌株各自聚为1组,其组内同源性均达99.7%以上,紫灵芝组的菌株分成2组:无柄紫灵芝和黑紫灵芝。系统发育分析也表明仅根据形态学特征难以将灵芝属菌株进行有效的分类,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对灵芝菌株进行分类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ITS序列分析在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上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灵芝(Ganoderm spp.)在我国已经有2 000多年的利用历史,其子实体和孢子作为现代市场膳食补充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灵芝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近年来药用灵芝的产量极高,与其相随的是其药用价值开发也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从灵芝的分类历史、药用价值、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以便为后续的灵芝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灵芝是一类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腐生型真菌。本研究选取4株灵芝真菌,进行人工制种,并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Ganoderma atrum Hz2、Ganoderma lucidum Hz5、Ganoderma sinense Hz1三株灵芝真菌在制种过程中多糖含量呈递减的趋势,而菌株Ganoderma neojaponicum Wzs1二级种在制种过程中多糖含量最多为1.75%;4株菌株中Hz2制种完成后多糖含量最大为0.88%。以上结果反应了灵芝多糖的含量随着制种的进行而逐渐减少,此外黑芝Ganoderma atrum的人工栽培品种相比其它3种灵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桉树栽培紫芝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桉树栽培紫芝的可行性,笔者于2012年-2013年利用当地5年~6年树龄的尾叶桉为菌材,开展了桉树栽培紫芝对比试验,并对其灵芝产品营养成分送样检测。结果表明,利用桉树栽培紫芝是可行的,其菌丝生长速度快于米槠(CK)菌材,当年平均产量(早晚季合计)25.42kg·m^-3,比对照提高2.67%,差异不显著;氨基酸、粗多糖等营养成分经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桉树早季灵芝总氨基酸含量(TAA)6.05g/100g,晚季灵芝总氨基酸含量(TAA)7.31g/100g,早季粗多糖含量0.52g/100g,晚季粗多糖含量0.67g/100g,比米槠(CK)栽培粗多糖含量0.59g/100g高13.56‰  相似文献   

15.
发酵灵芝菌粉和灵芝子实体中灵芝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刚 《中国食用菌》2000,19(1):35-36
灵芝多糖是灵芝中的主要有效成份。本研究对工业发酵方法生产的三种灵芝菌粉与相应的野生或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进行灵芝多糖含量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发酵方法生产的灵芝菌粉在灵芝多糖含量上显著超过了野生和栽培的灵芝子实体。从而说明,利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灵芝菌粉将很有希望成为以后生产灵芝的一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生长期(接种前、出芝前、出芝后、发酵后)菌草灵芝培养基的常规营养成分及Ca、P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且对出芝菌糟的粗多糖、氨基酸和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灵芝菌糟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富舍粗多糖、粗蛋白、粗脂肪、矿质元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在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且远低于有机肥料的标准。饲用价值大小排序为发酵菌糟〉出芝菌糟〉未出芝培养料〉培养基质。菌草灵芝菌糟在用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无土栽培基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study decay, an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old urban trees, a total of 256 felled urban trees were examined during 2001–2003: 95 Tilia spp., 74 Betula spp., and 87 Acer spp. Most of the trees (73%) were located in the main parks and along the main streets in the downtown area of Helsinki City, Finland. The mean age of the trees was over 60 years, and the majority (64%) were old park trees. Poor condition and increasing risk of failure were the main reasons for felling in 82% of the cases. Thirty three percent of these trees were degenerated or dead, but the amenity value of 14% of the risk trees was still high. The latter were old, big trees which posed a potential hazard, but had a vital and balanced crown.Some characteristic profiles for potential failure were identified for each of the tree species studied: Ganoderma lipsiense in the butts and hollows in the stems of Tilia spp., weak fork formations together with Rigidoporus populinus on Acer spp., and degeneration together with decay in the stem on Betula spp.Decay fungi most commonly identified were R. populinus, G. lipsiense, Inonotus obliquus and Piptoporus betulinus. In addition, Kretzschmaria deusta was very common in three of the parks, and on every one of the tree specie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8.
鲍程  谢春阳 《食药用菌》2020,28(2):107-111
以灵芝生长特性、液体发酵、药理作用为切入点,综合查询近5年发表的收录于中国知网和艾斯维尔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就灵芝的生物学特性、液体发酵条件、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灵芝资源提供依据。指出现今灵芝的药理作用等基础研究较多,而生长栽培和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报道则较少,而其临床应用的机制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灵芝盆景的栽培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灵芝品种及栽培模式的选择、专用菌种的制作、菌种培养条件及栽培方式、盆景塑型及装饰手段等介绍了灵芝盆景的栽培学原理及灵芝盆景的制作方法,以期为灵芝盆景的培育与制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灵芝液体培养营养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液体培养的适用碳、氮源,最适浓度及其最适发酵周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培养的适用碳源是玉米粉,适用氮源是黄豆饼粉,其最适浓度均为3%,最适发酵周期为10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