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地膜复盖对蔬菜早熟、高产的作用已逐步被人们重视,复盖面积越来越大,复盖种类越来越多。我们在松浦公社广信大队自1978年开始用废旧农膜进行地面复盖试验,获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自1979年对几种蔬菜作物进行小面积地面覆盖栽培试验以来,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示范推广,最近三年在西瓜盖膜应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1982年地膜覆盖西瓜面积达到8565亩,占西瓜栽培面积25000亩的百分之三十四点二。当年西瓜获得空前丰收,总产突破7000万斤,增加了社队收入和改善了市场供应。 三年来试验、示范、推广情况证明覆盖比不盖膜的瓜田亩增产百分之五十一到百分之九十四,单瓜重增加2.65斤,7月2日成熟(5月2日盖膜)、比不盖膜收获期提早9天、每亩收入633.9元,与不盖膜瓜相比亩增收298.6元。 地膜覆盖西瓜主…  相似文献   

3.
沛县是江苏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全县蔬菜面积达5.33万hm2(80万亩),蔬菜销往国内外10多个城市.为使我县蔬菜生产更上新台阶,自1999年7月,进行了高档蔬菜品种彩椒的有机质无土栽培试验研究,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为充分发挥地膜复盖,在提高果树栽植成活率,促进幼树速生早期丰产的显著作用,我县于1987年推广苹果幼树地膜复盖达2.5万亩,占当年发展果树总面积的50%。确保了大部果树的成活,同时还促进了幼树的迅速生长,通过设点抽样观测,地膜复盖对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温度,促进根系和树体生长,提高幼树栽植成活率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蔬菜》1983,1(2):25-0
1983年1月26日至31日,农牧渔业部在京召开了“全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业厅(局)长、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科研单位的代表。会议充分交流、总结了1982年各地在棉花、蔬菜、花生、水稻等作物上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并确定了怎样更扎实地做好1983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措施。会议认为,1982年,是地膜覆盖栽培大发展的一年。据统计,全国(不包括台湾)29个省、市、自治区试验、示范、推广的面积已达到117万亩,其中蔬菜地膜覆盖栽培的面积为31万亩,西瓜为7万亩。…  相似文献   

6.
刘玉华 《蔬菜》1989,(6):1-3
蔬菜地膜改良覆盖卧式栽培是在小高畦地膜覆盖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蔬菜地膜改良覆盖卧式栽培即是在春秋整地开沟后,把菜苗卧栽于沟内两侧,沟外插上钢丝弓或竹竽弓,上扣地膜。苗大后将天膜改为地膜,把原来的地沟变为小高畦。这种方法可使一膜两用。既操作方便,有防霜、防冻、保温之效,又投资少,增产增收。1982年春在海淀区四季青乡曙光大队进行此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1982年试验4亩春番茄,品种为强丰。试验地对照提前20天定植,提早10天上市。亩产6945公斤,亩产值1130元,比对照亩产增29.9%,产值增35.1%。1986年大面积推广,其中  相似文献   

7.
我场栽培葡萄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在生产实践中多采取先定植山葡萄砧木而后嫁接优佳品种的方法培植葡萄;此方法虽可提高葡萄的抗逆性,降低生产成本。但存在着定植后萌芽时间差异大、成活率低、草荒、病害严重的缺点。为此,今年我们进行了地膜复盖的试验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冬季菜地的利用率,改变传统蔬菜与食用菌单一生产结构,我所从1983年冬季开始进行平菇、蔬菜轮作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1984年冬季又进行了重复性试验,1985年秋末冬初在济宁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冬闲菜地50亩,经济效益显著(见表)。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昆虫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效果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使用农药既不利于害虫的可持续治理,也严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蔬菜农药残留和农田水土污染,我们于2006年引进和示范推广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技术。2006-2009年在不同作物上开展了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效果试验,2009年在主要蔬菜园艺场和蔬菜基地进行示范和应用,2008~2009年累计推广甜菜夜蛾诱芯500根,斜纹夜蛾诱芯t000根,累计使用面积达到133.3多hm2,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示范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蔬菜》2003,(1)
由北京市农业局承担的绿色食品(蔬菜)系列研究项目经过三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绿色生产的标准化操作和管理。近年来,北京市在通州、顺义、大兴、平谷、延庆等5个区县的8个高效示范园区建成260余hm2示范基地,辐射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 335 hm2亩,2002年示范基地面积将达到1 000余 hm2,大大促进了北京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安全食用农产品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北京市蔬菜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80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1万9 000余 hm2,约占全市商品菜生产…  相似文献   

11.
地膜的颜色不同,对土壤和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同。为了探求适合内蒙地区气候特点,既能减轻病虫、杂草危害,又能增产、早熟的有色地膜,我们于一九八三年进行了有色地膜复盖栽培蔬菜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对稀土在农作物上的试验、研究工作已有20多年,应用成就已达到世界水平.1990年全国推广面积突破3000万亩,应用于30多种农作物,累计增产粮食、棉花、油料、糖料4.5亿 Kg,增加农业收入3亿元.我地区将稀士微肥应用于西瓜生产是从1988年开始的,本文根据3年来的试验、应用情况,就西瓜喷施稀土微肥的效果及技术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 西瓜喷施稀土的增产效果与经济效益3年来,在5个县多点小区试验,并在7个县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2938亩,1989年平均亩增产166.61kg,增产率9.21%;1990年平均亩增产514.38kg.增产率20.85%。大面积平均亩增产西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普通地膜复盖虽然具有一定的除草作用,但除草效果不彻底,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八二年我处对哈塑五厂试制的杀草地膜进行试验,试验出适合蔬菜上应用的杀草地膜。二、材料与方法八二年该厂《供试杀草膜》代号为:  相似文献   

14.
增产菌是一种全新的安全、高效、价廉、简便的保健益菌制剂。1987年我们对十字花科蔬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等)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其中试验面积共14.96亩,示范面积1010亩。不同品种的增产幅度为6.01~55.6%,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综合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动力区黎明乡蔬菜专业户孙玉山,在应用地膜复盖技术中,改一次性复盖为多次多品种复盖,有效地提高了地膜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其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我们以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和植物保护条例为依据,以种子工程、温室工程和安全使用农药为重点,坚持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相结合,积极推广“四新”技术(即新品种、新材料、新制剂、新技术),配合市菜办完成了蔬菜两个淡季的生产上市任务。 一、以种子工程为抓手,大力应用推广蔬菜优良新品种 (一)1997年继续抓了14种蔬菜作物的提纯复壮工作据统计,1997年建立“三圃”面积442亩,收到原种6486kg,比1996年增加139%,良种繁育面积2437亩,比1996年增加 65.4%,收到良种 7.6万公斤,比 1996年增加15.5倍。茭白“三圃”留种139万株,良繁744万株。通过提纯复壮工作,使全市的良种覆盖率达到 70%以上。 (二)认真进行品比工作,为丰富菜篮子花色品种和进一步推广打下基础上半年引进番茄、茄子。  相似文献   

17.
一、应用情况 我省地膜覆盖栽培,是继1974年起,利用废旧农膜进行地膜覆盖之后,1979年由省农科院蔬菜所引进我省,1980年进行专题研究并组织全省有关农林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协作、全省开始较大面积的试验与示范。1981年全省使用地膜120多吨,蔬菜、瓜类和其它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的面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辽宁等省大力开展甜樱桃保护地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初步明确了甜樱桃保护地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但各地多于甜樱桃树初结果期进行保护地栽培,单位面积产量不尽理想.为此,我们于1997年冬至2001年春在山东省平度市云山镇进行了成龄甜樱桃保护地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和示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地膜复盖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我们根据在鹤岗、佳木斯、伊春等地调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旱地苹果穴贮肥水复盖地膜试验汤建华,娄进群,温桂华(遵化市林业局)穴贮肥水加盖地膜是一项旱地果树肥水管理措施。为了探讨这项技术在山区旱地果园的效果,于1990年进行了本试验,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试验在遵化县东旧寨镇良屯村东山果园进行。试验园为半阳坡丘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