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温胁迫下植物生理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 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影响着植物栽培、作物生产、花卉开花和果树结实等一系列活动, 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根本解决方法。文中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抗寒性与形态结构、膜系统、保护性酶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基因等因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分析认为, 与抗寒性相关的各个因素最深入层次都涉及基因组序列排列、信号传导、基因表达。今后加强结合分子层面、代谢组学和栽培措施改善植物抗寒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可为植物抗寒机理探索提供深层次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不同品种抗寒性研究初报孙蕾,荀守华,王洪斌,李晓,彭显辉(山东省林科所,济南,250014)(山东省荣成市林业局)无花果(FicuscaricaL.)属亚热带果树,喜温暖光照,抗寒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发展。为此,我们于1994年开展了无花果抗寒优...  相似文献   

3.
1994年北疆果树、林木遭受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冻害,使许多直立果树和引进的林木树种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给林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乌苏至乌鲁木齐一带有下列果树可供栽培。在这次严重冻害中有一些抗寒优良品种经受住了考验,未受冻害或只有轻微的冻害,表现在有的新消花芽受到冻害当年无果或少果,而树体受冻极轻,春季恢复快,生长正常,来年能正常开花结果。此类果树品种可视为抗寒性强和较抗寒品种,如果果实品种优良,即可作为直立果树栽培发展对象。豆、苹果品种:表现抗寒性强,无冻害,开花结果正常的品…  相似文献   

4.
低温冻害是生产上制约巴旦木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研究巴旦木的抗寒特性及对低温的应答机制对于巴旦木引种栽培及其冻害防御技术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巴旦木不同品种的抗寒特性,并从组织器官、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等方面总结了巴旦木抗寒性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巴旦木抗寒性研究的局限,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桉树抗寒生理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8个抗寒性不同的桉树种为材料,通过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测定,探讨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膜脂不饱和度(IUFA)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低温胁迫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增量与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可作为桉树抗寒的生理指标;还原糖与抗寒性呈一定的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与抗寒性呈一定的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此外,还对桉树抗寒生理的研究方法和抗寒指标的选择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绿化观赏竹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国内外绿化观赏竹抗性的研究进展做了较全面的总结,并参考其它植物抗寒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绿化观赏竹抗性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目前国内绿化观赏竹抗寒性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绿化观赏竹抗寒性良种选育与引种、抗寒耐旱生理及增强越冬抗寒性提高水分利用率的措施等方面,而对绿化观赏竹的抗寒锻炼、抗寒与旱害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分子水平的研究等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可能会成为未来绿化观赏竹抗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竹子抗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我国竹子抗寒性研究做了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并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对今后的竹子抗寒性研究提出了设想和展望。目前竹子抗寒性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从外观形态来调查抗寒性的区域、竹子抗寒性良种选育与引种方面; 而抗寒生理机理、内部因素、抗寒性与分子水平的研究, 增强抗寒性的措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也是今后竹子抗寒性研究新的课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公主岭市位于北纬 4 3°,年平均气温 2 .1~ 6 .7℃ ,绝对低温- 38.8℃ ,抗寒大果桃是在当地民间防寒栽桃实践中 ,逐渐选育出的抗寒优良品系 ,1997年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家组评定 ,定名为“寒公主”。1 特性(1)抗寒性极强 ,在吉林中部无任何防寒措施露地直立栽  相似文献   

9.
我国育出抗寒抗旱苹果新品种内蒙古宁城县巴林果树试验场培育出宁丰、宁酥两个抗寒抗旱优质大苹果新品种,使我国的苹果种植区域向北推移了200多公里。据介绍,宁丰、宁酥树体抗寒性大大超过国光与富士。栽后第2年见花,第3年结果,比国光、富士提早2-3年结果,成...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米脂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腹地,每年清明前至谷雨,正是仁用大扁杏花期,都要遭受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使仁用大扁杏座果率低、产量不稳,甚至造成绝收,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子之一。探讨了采用药剂喷施和灌根进行抗寒处理,以提高仁用大扁杏抗寒性。研究表明:地形差异也显著影响仁用大扁杏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1.
连续2 a用3种模型分别对需冷量观察结果比较表明,犹他模型计算的需冷量较能客观地反映供试材料在扬州地区的萌芽表现,且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需冷量的满足有重要影响。藤稔葡萄嫁接到高需冷量的砧木上其需冷量增高,嫁接到低需冷量的砧木上其需冷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境内采集到短茎萼脊兰种野生植株,并对其野生生境、植物学特性与开花结果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通过耐寒性试验、测评,发现在室内绝对低温6.1℃条件下,短茎萼脊兰能安全越冬,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分析,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1.7℃;根据杂交试验结果,短茎萼脊兰与蝴蝶兰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杂交组合坐果率达37.5%~81.25%。  相似文献   

13.
橡胶叶柄切段比叶圆片更适于作电导法材料。0℃/45h低温强度能鉴定出品系抗寒力差异。电解质渗出率、伤害率及相对抗性指标适用于橡胶无性系抗寒性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电导法不同计量单位在植物抗寒研究中的应用。电解质渗出率、相对抗性和回归系数“b”更为有用  相似文献   

15.
树形结构对果树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树形与结构是影响果树产量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综述了不同树形结构对光能利用率、营养与生殖、抗逆性、产量品质、实际生产的影响,指出适宜的栽植密度、合理的树形结构是保证果园光照良好,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滨梅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背景.基于滨梅的耐环境胁迫能力,根系发达,生长旺盛,花具有观赏价值,果实具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价值,认为可将其作为低养护的景现灌木,恶劣环境绿化树种,高抗性砧木和经济果树栽培.藉此,阐述其在中国的引种和繁殖,并展望了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千年桐抗枯萎病性状进行研究表明,千年桐是枯萎病的高抗物种。其抗性与其根部表皮细胞和木栓层较厚、单宁和钾含量较高及过氧化氢酶和多元酚氧化酶活性较强有关。以千年桐作砧木,三年桐优株无性系作接穗嫁接的桐林,不仅能保持高度的抗病性,而且生长快、结实早、盛果期长,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4年生刨花楠扦插苗叶片为实验材料,模拟低温环境,研究刨花楠在低温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细胞相对电导率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和可溶性糖以及游离脯基酸含量先上升,再下降,最后又上升,MDA含量先下降,再上升,最后又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前仁用杏生产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开花早,花期和幼果期易遭受晚霜、寒流的危害,引起冻花冻果现象的发生,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为了解决仁用杏生产上易受霜冻危害的问题,以仁用杏主栽品种‘优一’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喷施抗冻剂1,2-丙二醇、1,2-丙二醇+葡萄糖的混合液、金硅谷和灵护防冻液和水杨酸、施肥、柴堆熏烟处理对仁用杏抗抵御晚霜能力的影响情况,从中筛选出了能有效增强仁用杏抵御晚霜能力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其盛果期的采果之后,每株施有机肥10~15 kg或者复合肥1.0~1.5 kg,不仅能促进仁用杏树势的生长,提高其来年的花果质量,而且能有效减轻晚霜的危害,使其在幼果期的冻果率减少50%左右;在霜冻来临之前,喷施2~3次20%~30%的1,2-丙二醇溶液与10%的葡萄糖溶液的混合液,可使其在花期或幼果期能抵抗5~8 h以上、-5℃以下的低温,能使其在幼果期的抗冻率提高80%以上,且对仁用杏花朵(花瓣、雌蕊、子房、雄蕊)和幼果均不会造成伤害,也不影响仁用杏的坐果率。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操作简单,低成本,农民容易掌握,易于生产中大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20.
橡胶树寒害气象等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我国云南、海南、广东三省主要橡胶种植区内11个气象站建站的2008年11月至次年3月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橡胶寒害灾情史料,开展橡胶树寒害等级的研究,为规范橡胶树寒害调查、统计和评估业务提供参考。根据橡胶树寒害的特点,提出橡胶树平流型低温天气过程、辐射型低温天气过程的概念,给出了橡胶树平流型寒害、辐射型寒害和混合型寒害的明确定义,并用极端最低气温、最大降温幅度、寒害持续日数、辐射型积寒、平流型积寒和最长平流寒害过程的持续日数共6个致灾因子,构建寒害指数。依据寒害指数的大小,将橡胶树寒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特重四个等级。同时给出了橡胶树遭受不同寒害等级时可能导致的橡胶干胶减产率和橡胶树受害率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