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牛鞭草为一种高大型C4禾草,其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北半球的温带湿润地区.牛鞭草在我国已知的有4种,各种的分布有所不同.牛鞭草由于适应性广、耐刈割、产量高、品质好,被广泛种植,但由于长期单一种植造成草地严重退化,从而影响了该草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文还从牛鞭草的建植和管理技术方面作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牛鞭草属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牛鞭草属植物分布较广,种类较多,全世界有近20个种,我国有4个种,即: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牛鞭草(H.altissima)、长花牛鞭草(H.longiflora)、小牛鞭草(H.protensa).牛鞭草属资源大多数是优良牧草,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资源收集和新品种培育工作,中国育成了"广益" 、"重高"2个品种,美国育成了著名的Redalta, Greenalta, Bigalta, Floralta等4个品种,这些品种在亚热带湿润区草地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牛鞭草种质资源的分类、分布、杂交育种、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情况和新品种培育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便为牛鞭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鞭草资源农艺性状和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鞭草是热带、亚热带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开发利用。本文总结了不同国家对牛鞭草 农艺性状和育种的研究进展,表明牛鞭草是一种适应性广、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水淹条件下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Poir.)Stapf et C. E. Hubb.)最适宜的种植密度,设置4种不同水分条件和4种不同的种植密度,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非全淹条件下牛鞭草光化学反应无明显损害,种植密度不是其光合能力的限制性因子;全淹明显抑制牛鞭草的光合性能,在全淹生境下,建议进行高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5.
牛鞭草是热带、亚热带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许多国家对其进行了开发利用.本文总结了不同国家对牛鞭草农艺性状和育种的研究进展,表明牛鞭草是一种适应性广、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6.
在牛鞭草人工栽培过程中,水肥管理是重要的农艺措施。试验设置不同的水分(正常供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施肥(无肥、低肥、中肥、高肥)组合,盆栽研究了水肥耦合对牛鞭草生长、产量、品质及有关生理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减少,牛鞭草叶片脯氨酸含量倍增,施肥对叶片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在中旱无肥处理中,脯氨酸含量最高,牛鞭草生长最差,说明干旱危害严重,不支持“脯氨酸积累有益于提高植物抗旱性”的观点。施肥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植株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以及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有益于减轻干旱危害,提高产量品质。在轻度干旱条件下,牛鞭草根冠比增加,氮、钾含量提高,叶绿素、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含磷量和土壤有效氮、磷、钾无显著降低。因此,在轻旱高肥组合的处理中,牛鞭草生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在不同水分与无(低)肥组合的处理中,牛鞭草生长不佳,产量低,品质差。在三峡库区牛鞭草的人工栽培过程中,频繁的短时干旱可能对产量品质无显著影响,施足肥料有益于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牛鞭草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栽培技术要点、建植后的管理和牛鞭草的营养价值利用等方面的介绍说明了牛鞭草是一种适合于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的产量高、质量好、适口性强、利用季节长、耐寒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表明,4种牧草由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和对该区高温高湿气候的不适应,产量差异较大,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的产量明显高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菊苣(Cichorium intybus);同时,其地表盖度也较大,两次刈割期间扁穗牛鞭草草群高度可达1.0~1.2m左右。2004年6~11月期间,扁穗牛鞭草地表径流量分别为裸地的66.4%、玉米地的58.1%,土壤侵蚀量分别为裸地的15.7%、玉米地的31.8%。试验区林草模式植被恢复林下优选草种为扁穗牛鞭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测定了湖南红黄壤气候条件下,混播草场扁穗牛鞭草(简称牛鞭草)、白三叶、黑麦草三种牧草全年的株高和产草量,结果表明:(1)全年共产六茬草,产量达10523.8千克/亩,其中牛鞭草产量最高,三叶草次之,黑麦草最少。(2)全年日产草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茬、第三茬、第四茬、第六茬、第五茬、第一茬,全年4、5月产草最多,7、8月产草最少。(3)全年三种草的株高日增长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牛鞭草:第二茬、第五茬、第三茬、第四茬、第六茬、第一茬;白三叶:第三茬、第二茬、第六茬、第四茬、第五茬、第一茬;黑麦草:第三茬、第二茬、第一茬。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表明,4种牧草由于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和对该区高温高湿气候的不适应,产量差异较大,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的产量明显高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菊苣(Cichorium intybus);同时,其地表盖度也较大,两次刈割期间扁穗牛鞭草草群高度可达1.0~1.2 m左右.2004年6~11月期间,扁穗牛鞭草地表径流量分别为裸地的66.4%、玉米地的58.1%,土壤侵蚀量分别为裸地的15.7%、玉米地的31.8%.试验区林草模式植被恢复林下优选草种为扁穗牛鞭草.  相似文献   

11.
优质牧草是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需要对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加工等各环节进行科学把控.干燥是牧草产后加工的关键环节,显著影响牧草质量和品质变化.为了对我国牧草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本文归纳了现有牧草收获与干燥加工工艺,概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干燥方式下牧草干燥特性和干燥设备研究现状.牧草主要的干燥方式包括自...  相似文献   

12.
Adequate forage amounts in bo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forms are necessary for proper ruminal function in dairy cows. Under conditions in which total amounts of forage or particle size of the forage are reduced, cows spend less time ruminating and have a decreased amount of buoyant digesta in the rumen. These factors reduce saliva production and allow ruminal pH to fall, depressing activity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 and causing a prolonged period of low ruminal pH. Insufficient particle size of the diet decreases the ruminal acetate-to-propionate ratio and reduces ruminal pH.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the diet, the variation in particle size, and the amount of chemical fiber (i.e., NDF or ADF) are all nutritionally important for dairy cows. Defining amounts an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iber is important in balancing dairy cattle diets. Because particle size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in digestion and animal performance, it must be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rom harvest through feeding. Forages should not be reduced in particle size beyond what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minimal storage losses and what can be accommodated by existing equipment. Forage and total mixed ration (TMR) particle sizes are potentially reduced in size by all phases of harvesting, storing, taking out of storage, mixing, and delivery of feed to the dairy cow. Mixing feed causes a reduction in size of all feed particles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MR mixing time; field studies show that the longest particles (>27 mm) may be reduced in size by 50%. Forage and TMR particle size as fed to the cows should be periodically monitored to maintain adequate nutrition for the dairy cow.  相似文献   

13.
牧草品种鉴定研究中的化学分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瑞莲 《草业科学》1991,8(4):43-46
  相似文献   

14.
野生牧草金荞麦与贵州省推广牧草栽培效益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荞麦Poyigonum cymosum是一种药饲兼用的贵州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金荞麦与贵州省目前主要推广牧草的田间试验比较,研究金荞麦和推广牧草资源的产量、品质和饲用的不同特点。试验初步认为:金荞麦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资源,其产量与菊苣Cichorium intybus相似,比一般推广牧草如苜蓿Medicagosativa等高出2~3倍。其粗蛋白含量与菊苣相似,接近苜蓿。金荞麦的适口性好,耐瘠抗劣性强,易繁殖成活,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5.
苇状羊茅种子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苇状羊茅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牧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及饲用价值,已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从苇状羊茅的生物学特性、苇状羊茅牧草种子需求现状、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现状、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苇状羊茅牧草种子生产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雨桐  石凤翎 《草业学报》2020,29(9):203-214
牧草育种工作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除了应用传统育种的方法外,应用分子育种方法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逆性分子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性成果。株型是综合的农艺性状,是影响植物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重要性状。现在株型在一年生作物株型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等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对于牧草株型调控机理研究颇少,大多研究是在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基础性分子育种等方面。针对影响植物株型形成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牧草株型性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要评述了当前在牧草株型育种研究上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可借鉴作物株型育种前沿研究方向制定牧草株型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7.
饲用墨西哥玉米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养殖业畜群结构的调整,农区草食动物饲养量的增加,种植优质、高效牧草是当前人们所迫切需要的.试验就饲用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的生长特性及其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用墨西哥玉米适宜在冀东农区种植,该作物具有较强的分蘖性能,适于多次刈割,每茬次刈割鲜草质量400~700 g/株,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草产量大幅度增加,可采食的优质草量增多,纤维化程度大大下降,可消化养分量增加,种草的效益随刈割茬次显著的上升.墨西哥玉米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磷和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刈割茬次间各种营养成分差异不大,非常适合青饲,经饲喂的各种草食动物,适口性好,采食率高.  相似文献   

18.
孙雅琪  张春光 《中国饲料》2021,1(6):123-126
畜牧产业是青海省海东市重要的传统产业,历来受到政府重视。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但由于农民不了解,干部不重视等因素,影响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随着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饲草饲料技术的发展。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对地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饲草饲料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趋势,是拉动产业链条、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青海省海东市在饲草饲料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探索有效对策,促进海东市饲草饲料产业的发展和海东市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饲草饲料|资源开发|青海省|海东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粗饲料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受到普遍关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饲料行业不仅有利于饲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即时监控饲料品质。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粗饲料领域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崔鲜一  彭玉梅 《草地学报》1996,4(4):302-307
科尔沁草原北部以羊草+贝加尔针茅+线叶菊为建群种的天然牧草,其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较高,属氮碳-灰分型,适宜发展毛肉兼用型的细毛绵羊。7月下旬牧草营养丰富,草质优良,是打草贮存的最佳期,在天然牧草生长期间,光热水因子起着主导作用,产草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同时受5 ̄7月欧亚大气环流作用和西风环流指数的强弱所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