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k)]是我省徐州地区侧柏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我们在1978—1979年通过室内和林间地面试验证明灭幼脲I号(TH 6040)对侧柏毒蛾具有较高的药效。1980年春我们结合飞机治虫,进行了一架次飞机喷洒灭幼脲I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 (又称灭幼脲 号 )是特异性杀虫剂 ,属低毒的化学药剂。 2 0 0 2年对鞘翅目、象虫科的杨潜叶跳象( Rhynchaenus empopulif olis Chen)进行了产卵前成虫的防治试验 ,观察其产量及对卵孵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K)〕是我省徐州地区侧柏林的重大食叶害虫。我们在1978~1979年通过室内和林间地面试验证明灭幼脲Ⅰ号对侧柏毒蛾具有较高的药效。1980年春结合飞机治虫,进行了飞机喷洒灭幼脲Ⅰ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飞机喷洒一架次,面积180亩,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药品来源和配制:灭幼脲Ⅰ号由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提供(1980年春合成)。用丙酮作溶剂。每100毫升丙酮中溶解灭幼脲Ⅰ号1克。加入2毫升0212乳化剂(南京钟山化工厂出品)。配制成乳剂备用。 2.喷洒浓度和用药量:运五型飞机装水量为1000公斤。用灭幼脲Ⅰ号280克(用丙酮28000毫升、0212乳化剂560毫升配制)。喷洒浓度为280PPM,喷洒面积为180  相似文献   

4.
以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5%吡虫啉乳油、AS-2型杀虫乳剂四种化学药剂进行油桐尺蛾室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桐尺蛾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25%灭幼脲粉剂(增效型)和AS-2型杀虫乳剂具有较好的杀虫速效作用;5%吡虫啉乳油具有较好的杀虫缓效作用;25%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兼具速效和缓效作用,为生产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0.26%苦参碱水剂、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5%灭幼脲悬浮剂3种药剂,利用室内药浸法和林内常规喷雾法进行橡实象甲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26%苦参碱水剂对橡实象甲的药效最差,室内死亡率仅为25.0%,林间防治效果也只有20.8%;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灭幼脲悬浮剂对橡实象甲成虫的控制作用明显,室内死亡率分别为100.0%和87.5%,林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7.1%和74.3%。考虑到防治成本和施药的难易程度,在大面积防治橡实象甲时建议选用灭幼脲。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防治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白蛾采用高渗苯氧威、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3号、吡虫啉等药剂,在不同虫龄期进行不同药物、不同浓度的田间和室内药剂防治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虫龄越小,防治的效果越好,幼虫在3龄前防治效果好;高效氯氰菊酯800~1500倍的防治效果显著,同时高渗苯氧威+灭幼脲3号与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3号的防治比单一药剂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毒蛾幼虫试验:对其它虫态的延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低于杨毒蛾Stilpnotia candida幼虫期灭幼脲Ⅲ号最佳用药量(450g/hm2)的5组防治试验,得出灭幼脲防治对杨毒蛾其它虫态延续作用显著,防治用药150g/hm2以上,杨毒蛾一个世代内总杀虫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8.
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Y—5B飞机喷洒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的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是一种高效、持续性长的化学农药。低量飞防:防治用药450 g/hm2,防治率为96%;超低量飞防:防治用药600 g/hm2,防治率为95%。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示范区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灭幼脲防治榆蓝叶甲越冬成虫能使产卵量明显减少。灭幼脲Ⅲ号亩施40毫升产卵量降低76.5%;灭幼脲Ⅰ号亩施15毫升降低52%;随药剂后效作用的发挥,可使总产卵量降低73—93%。用上述药。防治1龄幼虫,灭幼脲Ⅲ号死亡率为82%以上;灭幼脲Ⅰ号死亡率为82—87%。但对天敌昆虫,如异色瓢虫、中华草蛉、蠋敌、啮小蜂基本完全无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灭幼脲1号对油松毛虫的毒力、幼虫的中毒死亡症状、松毛虫取食量及其对松毛虫幼虫期寄生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对松毛虫的胃毒作用很强,LC_(50)在2—9ppm之间(4—5龄幼虫);主要作用方式是影响昆虫的脱皮变态;用灭幼脲处理的幼虫,前4天的食叶量没有明显变化,以后食量下降明显;对松毛虫幼虫期的两种主要寄生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和黑侧沟姬蜂的影响不大。可望作为松毛虫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毒昨幼虫试验:对其它虫态的延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低于杨毒蛾Stipnotia candida幼虫期灭幼脲Ⅲ号最佳用药量(450g/hm^2)的5组防治试验,得出灭幼脲防治对杨毒蛾其它虫态延续作用显著,防治用药150g/hm^2以上,杨毒蛾一个世代内总杀虫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沂源县运用AS350B3直升机喷洒2%噻虫啉、30%阿维·灭幼脲、1.2%烟碱·苦参碱防治松阿扁叶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7d后,飞防区样木上松阿扁叶蜂虫口减退率分别为2%噻虫啉96.8%、30%阿维·灭幼脲92.5%、1.2%烟碱·苦参碱95.3%;施药15d后,松阿扁叶蜂虫口减退率分别为为2%噻虫啉97.7%、30%阿维·灭幼脲96.2%、1.2%烟碱·苦参碱96.5%。采用飞机施药灭杀松阿扁叶蜂,用时少,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和发生大面积虫害的区域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白潜叶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susinellaHerrich -Schaffer属潜蛾科 ,是杨树苗木、幼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近几年来 ,杨白潜叶蛾在郓城暴发成灾 ,发生株率 97.4%,平均每百叶有虫2 41头 ,发生严重者整株叶片形成黑褐色虫斑 ,虫斑逐渐扩大 ,常由 2 - 3个虫斑相连形成棕黑色坏死大斑 ,致使整个叶片焦枯、脱落。为进一步探讨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们于2 0 0 1年 6月在郓城何庄林场对杨白潜叶蛾进行了 2 5 %灭幼脲Ⅲ号不同浓度的防治试验 ,现报道如下。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 :2 5 %灭幼脲Ⅲ号悬浮剂 (广东省东莞市瑞得…  相似文献   

14.
95%灭幼脲TF、97%除虫脲TF、95%氟铃脲TF3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种药剂药后10 d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药后20 d和30 d,95%氟铃脲与97%除虫脲和95%灭幼脲的校正死亡率差异显著。3种药剂浓度与校正死亡率之间的拟合关系药后20 d最好。药后30 d3种药剂LD5095%氟铃脲(0.029)<97%除虫脲(0.060)<95%灭幼脲(0.074)。  相似文献   

15.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为阿维菌素和灭幼脲Ⅲ号两种生物农药的复合制剂,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具胃毒兼触杀之功效.运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使用阿维菌素·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时,应采用80 mL/hm2(600倍液)的剂量进行低剂量均匀喷雾,可达到药物用量少、防效...  相似文献   

16.
抗蜕皮激素是破坏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幼虫在变态过程中新皮不能形成,造成昆虫死亡的新型杀虫剂。为探索这类杀虫剂的应用范围,1979年5—6月间,我们用江苏省金坛昆虫激素研究所合成的“灭幼脲1号(TH6040)”、“灭幼脲Ⅱ号(TH6038)”、“灭幼脲Ⅲ号”和江苏师范学院化学系合成的“苏  相似文献   

17.
松树和杨树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3号降解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国涵 《林业科学》1991,27(4):452-456
三北防护林地带,食叶性害虫经常暴发,使用灭幼脲3号(简称灭幼脲)杀虫剂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应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我们进行了油松林和杨树(小美旱、黑杨)林下土壤微生物对灭幼脲的降解转化的研究。一、实验方法 (一)灭幼脲在不同树种林下土壤中消失动态 1987年6月2日于北京西郊人工杨树(小美旱、黑杨)林内,每亩喷25%灭幼脲胶悬剂40g杀灭杨毒蛾等,间隔不同时间分别多点采集土样,到8月1日止。1988年5月4日于陕西韩城雷寺庄林场,在喷杀松毛虫的10年  相似文献   

18.
根据美国白蛾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通过对河北省文安县飞机喷洒灭幼脲Ⅲ悬浮剂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调查发现,飞机防治食叶害虫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等特点。配合灭幼脲Ⅲ,可以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飞防7d后美国白蛾的虫株率、虫口密度分别为2.8%和23.8头/株;飞防15d后的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分别为0.2%和1.0头/株。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昆虫几丁质抑制剂——灭幼脲对大柏毛虫的防治效果 ,1 996年 4月 ,在古蔺县观文镇用灭幼脲 号进行了小区试验 ,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试验地概况小区试验设在古蔺县观文镇回龙湾处 ,面积 1 0公顷 ,试验林为 2 5年生柏木纯林 ,树高 4米~ 6米 ,郁闭度 0 .8,大柏毛虫平均虫口密度为 2 7头 /株 ,有虫株率 1 0 0 %。2 供试材料和方法药物 :安阳林药厂生产的 2 5%灭幼脲 号胶悬剂。机械 :日本生产的 MD431 A型小松弥雾喷粉机。供试虫种 :大柏毛虫 3~ 5龄幼虫。试验方法 :在林内划分试验小区 ,每小区面积 0…  相似文献   

20.
<正>以灭幼脲3号为代表的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是昆虫生长调节剂中的几丁质抑制剂,它的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而导致害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作用方式为胃毒和触杀。此类农药品种包括灭幼脲3号、杀铃脲、除虫脲(灭幼脲1号)、氟玲脲、苯氧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