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三年生华北落叶松苗为材料,用铜锌处理,对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年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液流动期SOD酶活性最高,随气温的回升其活性逐渐降低。SOD酶与三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抗逆性密切相关,苗木经铜锌互作后SOD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锌通过间接作用促进铜对SOD酶的作用,从而提高铜锌互作效应。单独用锌处理在叶组织可以合成新的SOD同工酶蛋白,铜锌元素还可以增加原有同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铜对华北落叶松体内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多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及三年生换床苗铜元素及多酚氧化酶在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及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器官中PPO酶的含量和活力差异极为显著,同一器官不同时间的多酚氧化酶的含量和活力差异也极为明显,多酚氧化酶是华北落叶松的抗寒性基础条件之一。(2)PPO酶活性的变化与Cu含量变化有关,铜处理处理后PPO酶活性增加。(3)铜处理华北落叶松能合成新的PPO同工酶蛋白,可以增加原有同工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铜、锌元素对华北落叶松苗期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三年生华北落叶松幼苗四种不同处理下的铜、锌元素含量、酶活性及苗木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铜元素可明显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 ;锌元素有利于细胞膜的稳定 ,对增强华北落叶松抗性有重要作用 ;铜、锌元素的含量对苗木生长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持续高温处理对华北落叶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华北落叶松的栽培、引种范围,我们对其进行了不同时间段的高温处理,测量其叶绿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逆性,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华北落叶松对持续高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的绝对含量下降,相对含量上升;(2)不同处理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逐渐上升,抗逆性增强,后又趋于稳定;(3)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波浪型,而丙二醛的含量则是先逐渐上升,后又下降。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铜、锌、铁微量元素含量的演变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铁的含量,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先降低,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非根际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铁、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锌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各林型土壤有效铜、铁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加,锌含量呈现出中间高、表层和底层低的分布规律。落叶松树种对土壤有效铜、有效铁具有富集作用。落叶松与阔叶树种混交能提高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含量。  相似文献   

6.
铜、锌离子对凯特杏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铜、锌处理下凯特杏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铜离子不利于凯特杏细胞膜的稳定,而锌离子有利于凯特杏细胞膜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探究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高效施肥技术提供参考依据。以32年生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N、P、K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L9(34),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配方施肥对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影响,分析华北落叶松各器官NSC及组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针叶、枝条和细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月份呈显著变化,基本均在10月达到峰值,且3个器官中NSC均以可溶性糖为主。2)各施肥处理对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及组分含量的表现不同,其中针叶和细根的NSC含量分别在处理T4和T8较CK平均增幅最大,为29.65%、23%;而枝条的NS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CK的平均增幅相比表现为减少。3)相关性分析显示:针叶、枝条和细根的NSC含量与其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细根NSC含量与针叶和枝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4)N、P、K肥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NSC及组分含量均有一定...  相似文献   

8.
高温胁迫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在35℃、39℃、43℃高温处理下,研究了华北落叶松幼苗热胁迫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华北落叶松幼苗MDA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高温胁迫初期,华北落叶松幼苗通过提高SOD和POD酶的活性调节自身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寻找华北落叶松苗木科学合理的施肥量。【方法】以华北落叶松容器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肥力梯度,测定施肥对苗木生物量、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以及分析木质化期前后苗木养分动态变化。【结果】施肥处理显著增加苗木生物量、氮、磷和钾含量,尤其是高肥处理。在顶芽形成前和生长季末,高肥分别对叶片和根系的生物量和养分含量的提升作用最大,最高可达低肥对照组的32倍。【结论】高肥处理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水杨酸在华北落叶松育苗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A浸种和外施2种方式,设置0.1,0.5和1.0mmol/L 3个SA浓度处理华北落叶松种子,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在25℃培养条件下分析SA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SOD、POD活性及MDA、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比较培养温度为25,30和35℃时,各处理幼苗POD、SOD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结果】SA浸种可以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种子的发芽率,以0.1mmol/L处理最高,发芽率为87.22%,0.5mmol/L处理次之,对照发芽率仅为54.02%;0.1mmol/L SA处理的胚根长度较对照提高83.91%,胚芽长提高84.67%,0.5mmol/L处理次之,但对胚芽长的提高作用不显著;0.1mmol/L SA浸种处理在30和35℃下的PO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3.59%和174.42%,SOD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86.98%和109.82%,而外施SA处理幼苗的POD和SOD活性在30℃下分别较对照提高217.82%和128.15%,35℃条件下分别提高56.77%和277.67%;30和35℃条件下,0.1mmol/L SA浸种处理幼苗的MDA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7.72%和7.32%,外施SA处理分别降低12.94%和11.10%;0.1和0.5mmol/L SA处理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SA处理后的12d内,0.1~0.5mmol/L的SA对促进华北落叶松胚根、胚芽生长和提高幼苗SOD、POD酶活性及降低MDA含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驯鹿狂蝇蛆病与机体氧自由基代谢的关系,采用极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驯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硒(Se)、锌(Zn)及铜(Cu)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病区组血清Se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血清Zn、Cu含量差异不显著;病区组血清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病区组血清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病区组血清CuZn-SOD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5);血清CAT活性差异不显著;病区组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5)。表明病鹿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导致抗氧化能力降低,引发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铜锌元素在仁用杏树不同生育期的循环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北地区主要经济树种仁用杏树各器官中铜、锌两种营养元素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铜、锌在仁用杏中循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3月和10月间植株内整体铜的累积量提高。各器官中Cu含量存在着较大起伏,在生长初期较多地积累于根中,特别是细根中;速生期时,地上部分的含Cu量明显增加,而且主要集中在绿叶,特别是叶绿体中;硬化期干和根特别是细根中的Cu含量相对较高。(2)在仁用杏苗木生长初期各部位Zn含量均较高,而且锌主要积累于根系组织,速生期后各部位间Zn含量相对趋于平衡,叶中含量相对偏高。苗木硬化期阶段叶片中Zn含量较高。3月份整个植株内的Zn含量达最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铜锌元素与仁用杏SOD活性的关系。针对仁用杏在北方冬季花芽、枝条受冻,早春易受晚霜危害出现冻花冻果的现象,通过测定四种处理下仁用杏各部位铜、锌含量,各部位SOD活性,找寻二者间的关系,探讨铜锌对仁用杏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铜、锌不同处理间仁用杏SOD活性差异显著,各处理SOD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Cu(0)Zn(3)>Cu(3)Zn(3)>Cu(3)Zn(0)>Cu(0)Zn(0);(2)铜、锌处理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Cu2+和Zn2+可增强SOD活性,降低超氧自由基含量,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细胞膜的受损程度,提高仁用杏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材,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了14(CK)、56(T-1)、140 mmol/L(T-2)3个NO3-浓度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Mg、Fe、Cu、Mn、Zn五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2 d后,3个浓度水平的黄瓜株高、叶面积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从处理期间元素含量的变化可知,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根、茎、叶中Mg、Fe和Mn的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Cu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Zn的含量则是先增加后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硝酸盐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与Zn、Fe、Cu含量显著相关,其中与Zn为正相关,与Fe、Cu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锌源及其水平对桃源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锌源、锌水平对桃源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420只桃源鸡,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2种锌源分别为羟基蛋氨酸锌、氧化锌,添加水平分别为30、60、90mg/kg,将桃源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分3~48、48~93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试验期结束时进行桃源鸡血清抗氧化指标测定试验。[结果]试验前期,锌的添加及不同添加水平时桃源鸡血清SOD活性、血清MDA含量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随着锌水平的添加同一锌源内血清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试验后期,锌源添加水平为90 mg/kg时血清SOD活性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基础日粮组,氧化锌添加水平为90mg/kg时血清MDA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基础组,不同锌源、锌水平间血清SOD活性差异不显著,血清MDA含量呈下降趋势。[结论]锌源的添加能提高桃源鸡血清中SOD酶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减轻自由基的损伤,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在高温条件下更加明显;但羟基蛋氨酸锌和氧化锌两者间对桃源鸡血清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变化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不同钙锌水平,观察蛋鸡肝组织及蛋黄中锌铜的代谢关系,结果证明,高钙日粮可致蛋鸡肝锌铜含量下降,使蛋黄锌含量降低;高锌日粮(≥1000ppm)可使鸡肝、蛋黄锌含量显著升高,使铜含量明显降低,肝Zn—MT与Gu—MT有一定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呼市地区奶牛蹄病与相关矿物元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实验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分光光度计法,对20头正常奶牛和20头有蹄病奶牛蹄角质、血清中的钙、磷、铜、锌、铁、锰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病牛、正常牛血清中钙、磷含量比分别在2.47mg~2.61mg、1.62mg~2.26mg之间,而病牛、正常牛蹄角质中钙、磷含量比分别在2.22mg~2.47mg、1.61mg~1.73mg之间,其中血清和蹄角质中尤以P含量的降低较为明显;正常牛蹄角质和血清中铜含量低于病牛,而正常牛蹄角质和血清中锌含量高于病牛。正常牛、病牛的蹄角质血清中钙、磷、铜、铁、锌离子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p<0.5)。结果表明,低钙、低磷、低锌、高铜是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与尘肺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为尘肺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0名尘肺患者的血清铜、锌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同步测定.结果尘肺患者血清Cu含量,Cu/Z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Zn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尘肺病程和接尘工龄的不同,测试指标均有明显改变.结论血清微量元素铜、锌的含量变化与尘肺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五叶一心的温州盘菜幼苗为材料,利用Hoagland营养液进行正常供铁(100 μmol·L-1)和缺铁(01 μmol·L-1)处理20 d,取顶端完全展开叶探讨缺铁对盘菜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总量(Chl)、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及Chl a/b比值,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变化不大;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但胞间CO2浓度(Ci)大幅度升高,表明Pn的下降主要是由非气孔因子引起;显著降低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量子产额(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参数(qP),但非光化学猝灭参数(NPQ)明显升高;显著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POD的活性有所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缺铁胁迫后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升高;大幅降低植株的地上部和根的生物量,但对根冠比影响不大。缺铁胁迫显著降低了植株新叶Fe元素含量,Mn和Mg两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Cu和Zn两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缺铁胁迫使盘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严重下降,引起光合速率大幅降低,缺铁也降低了Fv/Fm和抗氧化酶活性,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升高,最终导致植株生物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高产奶牛和低产奶牛血液中锌、锰、铜、铁、钴、铅以及镉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其中血铜含量二者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元素相差不大。本测定可作为黑白花奶牛血液中微量元素含量之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