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连县草地生态畜牧业自2011年开展以来,通过实施草地保护与工程治理、饲草基地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工程及畜种畜群结构调整等项目,草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草畜矛盾得到了解决,但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草产业发展滞后、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多重因素仍制约着祁连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通过全力打造祁连县高原现代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饲草种植及饲草调制加工业,积极推广饲草袋装青贮饲喂等技术使祁连县高原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得到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优质饲草饲料是天然草场退牧还草项目中人工草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牧民定居、舍饲圈养、快速育肥的基础,也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建立高标准饲草饲料生产基地,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以期获得充足的优良饲草料,从而逐渐缓解草畜矛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和农副秸秆资源均十分丰富,为德宏州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德宏州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畜季节矛盾尖锐,现有饲草资源品质普遍较差,成为制约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提高养殖业的效益等角度考虑,首先应将水牛业作为德宏州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其次,应通过多种饲草资源的合理搭配,实现草畜的季节平衡和营养平衡;此外,还应加大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的推广种植,增加优质饲草的供应量。  相似文献   

4.
杨予海  孙佳妮 《饲料工业》2006,27(23):61-63
环青海湖地区是青海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根据青海省政府2000年发展青海湖牧区现代草地畜牧业建设实施方案,针对环湖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和饲草、饲料生产现状,提出了对环湖地区畜牧业发展及饲草、饲料的生产、利用一些相关建议:一是青海省环湖三州畜牧业的发展,以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为核心,同时必须要增加物质基础,提高牛羊个体生产水平;二是扩大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增加饲草总量;三是牛羊精料补充料的生产和加工设备的选型;四是加大畜种改良步伐;五是提高冬春母畜补饲水平;六是育肥牛羊的补饲和载畜量的降低;七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尤其是转变生产增长方式必须要从饲草料上着手。  相似文献   

5.
做好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工作,是提高畜牧业产品质量、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为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就需要以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工作为着力点,提高饲草饲料生产加工效率和质量。但是从当前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工作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良好发展,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饲草饲料生产加工提供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洱源县具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地处云南省西北部,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奶牛养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奶牛改良和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本文介绍了洱源县天然草地的主要类型与分布、草地质量分级、各乡镇草地分布情况和面积、草原退化程度、草食畜牧业现状和人工饲草种植情况;并系统分析了草畜平衡状况。洱源县天然草场面积42 200hm2,天然草场产草量为193 500吨,可载畜449 200个羊单位。草原类型主要有暖性灌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山地草甸类3种类型。2021年种植优质牧草2 027.33hm2,干草产量32 700吨,主要种植有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燕麦和箭筈豌豆等。系统分析得出目前洱源县草畜状况基本平衡,但存在天然草场利用率较低,且在部分乡镇出现季节性饲草短缺现象,邓川镇、凤羽镇、炼铁乡、茈碧湖镇存在明显的草畜矛盾,产草量远不能满足家畜养殖。今后应在山区加大对天然草场的利用,通过适度放牧和轮牧来合理利用和促进草场更新。在坝区,充分利用冬闲田、季节性轮歇地等建立优质一年生草地,开展青贮或干草调制加工,缓解草畜矛盾,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一、草地畜牧业概况草地畜牧业是利用草地直接放牧牲畜,或将草地作为饲草刈割地以饲养牲畜的畜牧业。现代草地畜牧业包括草地牧草生产、草地畜禽生产、畜产品加工与流通、草地牧场景观及文化经营等环节在内的产业,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类型。草地牧场包含不同经济性质的牧场,既包括国营牧场,也包括家庭牧场和多种混合所有制的牧场。草地和生活在草地上的肉牛、羊、马、兔、鹅等草食畜禽是草地牧场主要的生产资料。现代草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在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草地生态恶化、饲料资源短缺、规模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加大治理的力度。 农业部提出,牧区畜牧业要将草原建设与畜牧生产并举,实现草畜同步增长。大中城市郊区和人口稠密地区要及时把畜禽养殖场的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省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面向农村牧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教兴牧活动,为本省畜牧业连续十年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为主方向为牧业生产发展积累技术贮备针对本省畜禽良种化程度底、饲料用粮短缺等实际,“七五”以来本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了畜牧业资源调查、良种畜禽的培育和引进、饲草饲料资源开发研究及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新药与疫苗的研制等。完成了畜禽品种、饲草料及草地资源的调查,摸清了畜牧业资源的分布、类型及现状,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了《甘肃省畜牧志》《甘肃省畜牧业综合区划》《甘肃省畜禽疫病志》等的编篡出版,对甘肃省畜牧  相似文献   

10.
张功 《兽医导刊》2020,(6):50-50
饲草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饲草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草原畜牧业的生存和发展质量。近年来,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草地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为了实现草畜平衡,保护好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从源头解决畜牧业饲草问题,大力推进饲草生产机械化,实现增草增畜的,早日实现草原草畜平衡。转变传统畜牧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而向集约型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草地畜牧业是饲草畜牧生产的有机整体。饲草一般包括各种草地,植物和人工饲料。饲料在草地畜牧业系统中关系着能量传递,牲畜营养、个体成长等重要方面。饲草生产累积的营养和能量能供给牲畜生长需要,从而奠定了草地畜牧业系统的基础。另外,生产基础是放牧采食,是在饲料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人工干预的措施。所以,草地畜牧业系统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宁夏优质饲草供给量和加工利用率,保障草畜平衡,通过对饲草资源供应量、开发利用措施测算和分析,得出饲草供应和草食家畜需求不匹配和不相适应的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饲草生产利用技术创新、推进优质饲草收贮和调制配送社会化服务、加大非常规饲草资源加工利用等措施,促进饲草供应和草食家畜需求平衡,使草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肃甘南地区草畜平衡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通过对甘南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状况及草畜平衡的季节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了甘南地区草畜平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草地产权制度,摸清草地状况,加强草地载畜量管理,加强草畜科学技术的推广,加大资本投入,对饲草季节矛盾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等,是提高甘南地区草畜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福海县畜牧业发达,广阔的天然草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饲料,但是受加工、生产等条件的制约,饲草饲料产业发展不足,牲畜饲料长期依靠外购,制约了本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县域饲草、饲料产业发展形势,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提出发展建议,为当地下一步发展饲草饲料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西藏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做了一些简要的议论,在简述退化草地资源和草地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遵循西部大开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主张有效地加速治理退化草地,摒弃“头数畜牧业”传统观念和做法,提倡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方式。针对长期严重超载过牧引起草地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植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初步提出治理退化草地和促进草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通过人工饲草基地与饲料加工基地的建立,为牲畜提供所需的营养,解决西藏现有草畜季节不平衡的矛盾。收集野生牧草草籽,驯化野生牧草,更新人工草地,延长人工草地寿命,加强人工草地抗逆性,同时合理治理退化草地,因地制宜,以草定畜,调整畜群结构,优化畜产品,发展畜牧业商品化,抓住加入WTO给我区草地畜牧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伊犁的草地以牧草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风景优美而闻明全国,伊犁又是伊犁马、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等优良品种的发源地,是全国有名的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但因牲畜快速增加、植被破坏严重而草地退化;冷季因气候恶劣而草畜矛盾突出.为正确利用草地资源,保证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要平原和丘陵草地综合开发、牧民定居、冷季舍饲;山区草地减牧增草、综合改良、适度放牧,力争实现全年牧场草畜平衡.  相似文献   

17.
草地载畜量研究进展:中国草畜平衡研究困境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畜平衡问题是中国草地畜牧业的核心问题,草畜平衡的理论依据、计算参数存在着争议和分歧。本文主要依据中国载畜量和草畜平衡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草畜平衡研究和实践上的困境。指出以平衡理论为基础的草畜平衡,对主要由降水驱动的干旱、半干旱草地并不具有指导意义。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异大,根据平均生产力和家畜平均采食量核算的草畜平衡无法做到动态平衡;“季节畜牧业”、“关键场”等理论在解决草畜时空相悖上也充满挑战。家畜单位、存栏数量、合适放牧率等主要估算参数的争议,还不能为草畜平衡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依据。探索草畜适应性动态管理,协调草地生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应是中国草畜平衡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关岭自治县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找出了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提出了发挥政府在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合理制定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以项目为支撑,大力推进草地畜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广草畜配套综合技术;加大科研力度,产学研相结合等主要对策和措施,助推全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草畜产业就是以草资源和畜资源为基本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营的行业,是在保护利用天然草原、培植利用人工草地以及畜禽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保护、生产、加工、利用、流通等手段,进行牧草生产、畜产品生产以及草地生物多种用途开发,产生综合效益的行业。现就同心县草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作以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饲料资料开发、饲草加工和饲养是当前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是畜牧业稳定和均衡发展的必备条件。综观当前的饲料工业,对各种原料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蛋白质饲料缺乏。在我国,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世界各国最重要、最经济的措施是开发育绿饲料资源。高营养饲草是用多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饲草,经科学配合而成,可直接饲喂畜禽。优质饲草的开发,不仅能满足各类畜禽生长发育的饲养需要,同时也完成了利用高营养饲草替代饲料粮的工作,代表了未来饲料资源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