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葡萄安全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玉垡 《果农之友》2012,(12):16-16
当葡萄根系所处的地温降到零下6℃时,其根系就要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降到零下8℃时。就会全部冻坏。所以,葡萄根系冬眠时间内的温度应保持在零下6℃以上。可选择的防寒方法有:1锯末防寒法将修剪后的葡萄枝蔓捆绑成捆,上面再缠上两层麻袋片或草帘,随后覆盖15~20厘米厚的锯末,拍实后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膜四周用土压实。  相似文献   

2.
薛华 《果农之友》2010,(1):40-41
<正>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对葡萄树是一大威胁。葡萄树冬季受冻害主要是其根部,其次才是茎干和支茎。当葡萄根系处的地温降到-6℃时,其根系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降到-8℃时,就会全部冻死。所以,葡萄的根系在冬季的温度应保持在-6℃以上。现将具体防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1温度条件番茄是喜温蔬菜,一般来说15~3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适应番茄生长。同化作用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当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达到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在5℃时停止生长。零下1~2℃番茄会被冻死,但经耐寒性锻炼的苗,可耐短时间的零下2℃。番茄生长最适地温为20~23℃,当地温降到6℃时,根系停止生长。番茄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一  相似文献   

4.
番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0~28℃,夜间为15~18℃.当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达到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在5℃时停止生长.零下1 ~2℃番茄会被冻死,但经耐寒性锻炼的苗,可耐短时间的零下2℃.番茄生长最适地温为20~23℃,30℃以上或13℃以下生长发育缓慢.最高界线为33℃,最低界线为8℃,当地温降到6℃时,根系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5.
<正>番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0~28℃,夜间为15~18℃。当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达到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在5℃时停止生长。零下1~2℃番茄会被冻死,但经耐寒性锻炼的苗,可耐短时间的零下2℃。番茄生长最适地温为20~23℃,30℃以上或13℃以下生长发育缓慢。最高界线为33℃,最低界线为8℃,当地温降到6℃时,根系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6.
《果农之友》2007,(11):48-49
葡萄的耐寒程度,枝蔓为零下20 ̄45℃,芽眼在零下18-23℃,而根系在零下4℃时就会出现轻度冻害。在冬至前后,要把秋剪后的葡萄下架放在沟里,晚上用草袋盖上。白天打开,霜降前灌1次透水,封冻前要适时防寒。防寒过早,土壤温度高,容易发霉,防寒过晚,土壤结冻埋土费工。各地常用的防寒方法有:  相似文献   

7.
由于近年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天山北坡中部石河子垦区种植的葡萄大面积根系受冻死亡,不能安全越冬。基于此现实问题,利用人工气候模拟技术,模拟历年葡萄根系冻害发生的温度条件,研究在冻害胁迫下,天山北坡6种葡萄根系受冻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冻害胁迫使葡萄根系的根系活力逐渐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丙二醛相对含量增加,综合历年葡萄根系冻害资料情况表明,6种葡萄根系抗寒能力强弱依次为: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克瑞森弗雷无核紫红提。  相似文献   

8.
《吉林蔬菜》2013,(Z1):13
番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0~28℃,夜间为15~18℃。当气温高达33℃时生长受到影响,达到40℃时停止生长,达到45℃时会发生高温危害。温度降到10℃以下生长缓慢,在5℃时停止生长。零下1~2℃番茄会被冻死,但经耐寒性锻炼的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早春时期河西张掖地区酿酒葡萄根系覆盖麦草、黑地膜、白地膜和不覆盖(CK)4种方法对酿酒葡萄根系温度的影响,并对土壤不同深度的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覆盖膜比覆盖麦草效果好,葡萄根系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明显较高,尤其覆盖白地膜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般欧亚葡萄品种根系在-5~-6℃土温就有冻害,严重时甚至冻死。但是“贝达”葡萄根系在土温-11℃、东北山葡萄根系在-16℃左右才发生冻害。为避免根系的冻害,北方葡萄产区在没有抗寒品种之前,采用抗害砧木,特别是用山葡萄这一类耐寒材料作砧木,不仅是一个行之效,带有方向性的措施,而且,据沈阳、吉林等地的经验,对许多葡萄品种,经过嫁接后,还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刊摘编 《蔬菜》2014,(5):69-69
<正>延庆50 km"葡萄沟"开耕了。4月10日,张山营镇前庙村葡萄园里,新土飞扬,延庆县葡萄开耕节在这里举行,果农和游客们一起给埋了一冬的葡萄藤"出条",一年的生产就此开始。张山营是延庆县的葡萄主产区,种植有20多个品种的名优葡萄,因为地处北纬40°天然果品产区,加上科学管理,张山营的葡萄远近闻名,还拿过6个国  相似文献   

12.
<正>1徒长棚内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葡萄徒长。1.控制温、湿度。催芽期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90%以上,以后温度提高到25~30℃,湿度降到60%~70%,特别是5~6片叶时应相对干燥。  相似文献   

13.
<正>龙眼是亚热带果树,对温度变化相当敏感,气温下降到0℃,幼树容易受冻;降到零下1.5℃,大树老叶均受不同程度的冻害。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防寒措施:1果园灌水  相似文献   

14.
3月中旬前后,当地温达6~8℃时,葡萄根系开始活动,在根压的作用下,水分和养分沿木质部上升。此时葡萄枝蔓上如果有伤口一时难以风干,树液就会从伤口处流出,即所谓的“伤流”。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居住条件有了质的提高,城市高楼林立,窗明几净,阳台宽敞。特别是北方地区,当冬天室外温度降到零下20~30℃时,楼内特别是阳台处温度可达到零上20~30℃,很多人除了在阳台上放置一些物品外,选择了种植了一些花草,闲情逸致,陶冶情操。但时下利用阳台,在冬季里种植瓜果蔬菜成为了一种时尚,比如种植草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不同保湿材料和不同浓度吲哚丁酸(IBA)诱导葡萄水培根系的生长,并制作不同葡萄类型根系横切片,观察葡萄不同类型根系间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保湿材料对葡萄水培根系诱导的影响显著,激素IBA能促进水培根系提前萌发,但对最终生根率影响较小。葡萄水培根系发育程度较低,薄壁细胞较多且排列疏松。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盖方式对“赤霞珠”葡萄越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不同覆盖方法,研究了葡萄越冬期间枝蔓、根系附近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变化及对翌年葡萄生长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温度最低时,化纤毯加覆土与聚苯乙烯保温被处理,枝蔓附近土壤温度较覆土处理分别提高了3、0.8℃,根系20cm附近土壤温度较覆土处理分别提高了1.9、1.4℃;化纤毯加覆土处理枝蔓附近土壤含水量较覆土处理提高了1.7%;化纤毯加覆土与聚苯乙烯保温被处理,根系20cm附近土壤含水量较覆土处理分别提高了3.5%、1.5%;化纤毯加覆土覆盖处理"赤霞珠"葡萄翌年萌芽率最高,单果质量最大,为1.35g,可溶性糖含量为21.33%,总酸含量为8.09%。说明化纤毯加覆土覆盖对"赤霞珠"葡萄越冬防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葡萄安全越冬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时测量温度变化情况的U盘温度计录仪,研究了冬季严寒条件下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葡萄不同深度根系的保温效果,以及冬季葡萄根系不同深度抗寒性的变化规律;通过调研翌年春夏季节萌芽、开花结果情况,研究新疆严寒条件下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戈壁地葡萄安全越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保温覆盖材料对戈壁地葡萄安全越冬效果较好,地表温度都较对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D900无胶棉+增强膜提高11.69℃,无纺布+埋土提高10.09℃。采用D900无胶棉+增强膜覆盖葡萄地表≤-5℃持续天数相对无纺布+埋土减少8d,地下30cm处减少5d。D900无胶棉+增强膜覆盖葡萄地下最低温度较无纺布+埋土有显著的提高,地表温度提高1.57℃,地下30cm处温度提高1.08℃,地下60cm处较埋土处理温度提高了1.54℃,保温效果显著。表明在新疆严寒条件下,采用D900无胶棉+增强膜等方式覆盖葡萄可安全越冬,既保障了葡萄的越冬安全,又提高了葡萄产量。  相似文献   

19.
在棚栽葡萄生产中易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根据生产经验,提出相应的克服途径,供参考。 1.徒长现象 由于葡萄采用棚栽,在生长前期及后期,温度与湿度均较露地高,高温高湿有利于枝叶生长。克服徒长的途径主要有:(1)控制温湿度:除在催芽期给以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外,在其余时间应控制温湿度。具体应做到:催芽期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温度应在90%以上,以后可将温度提高到25~30℃ ,相对温度应降到60%~70%,特别是在有5~6片叶时应保持相  相似文献   

20.
陈阳 《果农之友》2009,(11):22-22
原来人们以为吃到称心满意的葡萄要到新疆吐鲁番,但现今,在上海金山的土地上也能吃到味甜汁多的葡萄。这种优质葡萄来自都市桃源农庄附近的一个施泉葡萄园,在那里,一排排葡萄藤下密密的翠绿色的心形叶子下面。挂满了如玛瑙一般的一串串葡萄。由于葡萄架搭的并不高,一串串的葡萄,就吊在游客的嘴边,吃到嘴里很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