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核农学报》2007,21(3):F0003-F0003
2007年6月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农业科学院核农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共同举办的“核农学国际合作战略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中苑宾馆召开。会议旨在分析和探索我国核农学领域国际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核农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农学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加深对基础农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服务范围的扩展,进一步分析基础农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此,阐述了基础农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且提出几点加快基础农学发展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志东  高美须 《核农学报》2008,22(3):390-390
2008年5月30日,核农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写工作定稿会在北京召开。核农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写是根据国防科工委、农业部、财政部2008年1月17日关于核农学发展专题会的决议,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组织实施的,会议由核农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志东研究员主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原  相似文献   

4.
《核农学报》2011,25(4):683-683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第六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将在2011年10月11-14日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期间举办,并作为核农学分会场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会上,我国新老核农学科研工作者将共同围绕核辐射与空间诱变育种技术、现代核素示踪技术、辐照加工技术、核辐射应用基础研究及昆虫辐射不育技术5个核农学专业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5.
王志东  高美须 《核农学报》2008,22(2):174-174
2008年3月1日,由山东省原子能所资助的核农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写工作启动会在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该次会议是根据国防科工委、农业部、财政部1月7日关于核农学发展专题会的决议,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核农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常务副理事  相似文献   

6.
中国核农学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18  
温贤芳  汪勋清 《核农学报》2004,18(3):164-169
本文介绍了中国核农学的成就和发展建议。中国核农学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 1 95 6年 ,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2 0 0 1年底不完全统计统计 ,中国辐射诱变育成新品种 62 5个 ,占全世界辐射育成新品种总和的2 7 2 % ,年推广种植面积达 9× 1 0hm2 ,育成的新品种每年为国家增产粮食 30~ 40亿kg、棉花1 5~ 1 8亿kg、油料 0 75亿kg,创经济效益 33~ 40亿元。在育成的新品种中有 1 8个获得国家发明奖。中国已批准 6大类辐照食品的国家卫生标准和 1 7种辐照食品的国家工艺标准 ,年辐照食品和农产品达 8~ 1 0万t。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辐照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核农学人才和科技队伍。中国核农学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专家的高度赞誉 ,1 999年中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为亚太地区核农学的牵头国。中国核农学今后的发展应从我国核农学重大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着眼 ,力争在辐射诱变育种和空间诱变育种的分子机理、辐照检疫技术及产业化、核素示踪与环境生态保护、动物生产与健康  相似文献   

7.
《核农学报》2005,19(2):91-91
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牵头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协办的“核农学会‘十一五’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核农学报》编委会”于 2 0 0 5年 4月 7日至 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为继续巩固和推动核农学的发展进步 ,根据我会与科技部高新技术司、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情况 ,本次会议重点研讨了“十一五”期间 ,我国核农学领域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目标、和思路。参加的有关单位领导结合调研工作 ,做了口头和书面报告 ,各专业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 ,汇总各领域的内容并定稿。“研讨会”之后 ,4月 9日召开了《核农学报》编委会 ,与会编委讨…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24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召开了2005年核农学合作研究工作总结暨专家座谈会。会议由院国际合作局主持,国家原子能机构国际合作司张静司长、刘永德处长、我院章力建副院长及有关研究所的领导、专家和科研处负责同志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座谈会上,章力建副院长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国家原子能机构多年来对我院核农学合作研究工作所提供的指导和支持表示感谢。张静司长在讲话中肯定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核农学对外交流合作中做出的重要贡献。章副院长和张司长都强调,2005年在我院成立的“中国IAEA/RCA核农学协调办公室”,将有…  相似文献   

9.
发刊词     
<正> 核农学是农业科学与核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从1957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室以来,核农学应用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似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初,它只涉及辐射育种,耕作施肥、植物保护等方面,现在,已渗透到畜牧、兽医、园艺、林业、水产、农产品保藏、环境保护、天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其他领域。随着核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其他高技术的迅速兴起,核农学也正在向纵深  相似文献   

10.
《核农学报》2006,20(4):295-295
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核农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辐照加工研究所承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学术交流会,于2006年7月6日至9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坝区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核农学科技工作到会。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及宜昌市的领导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现代化阶段,也是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集约化农业发展的道路,即加强集约经营;力争粮食稳产;坚持持续发展。今后在面临人口与粮食,资源与环境严峻挑战的情况下,现代农业必须为人类享有充足与健康的食物和清洁的环境作出贡献。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需要采取建立四大观点;解决四大矛盾  相似文献   

12.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针对东南红壤丘陵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以区域PRESD系统构型方法对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子系统逐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其1988~1996年间的农业发展可持续程度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此前利用遥感等手段取得的评价结果对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以及红壤地区农业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障碍--水土流失问题,并因此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核技术应用在国防现代化建设、工业、农业、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国内的需求情况看 ,与国外的情况比 ,中国的核技术应用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农村的基本细胞——农户的详细分析,讨论了农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按照不同类型农户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发展条件、经营模式和综合效益三方面、扼要地回顾了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农机化的发展情况,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促进农机化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劳力数量和技能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发展速度决定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是社会主义大国,地区差别大,人均耕地少,农村科技经济水平较低的国情和近几年来农机化事业进入发展新时期的特点,作者指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体地说,将是在农村多种经营及工副业同步发展和国家政策资助的前提下,按三个为主的原则(大中小机器以中小型为主,自用与社会服务以社会服务为主,各种体制以合作经济为主),走有选择分阶段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农业工程建设需要划分不同区域,作到因地制宜。对于农业机械化问题,应选择自然、农业、社会经济等条件作为划区的标志,确定区划的等级系统,可采用迭置法、主导因素法或地理相关法来绘制区划图并论述每个区域的发展措施意见。沼气区划和农村能源区划作为本文的另外两个举例。农业工程区划的作用在于可为国家制定农业装备和设施的发展规划及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我国水稻种植千百年来沿用着插秧,近年来有一些地方引用了直播种植。认为直播种植省工、省时和容易机械化,尤其是在除草剂有所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与种田劳动力比较缺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今后水稻种植应采用移栽还是直播,也就是说水稻种植应走移栽还是直播机械化的道路。通过对移栽与直播机械化的过去与现在、国内与国外有关资料的了解与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面临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多方面论证,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增加粮食产量,特别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不是单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之我国大面积的水稻种植应以移栽为主。只有在劳动力比较缺乏和种植面积较大的少数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直播。由于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育秧机械化和第三个插秧机械化问题。最后又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它们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有机(类)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有机肥已经变成了固体有机废弃物而随地弃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养分资源,更污染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有机(类)肥料研究与开发的主要进展,着重介绍有机(类)肥料产品的最新而成熟的生产技术以及施用技术,不仅为开展有机(类)肥料研究提供一些方向和思路,也为我国有机(类)肥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发展我国可持续农业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是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性和统领性工作,目前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已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但尚未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该文剖析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构建所存在的核心问题,基于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生命周期视角,系统阐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标准体系构建过程、基本组成、结构维度(包含产业链维、产业维、层次维)、制定原则和结构框图,构建了包括基础、管理通用、产业链链接、方法与专用等4个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最后详细解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标准关系的关系;并根据中国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提出亟需制定的相关标准建议,可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31个省份在2001—2015年的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氮排放三要素的相互关系,为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结合协整性检验和估算、面板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统计因果检验的方法。[结果](1)中国和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增长,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均增加了排氮量。西部地区城市化对氮排放的影响大于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对东部氮排放量影响更大。(2)面板因果关系揭示了三者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因果关系,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对氮排放有因果关系。区域层面,东部和中部土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为双向长期因果关系。东部和中部,从土地城市化到氮排放量、从经济增长到氮排放均为单向短期因果关系。[结论]政府应通过控制经济增长和城市化速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手段降低排氮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