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亚热带冬季牧草引种和混播组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种植试验表明,在供试的17个牧草栽培种中,适宜云南中亚热带秋播的冬季豆科牧草为云光早光叶紫花苕、环峡南苜蓿、银子蜗牛苜蓿和盛世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杰威和特高多花黑麦草.在3个混播组合中,豆禾草比例均衡,干物质产量较高的组合是云光早光叶紫花苕 特高多花黑麦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9个草种的18个品种进行混播,得出豆科牧草年鲜草产量大于禾本科牧草,其中以豆科牧草白三叶的Lisepa品种年鲜草产量最高,为122 279.4 kg/hm2。同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施磷可使草群中白三叶明显增加,增产显著。氮、磷混合施用,施氮180 kg/hm2、磷120 kg/hm2时增产鲜草21 429.0 kg/hm2,干物质收获量达14 656.5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优良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9个豆科牧草和11个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参照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了20个优良牧草的抗寒性、产量特性和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公农一号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ongnong NOⅠ,紫花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cv.AC Lonview,公农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cv.bromegrass,紫花苜蓿品种M.sativa cv.Rangelander和M.sativa cv.Algonquin居前5位,抗寒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可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无偿提供给中国黑龙江省的牧草品种在松嫩草场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和利用价值,从中筛选出适应本区自然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我们在项目区内进行了小区试验。试验设计与实施一、供试品种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提供的供试牧草品种共30个,其中豆科牧草12个;禾本科牧草18个。对照牧草为中国黑龙江省3个品种,其中豆科牧草2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开远市牧草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总结了1987年至1989年在开远市进行的牧草引种试验结果,通过牧草干物质产量、营养成分含量、茎叶比例、结籽性能及生态适应性的观测,从25个牧草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开远市环境条件下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10个,并对优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作一些介绍,以利于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草场改良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7.
山羊混合群主要有种公羊、繁殖母羊、育成羊和羔羊组成,全群平均每只羊需要饲料(干物质)370kg。模式1:豆科 禾本科牧草生产模式牧草占日粮的85%,平均每只山羊需要牧草(干物质)310kg,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比例为1∶4~5,每只山羊需要豆科牧草约60kg、禾本科牧草约250kg。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100只山羊需要种植0.5~0.8hm2豆科牧草、0.9~1.4hm2饲用高粱及其杂交种或、1.0~1.4hm2苏丹草及其杂交种或1.4~1.7hm2稗子或1.7~2.1hm2墨西哥玉米。模式2:禾本科牧草生产模式牧草占日粮的80%,平均每只山羊需要牧草(干物质)300kg。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100只…  相似文献   

8.
8个豆科牧草和5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在哈巴河县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豆科牧草阿尔岗津-1表现最好,生物产量达873.38kg/667m^2;禾本科牧草皖草2号表现最好,生物产量达1466.74kg/667m^2.这两个品种可作为新疆牧草产业发展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区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调查牧草生育期、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育指标,对国内外37份(豆科6个种,共12个品种;禾本科14个种,共25个品种)牧草进行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干物质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为Qingyang紫花苜蓿、Rajah和Vesna红三叶、鹰嘴紫云英、鹰嘴豆等5种(品种)牧草。禾本科中表现较好的一年生牧草为大黍草,多年生牧草干物质产量自高向低依次为Laura牛尾草、Gansu和Amb鸭茅、Gondolin和Bcho紫羊茅、Bilbo猫尾草、Qinghai牛尾草、Manding苇状羊茅、Gondolin紫羊茅、Gansu猫尾草、狼尾草、布顿大麦等。  相似文献   

10.
张健 《四川草原》2010,(4):13-15,34
2004~2006年在重庆市巴南区渔洞低海拔试验基地对由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引进的43个豆科牧草品种和9个禾本科牧草品种进行了野外生长观测和室内营养成分分析,从中选择出生长状况好、产量高的6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游客等)和3种禾本科牧草扁穗牛鞭草(重高)及一年生黑麦草(特高、Ya97-2)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6种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抗寒性及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华南地区适宜的优质冬季青饲料草种,本研究比较了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大叶山蚂蟥(Desmodium laxiflorum)、异果山绿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显脉山绿豆(Desmodium reticulatum)、糙毛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var.strigosum)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6种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在广州越冬期的抗寒性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除柱花草外,其它5种豆科牧草均能保持青绿越冬,其中旋扭山绿豆和大叶山蚂蟥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牧草(P0.05)。旋扭山绿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P0.05),其次是大叶山蚂蟥(P0.05),因此这两种牧草具有相对较强的抗寒性;与其它牧草相比,旋扭山绿豆在冬季能保持较高的粗蛋白含量(15.99%~20.26%)(P0.05)以及较低的洗涤纤维(NDF 27.92%~30.89%、ADF 23.96%~27.06%)和缩合单宁含量(6.05~11.95mg·g~(-1))(P0.05),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旋扭山绿豆可以作为华南地区冬季豆科青饲料的潜在优选草种。  相似文献   

12.
在滇南雨养条件下,对4个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品种进行区域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适应性强,均未染病,存活率和越冬率都在98.61%以上。种植第1年TPRC010的干草产量最高,为27.68 t·hm-2。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TPRC001表现最优,TPRC010次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据初步统计共有43属134种.它们是构成天然草地的重要成分,而且贮藏量大,饲用价值高,为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豆科牧草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湘西自治州豆科牧草资源的调查与研究,据初步统计共有43属134种,它们是构成天然草地的重要成分,而且贮藏量大,饲用价值高,为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豆科牧草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4种豆科牧草抗寒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对紫花苜蓿、鹰嘴紫云英、红豆草、百脉根越冬前后形态、生理指标比较,研究4种豆科牧草抗寒能力。结果表明,各牧草的抗寒性能与牧草的根茎直径、越冬芽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最后通过对各牧草各项指标作出了综合性价:紫花苜蓿、百脉根抗寒性能明显高于红豆草和鹰嘴紫云英,同时提出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几种牧草在本区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樊文华  池宝亮 《草业科学》1999,16(1):5-7,11
就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主要豆科植物的地理成分及饲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现有豆科植物10属27种,属5个分布区2个亚区。大部分在群落为伴生种。这些豆科牧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和较好的适口性,是本区重要的饲草资源。  相似文献   

17.
几种优良人工牧草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占池  杜菁昀 《四川草原》2003,(1):26-28,41
就地上部而言,在3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以N、P、K、Fe、Co、Na含量较高,红三叶以Mg、Zn含量较高。在3种禾本科牧草中,鸭茅以P、K、Mg、Mn、Cu、Zn、Mo含量较高,草地早熟禾以Fe较高。3种豆科牧草N、Ca、Mg、V、Sr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上部与地下部比较,豆科牧草的P、K、Ca、Mn、Zn、Na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禾本科牧草的N、P、K、B含量,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赤峰北部主要野生豆科牧草的植物区系及属种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显峰北部野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赤峰北部主要野生豆科牧草有13属24种,分别占本市野生豆科牧草总属种的59.1%和24.2%,灌木类有3属6种,草本有10属18种,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属于5个分布区4个亚区。属内种系比较贫乏。  相似文献   

19.
黄土母质生土上4种豆科牧草根系生长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根管土柱栽培方法,研究了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Desr.)、小冠花(Coronilla buxifolia Hance.)和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4种豆科牧草根系生长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豆科牧草根系各项指标的增长随生育期变化(时间构型)皆呈"S"型增长模型,可划分为缓增期、速增期和顶峰期,在一个生长季内,根系不存在衰老死亡生物量急剧减少的现象;4种豆科牧草根系垂直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根系生物量空间呈"T"型分布,其垂直递减率符合指数递减方程Y=A·e-bx;4种豆科牧草根冠生长模式分属于4类:根苗增长同步型(小冠花)、苗强持久增长型(草木樨)、根强持久增长型(苜蓿)和苗弱根弱增长型(红三叶草),豆科牧草根系峰值常出现在生育后期晚于冠层。本研究结果对建立黄土母质生土上牧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及促进根苗系统的协调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皖西地区几种冷季型饲草适应性评价及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进的冷季型豆科饲草白三叶、紫花苜蓿和禾本科饲草多花黑麦草共9个品种在皖西地区进行生态适应性和营养成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草种均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能够正常完成生育期;各草种不同品种生态适应性和产草量有明显差异,营养成分含量也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