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做好雏鸡管理,提高雏鸡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适宜的舍内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要做好雏鸡管理,提高雏鸡成活率。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2.
雏鸡体小娇嫩,抗病力弱,加之大群密集饲养.很难达到100%成活率。雏鸡死亡的原因很多,有意外死亡,如压死、淹死、啄死、咬死、踩死等;加之疫病的原因,雏鸡发病后死亡率比较高.发病死亡是雏鸡育成率降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提高雏鸡育成率既要进行科学饲养.提高雏鸡机体抵抗力.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意外死亡.还要加强疫病综合防控.有效提高鸡群抗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3.
提高雏鸡的抗病力在肉鸡生产中是很重要的,因为雏鸡的体温调节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反应能力低下,抗应激能力很差,最易受到烈性传染病的攻击,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种母鸡来提高雏鸡的抗病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在种鸡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VE,不但可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而且可增强雏鸡原发性免疫反应,保护雏鸡在这时期的免受或少受强毒的侵袭。  相似文献   

4.
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实践中,只有认真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彻底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有效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提高雏鸡的抗病力在肉鸡生产中是很重要的,因为雏鸡的体温调节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反应能力低下,抗应激能力很差,最易受到烈性传染病的攻击。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种母鸡来提高雏鸡的抗病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表明,在种鸡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VE,不但可提高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而且可增强雏鸡原发性免疫反应,保护雏鸡在这个时期免受或少受强毒的侵袭。1雏鸡抗病力低下的原因1.1雏鸡的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雏鸡刚出壳时,免疫器官还未发育完善,即使接种疫苗,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也非常低,…  相似文献   

6.
1 育雏期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提供适宜温度可以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敏感。环境温度过低,雏鸡易扎群,容易挤压而死亡;环境温度过高,雏鸡体内水分易蒸发,造成雏鸡脱水,影响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种鸡产蛋早期(28周龄)产出的种蛋孵化的雏鸡称之为“小日龄雏鸡”,其在生产性能的发挥上和抗病力上都优于其它的雏鸡,但由于雏鸡个体小,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雏鸡表现“难孵、难养”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种蛋的孵化成绩及雏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雏鸡开口灵”对雏鸡增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吴开宝张书霞鲍恩东(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雏鸡开口灵”是为雏鸡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营养保健制剂。为进一步证明其对雏鸡具有增进食欲,防制雏鸡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抵抗应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雏鸡成活率之...  相似文献   

9.
雏鸡死亡的原因及对策王兆栓(河南省唐河县家禽开发总公司473400)提高雏鸡成活率,是育雏阶段的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这就要求饲养人员加强管理,分析死亡原因,及时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引起雏鸡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孵化技术:在孵...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东北龙芽Cong木的鲜嫩叶,按2%添加在低日龄雏鸡日粮中,从I日龄开始添加,连续饲喂3周,对照观察其对雏鸡增重及抗IBV攻击感染作用,试验结果,雏鸡在21日龄时,试验组雏鸡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多增重25克,试验组的雏鸡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15%,雏鸡在22日龄,用IBV攻击感染后,试验组雏鸡死亡率比对照组减少58.34%,说明龙芽Cong木鲜嫩叶对低日龄雏鸡既能促进增重,提高成活率又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鸡成年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养殖者经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雏鸡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好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技术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雏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孵化工作又直接决定着雏鸡质量的优劣。作为孵化场的管理者,必须采取全面有效的技术措施,规范日常工作,以孵化出更多、更健壮的雏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而谈谈提高雏鸡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任成林(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和发育,还关系到成鸡的生产力高低。由于影响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所以,只有综合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才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提高雏鸡成活率法在饮水中加入1%口服补液盐,让雏鸡自饮。提高雏鸡成活率法...  相似文献   

15.
雏鸡喂醋好     
在雏鸡出壳半个月内,每天坚持用1价醋加10份水.浸泡雏鸡饲料饲喂;或用1份醋加20份水,直接给雏鸡饮用,可预防雏鸡死亡,提高成活率。雏鸡喂醋好  相似文献   

16.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该工作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鸡场经营效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养殖者要特别重视该项工作。如何才能养好雏鸡呢?概括说来,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内的小鸡,这个阶段雏鸡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健全、消化机能弱、抗逆性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引起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为使雏鸡健康生长,提高群体成活率,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李剑(广西岑溪市南渡职业中学543202)雏鸡培养是养鸡业中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雏鸡的培育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就成了每个养殖户的首要解决问题。笔者在几年试验中与同仁一道,进行育雏生...  相似文献   

19.
1温度要求雏鸡长到15~20日龄,其体内温度控制功能发育渐趋完善,这时才能保持体温处在恒定的状态,如果在此之前保温设施达不到雏鸡对外界温度的要求,雏鸡不能正常生长,而且也难于存活。刚出壳的雏鸡,腹部还残留着尚未被吸收的蛋黄,在出壳3~7天内,其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这些剩余蛋黄。如果雏鸡得到适宜的温度,将有助于剩余蛋黄的吸收,从而增强雏鸡的体质,提高成活率,尤其在孵化不良而弱雏较多的情况下,提高育雏的温度更有好处。  相似文献   

20.
雏鸡死亡原因甘肃省榆中县种鸡场岳建文据多年的饲养实践,雏鸡死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一、胎胚发育不良种蛋营养不良、孵化温湿度掌握不好、种蛋污染均可引起。二、压死育雏室温度太低使雏鸡挤堆或接种疫苗雏鸡受惊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