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密度对弱筋小麦"宁麦9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基本苗是群体质量栽培的重要基础,我市常规中筋小麦提倡精量播种,基本苗一般在8~12万/亩,适宜培育高产群体。弱筋专用小麦的生产在追求高产的同时,更注重品质的提高,以达到市场对弱筋小麦的要求。有关弱筋小麦合理基本苗的研究鲜见报道,而针对不同地区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试验研究了沿江高沙土地区不同基本苗对弱筋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宁麦9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以“扬麦6号”为母本、“西风”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饼干专用小麦。我市从2000年大面积示范推广,表现为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易种植。针对该品种年度间专用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近两年结合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在基本苗、肥料运筹等方面对“宁麦9号”进行深入探讨,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扬麦12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应用前景看好。2002~2003年我站进行了“扬麦12号”不同施N量小区试验,旨在为该小麦品种在本地推广应用提供栽培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阐述了在不同播种期、播种密度的情况下,扬麦14号小麦基本苗对穗型的影响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要想大穗型就要降低基本苗,基本苗120万/hm^2时,穗型最理想,结实小穗数最多,退化小穗数最少,实粒数最多,千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13个主要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济南17产量很高,为优质专用面包小麦。淮麦18产量很高,为超高产小麦,适合于生产高级面条粉。扬麦9号、宁麦9号产量高,为优质饼干小麦。安农92484产量较高,为面包小麦。扬麦158、皖麦38、宁麦8号产量中等,为蒸煮类小麦。其它品种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面包强筋小麦济南 1 7号为试验材料 ,选择我省不同气候、生态、地力水平都有较大差异的陵县和菏泽市牡丹区研究播种期和基本苗对济南 1 7号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不同的播种期和基本苗调控群体 ,对籽粒容重和蛋白质质量参数 (面团稳定时间和沉降值等 )的影响较大 ,而对蛋白质的数量参数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 )作用较小。济南 1 7号小麦优质栽培的适宜播种期为 9月 2 8日~ 1 0月 1 4日 ,最佳基本苗为每公顷 1 50×1 0 4 ~ 2 2 5× 1 0 4 。  相似文献   

7.
"宁麦9号"施肥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地处苏中沿江、沿海结合地区,适合种植饼干专用小麦“宁麦9号”,为研究探索其合理的N肥施用量及运筹方式,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麦新品种山农2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使良种良法配套,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山东不同区域的4个点分别进行了每公顷120万、150万、180万、240万、300万基本苗的密度试验,分析研究该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山农22号小麦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高产、稳产和广适特性,在适宜的种植区域内,获得9 000 kg/hm2以上产量的合理种植密度为120万~180万/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9.
优质弱筋小麦不同施氮水平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麦9号”、“宁麦13号”为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培育的优质弱筋小麦,“宁麦13号”为“宁麦9号”的大粒选系。两品种特征特性相似,产量相当,但在分蘖性、叶片大小、籽粒形状等方面略有差异,因此不同氮肥运筹会影响其产量。为研究弱筋专用小麦“宁麦9号”、“宁麦13号”在苏北沿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强筋小麦苏徐2号基本苗数,有利于改善群体结构,提高小麦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基本苗数,籽粒品质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明显降低。中等肥力、中产水平,苏徐2号作为强筋小麦栽培,以确定基本苗180万/hm2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适宜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扬麦14号小麦适期播种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播种密度对植株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基本苗的增加,群体总苗数、叶面积系数均逐渐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粒叶比迅速下降;植株茎秆长度增加,粗度变细,重量及单位长度重量均不断减小,抗倒伏力减弱;淀粉含量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及沉降值降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结实小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为90万~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迅速增加。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万~270万/hm^2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小麦新品种华麦8号在不同密肥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华麦8号分蘖力强,密度和密肥互作效应不显著,需肥量大,氮肥效应极显著,在适期播种情况下,每公顷密度240 ̄270万基本苗,施氮量150kg以上,单产可达到4500kg/hm^2。  相似文献   

13.
按国家跨越计划《优质饼干小麦“宁麦9号”、“建麦1号”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及开发》项目的实施要求,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一布置,我们于2001年夏季,在弱筋小麦“建麦1号”的成熟期进行了不同收获期对产量及籽粒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选择我省不同气候、生态条件和地力水平的陵县和菏泽市研究济南 17号小麦播种期和基本苗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的播种期和基本苗通过对群体发育的调控 ,从而对群体LAI、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但播期和基本苗对济南 17号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不同地域、不同地力和气候因素对千粒重的影响似乎更大些。研究还表明济南 17号小麦具有突出的耐大群体的特点 ,但不适宜晚播。对两试点产量水平分析表明 ,济南 17号适宜在高肥地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密度对小麦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种密度的种植试验,研究江苏里下河地区扬麦14号小麦播种密度对群个体质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密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结果表明:有效穗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上升,实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几乎呈直线下降,基本苗90~330万/hm2时,随着基本苗的增加,单产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有升有降。为了取得高产优质,基本苗控制在210-270万/hm2时的水平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小麦新品种山农2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良种良法配套栽培,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在山东不同区域的4个点分别进行了每公顷150万、225万、300万、375万、450万基本苗的密度试验,分析研究该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山农23号以穗大、粒重、抗倒伏等优势实现高产、稳产,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25万~375万/hm2基本苗,平均产量可达8 658.76 kg/hm2,且在高肥水地块种植适当增加基本苗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冀东地区小麦种植密度对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京冬8号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设计4个种植密度水平(基本苗数量分别为300万,450万,600万,750万株/hm2),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小麦单株穗数、单株穗粒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经济系数均呈降低趋势,导致小麦单株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呈下降趋势。京冬8号群体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基本苗数量750万株/hm2下产量最高。济麦22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基本苗数量600万株/hm2下产量最高。综上可见,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单株生产力呈下降趋势,而群体产量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受秋汛影响,2021年河南省延津县小麦播种时间比往年推迟7~14 d,个别地块播种时间推迟20 d以上,晚播小麦冬前分蘖不足是制约小麦产量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为提高晚播麦田基本苗数,增加冬前有效分蘖,延津县创新性地在全县推广应用了“四补一促”晚播应变栽培技术和“四促四防”田间管理技术,结合小麦生产实际,针对各生育期不同问题对症施策、分类管理,并运用超常规技术措施,2022年全县晚播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实现逆转,平均产量为549.7 kg/亩,总产量为5.5亿kg。优质专用小麦“四补一促”晚播应变栽培技术和“四促四防”田间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最大限度降低小麦越冬前幼苗根系浅、次生根系少、抗冻能力差以及小麦生长中后期不利天气条件、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不同播种期小麦基本苗对粒叶比影响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扬麦14号在10月23日到11月16日之间播种时,粒叶比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一定要高的粒叶比,而是要针对具体品种高产优质科学的粒叶比,以本试验为例,约0.42~0.56时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20.
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辽春15号小麦丰产稳产性好,抗旱性突出。品质分析结果“达到国家强筋类小麦标准”。在辽宁、吉林、内蒙古无灌水条件的地区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