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王立锋 《西南园艺》2001,29(4):64-64
果园间作套种不仅要解决以短养长、近期效益 ,更要兼顾长远利益 ,有利于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否则会因小失大 ,舍本求末 ,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笔者经过多年实践 ,认为因时因地因树而宜 ,间作套种藿香蓟、商陆、粉葛、油莎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堪称果园间作套种的“四君子”。1 害螨克星“藿香蓟”  系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 ,我国南方地区有少数野生 ,现主要作花卉栽培 ,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果园套种藿香蓟除 667m2 产鲜茎叶 2 0 0 0~3 0 0 0kg作绿肥外 ,其…  相似文献   

2.
<正>果园间作套种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为生态果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者在分析果园间作的可行性与优势的基础上,将常用的间作作物进行分类,并补充实践应用的案例,最后从不同方面提出间作的注意事项,对于果园间作套种实践模式整体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占地面积较大,投入高,回本慢。近年来,为提升幼龄果园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收益,对幼龄果园间作套种技术与模式进行了探究,如盛其法等[1]总结了幼龄果园适宜间作套种作物种类及管理技术;胡波等[2]论述了果园进行间套种的优势和适宜采用的模式;李关发[3]总结了3种高山幼龄果园套种蔬菜技术及套种注意事项;李业勇等[4]总结并在桂林地区推广了幼龄果园套种嫁接西瓜生产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介绍了枣树间作套种不同蔬菜的栽培模式,并对各套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枣树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枣树冬闲期套种不同蔬菜,都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园收益。其中套种香菜的经济收益相对较高,套种上海青、乌塌菜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且省工省时,农户可根据各地果园条件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5.
幼龄苹果园间作套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树栽植后的1~4年,枝量小,树体间空间较大,可充分利用空间进行间作套种,以增加收入。静宁县自1980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以来,就开始进行间作套种试验,经30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多种间作套种模式,为幼龄果园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大棚葡萄园间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我们在大棚葡萄园尝试了间作套种,结果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效果。通过间作套种,不但能增加果农当年的经济收入,而且也能改良果园土壤的理化结构,促进果树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7.
提高果园效益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幼龄果园行间套种矮杆作物 对一些幼龄果园,可在果树行间间作草莓、中药材,或夏季套种花生、大豆、绿豆、豇豆,秋季或早春套种白菜、胡萝卜、甘蓝、大蒜、白萝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果园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加速土壤熟化,减少地面肥水流失,促进果树生长,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原地区城郊型农业生产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许多果农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果园地往往不种植粮菜作物,从而使果园土地大面积闲置,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果园蔬菜高效间作套种模式和栽培技术,不但能有效地利用大量闲置的果园土地,而且可以通过果菜间作,增加一茬或多茬蔬菜收入,同时对蔬菜的施肥浇水还可以有效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入,最终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发展果菜间作高效套种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传统单一的枣粮间作模式,无论从栽培方式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明显滞后。近几年,我市枣农积极探索尝试枣园间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取得成功。其中,枣园间作栝楼套种莴苣高效栽培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适应性广、果园综合增效明显等特点,每667m^2平均收益可达5000~6000元,深受枣农欢迎。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陕西果业的迅速发展,农民种植果树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果树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见效较慢,林间地块闲置、易生杂草等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近些年来,我们的试验研究和各地的探索证明,果园里间作套种中药材(药用植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果药间作套种,能有效填补果园生产的空缺,具有"以短补长"、"以地下养地上"的特点,能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11.
正果园间作是一项有效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提高果园复种指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宝鸡苹果幼园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不断扩张,当地果农和苹果示范园区在新建园,利用果园行间空带套种不同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使苹果幼园套种做到科学合理,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就幼园如何合理套种作物总结出几点心得,供各地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幼龄果园(1~3年)行间套种是立体栽培的一种模式,合理规范的果园间作不仅能促进幼树生长,而且能有效提高复种面积,避免杂草丛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2013—2017年在郑州周边大型园区内推广葡萄与早熟洋葱间套种模式。简述了葡萄与早熟洋葱间作套种栽培技术,分析了该间套种模式优势及效益,葡萄产量在30 000kg·hm~(-2),果园洋葱种植面积占果园总面积50%左右,套种后收获洋葱产量60 000kg·hm~(-2)。按市场均价估算间套中地块总效益在270 000元·hm~(-2)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山地果园套种牧草的间作模式,综述牧草化感作用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化感作用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并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5.
幼年果树间作套种学问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果树的树冠和根系较小,合理间作套种不但可增加收入和进行果园土壤覆盖,抑制杂草,减少冲刷,降低夏季土温,保持土壤湿度,而且还可利用间作物茎叶、秸秆进行压青,  相似文献   

16.
1果园套种中药材应遵循的原则果园中套种药材,要根据药材和果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一要根据不同果树与中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组成合理的田间结构。如选用的中药材品种要以耐阴性、浅根性为主;第二,配置比例要适当,坚持以果树为主,优势互补的原则;第三,要套种  相似文献   

17.
苹果园合理间作套种,兼顾苹果园资源、环境、效率、效益的综合性,把握苹果园间作套种原则,规模化间作套种农作物、中药材和其他作物等模式,建立苹果生产生态农业体系。本文探讨了豆科、鼠茅草等绿肥,甘草、半夏等中药材以及冬小麦、西瓜等农作物在苹果园生态系统中间作套种技术要点生态效应和经济收益,研究发现,这些间作套种模式可促进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是多年生藤本果树,喜湿润凉爽的空气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幼树期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天气,因此幼园只有通过合理的间作套种,才能改善生长环境,促进幼树生长,提高成活率,并增加果园前期收入.  相似文献   

19.
张洪春 《蔬菜》1999,(7):26-27
近几年,我地山区果园面积发展迅速,但果树见效慢,特别是1~3年幼龄果树处于低产低效期,因此果农普遍收入较低,为了提高幼龄果树园的土地利用率和增加果园经济效益,笔者自1996年以来,根据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幼龄果树株型小,蔬菜根系浅,植株矮,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开始摸索果园套种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其中早春套种马铃薯,越夏间作番茄已取得良好效果。667m~2幼树果园平均产马铃薯1100kg,番茄2000kg,增收4000元左右。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马铃薯栽培1.整地施肥春季结合果树松…  相似文献   

20.
崔敬哲  王文玲 《蔬菜》1989,(2):31-31
我乡五道口生产队60余亩大棚蔬菜四年来采用间作套种,年年产量产值均为全乡第一。五道口生产搞间作套种是选择高矮作物相搭配,生长期长的与生长期短的间作,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又不相互影响生长。主要做法是番茄、黄瓜套种油菜;大茭套种油菜间作黄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以大茭棚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