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4年起,中央1号文件连续9年"涉农",而今年的1号文件更是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央对农业、食品安全等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行业也在响应政府号召不断地进行着科技创新,各种新型肥料如雨后春笋一般在祖国大地开花结果。作为新型肥料的代表,缓控释肥领域近几年也是风起云涌,从制定标准到产品推广,各个厂家可谓各显神通。但如果说起科技创新和缓控释肥,那么有一家企业就不得不提,那就是近期以"双膜双控缓控释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农大肥业)。  相似文献   

2.
<正>9月22日,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和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缓控释肥料论坛暨山东农大肥业新产品营销峰会"在山东泰安举行。来自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黑龙江省农科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领导专家以及经销商代表共150余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紧扣缓控释肥产品科技创新,以及产品推广和市场无缝对接两大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缓控释肥产品已经进入需要更加细分化、专业化、功能化的新阶段,有必要针对不同农业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特色缓控释肥产品,以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缓控释肥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农业部首次将缓控释肥作为主推技术。4月15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又紧锣密鼓地在临沂召开"2011年全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会议",重点部署今年23个省的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此举意味着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在"十二五"  相似文献   

4.
<正>3月12日,2012年全国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会议在山东临沂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缓控释肥示范推广扩大到24个省,并与金正大共同启动"金正大缓控释肥‘种肥同播’万里行"活动,此举意味着我国缓控释肥将在行业发展中迎来科技发展新机遇。改变落后施肥方式亟需农业机械化据介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续五年开展缓控释肥示范推广工作,累计推广上万亩,已扩大到24个省。示范推广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1,(5):57-59
<正>"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缓控释肥的推广应用。自2008年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续发文,要求各地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开展金正大缓控释肥的示范推广工作。"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缓控释肥龙头企业,金正大公司将进一步创新农化服务,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服务,以全面提速缓控释肥示范推广。目前,示范推广范围已从2008年的5个省的6种作物扩大至2011年的23个省的25种作物。  相似文献   

6.
<正>在化肥产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创新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迈向新高度的必由之路。在化肥行业,很多企业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正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的大道上探索前行,金正大集团就是一个典范。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金正大就是"缓控释肥"的代名词。的确,金正大作为中国缓控释肥的创立者和倡导者,在新型肥料探索发展的进程中为行业带来深  相似文献   

7.
张琴  张涛 《中国农资》2014,(24):3-3
<正>6月16-17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金正大集团共同主办,全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七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和代表认为,缓控释肥在我国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已由一个"小产品"快速发展为"大产业",既体现了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精神,也反映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推动缓控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农资人,鲍广文的经营理念是"绿色环保、丹心为农",经营的产品不仅要绿色环保,还必须在助农增产增收上有明显的效果。金正大缓控释肥正好契合了鲍广文的理念,不仅省工,更重要的是其缓控释的效果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稳产增产效果也非常明显。2008年,鲍广文开始经营金正大缓控释肥,第一年的销量就达400吨,此后逐年递增。他认为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是解决目前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好办法,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走在技术推广前沿:小产品变成了国家主推大产业2017年是全国缓控释肥推广工作会议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新十年的开局之年。十年前,缓控释肥因其环保、高效、省时、省工等优点,成为我国肥料发展推广的主要方向之一。在推广过程中,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作为我国先进农业技术的主导单位,于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来,因不科学施肥导致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成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高义武在山东省两会上提交了《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大力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的议案,旨在彻底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施肥方式。这一议案一经提出,备受业内广泛关注。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一议案有关问题采访了高义武副总裁。传统施肥方式亟待改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科技,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要求深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行业的推动者,提到缓控释肥,人们第一想到的是"金正大",它已经成为这一领域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自2004年开始,金正大集团以开发和应用推广我国农业"用得起、用得着、用得好"的缓控释肥产业技术与产品为目标,一举破解了困惑研发领域多年的难题,掌握了缓控释肥核心技术,奠定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缓控释肥技术体系。根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统计,自2009-2013年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缓控释肥生产量、消费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缓控释肥最重要的应用市场。"5月28-29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以色列化工集团特种肥料公司协办的"第八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及以色列化工集团特种肥料公司等国内外业界代表近30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的缓控释肥生产体系、高效施肥技术、创新包膜材料与产品、缓控释肥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2月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缓控释肥产业匠心十年硕果累累,未来发展仍需聚力向前",5月28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缓控释肥十年发展峰会暨产业白皮书发布"在京召开,这是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的心声。会上,三方联合发布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首部白皮书。同时,联合发出倡议,倡导行业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加强联合,开展技术、品牌、服务、资本等方面的深层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通过大联合,实现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在肥料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背景下,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在少数,为什么金正大的技术创新卓有成效?答案就是: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搭建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做大做强,不能跟在别人后面打市场,产品必须要有科技含量,不断创新,必须走在行业的前列,掌握市场主动权,否则只有死路一条。"金正大公司董事长万连步在创业初期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15年来,靠着这股子创新的劲头,金正大一跃成为缓控释肥行业的科技"排头兵",成为我国缓控释肥"第一股",引领着我国缓控释肥技术以至于硝基复合肥、水溶性肥等新型肥料创新和产业发展。自2004年起,金正大就联合山东农业大  相似文献   

16.
张琴  徐淑江 《中国农资》2013,(34):27-27
<正>15年来,金正大从化肥产业"追赶者"迅速成长为世界水平的"领跑者",他们不仅跟着时代走,而且领着时代走。2013年1月1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金正大公司"缓控释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肥料行业首次获得此奖项。2010年,金正大"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年中,金正大已两次问鼎国家科技大奖!科技创新是金正大发展的动力源泉。正是科技创新,让金正大从产业"追赶者"迅速成长为世界水平的"领跑者",用超越时代节奏的迅疾步伐带领中国缓控释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本报讯近日,第18届国际高科技农业博览会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举行。金正大公司作为此次博览会唯一的中国参展企业,产品展区的各类缓控释肥产品受到了世界各国同行企业及相关参观者的广泛关注。来自东南亚、南非及欧洲等地区的化肥经销商详细询问缓控释肥产品特点、适用的作物类型、产品价格等,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合作意向。此次农博会是由以色列非赢利组织农业技术协会及以色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金正大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提出的"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大力强化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带动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力量和领军企业,为促进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科技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和行业调整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管理》2017,(6):57-60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紧迫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安徽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提升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水平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深入研究中低产田土壤培肥改良技术、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粮食作物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等加强安徽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为安徽农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本报讯近日,由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缓释肥料,荣膺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氮含量最高的缓释肥料"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创造了肥料的氮含量最高的缓释肥料新记录。作为缓控释肥主要原料的包膜缓控释尿素,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热光敏树脂缓控释尿素。相比前两代包膜缓控释尿素,热光敏树脂包膜缓控释尿素氮含量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