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开花结实竹花是稻花、麦花那样的颖花.通常四到六月开花,花形随竹的种类而异.经营上的问题在于种子的成熟、大小和产量.先来看刚竹,花穗大部分是秕子,饱满的种实不大容易得到.京大农学院稻森幸雄助手检查了它的花粉,观察到染色体的分裂是正常的,只是子房呈闭锁状态,似不容易授粉.作者把搞到的少量种子撤在苗圃里,发芽后生长和繁殖的较差.情况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竹材是一种特殊的速生树种。竹类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竹生长的最初阶段。形成的竹笋尚埋在土里,它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第二阶段是生长阶段。当笋抽出地面后,幼秆生长很快。如刺竹一昼夜最大生长量达45cm,刚竹最大可达91.4cm。幼秆生长所需的大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茶秆竹林抚育模式,探明抚育后的新竹生长总体影响与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在福建明溪天然茶秆竹林进行抚育模式(常规全面锄草模式、浅翻模式、浅翻施肥模式)试验,就其抚育后1-3年度新竹生长、总体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抚育模式显著影响着新竹数量、胸径、竹高、单株秆鲜重和秆产量等5个新竹生长性状,不同抚育模式的年度间新竹数量、胸径、竹高、单株秆鲜重与秆产量等5个新竹生长性状的促进作用大小、呈现显著影响的时间明显不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浅翻施肥模式最佳。3种抚育模式年度间新竹生长情况均越来越好、呈现随抚育后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加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et.Zucc.)又叫斑竹、桂竹,原产我国中部和东南部,也是商洛地区优良的乡土竹种。刚竹具有秆径粗大、材质坚韧、用途广、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竹农喜爱。1966~1976年间,商洛地区刚竹普遍开花,逐渐枯死,使竹农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我们对刚竹林开花与复壮更新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竹篦舟蛾与刚竹毒蛾是竹林主要的食叶害虫。它们经常把竹子的叶片吃光,影响竹子生长。竹篦舟蛾竹篦舟蛾是竹林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主要危害毛竹、刚竹、水竹、青皮竹、撑篙竹等20多种竹子。幼虫一生可取食竹叶340~450平方厘米,大龄幼虫取食叶量约占一生总食量的80%。竹篦舟蛾虫幼小时的危害难以发现,一经发现已是虫口密度很高时,一个星期之内可以把整片竹林吃光,可谓防不胜防。竹林严重被害后,重者竹株枯死,轻者下年新竹数量减少,眉径降低。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省宁波市竹区近年发生一种新的病害,群众称之为“脚病病”、“烂腿病”,发病突然,症状奇特,经南京林业大学鉴别确定为毛竹秆腐病。1 发病调查 毛竹秆腐病仅见当年新竹(笋)发生,2年生以上未见。据在宁波市南溪林场鸣凤潭竹林调查,76株母竹共出新竹(笋)185株,(挖出的退笋除外),其中病竹114株,发病率61.62%。由此可见,秆腐病发病之严重,对毛竹的生长发育威胁是很大的。2 毛竹秆腐病的症状 秆腐病发病初期病斑都发生在笋箨包裹着的竹笋基部竹壁上,不易发现,剥开笋择,才可见病斑。病斑星星点点,棕褐色,后期病部逐渐向上扩展,一般在基  相似文献   

7.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近年来全县发展毛竹林8275.8hm2,计249.3万株。毛竹虫害主要有3种:黄脊竹蝗、刚竹毒蛾和竹笋泉蝇。一、黄脊竹蝗又名竹蝗。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8.
南靖丘陵竹杉混交造林与裸地种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闽南丘陵生态气候特点,南靖林场在杉木迹地更新二代杉木2年后大套种毛竹与裸地种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杉混交可提高毛竹造林成活率和新竹生长率,新竹数量多、质量好、竹竹鞭生长快,容易蔓延成林。以杉木初值密度1425株/hm^2的低密度套种300株/hm^2母竹,造林效果好。裸地种竹可在山洼下坡水湿条件好的立地条件采用。  相似文献   

9.
据安吉县各地病虫害测报点测报,县病虫防治站和各乡林业站实地调查,我县已发现3种竹子病虫严重为害。特别是1993年新竹发生枯死的范围广、数量大。现将有关病虫为害情况作一简要报告。以便引起各地重视。 病虫危害情况 1.1 毛竹梢枯、秆枯病 全县目前发生面积已达390余hm~2,已死竹近5万株。其中永和乡姚村村发生面积180hm~2,已枯死毛竹约1万株;杭垓乡新桥村66余hm~2,已枯死毛竹约1万株;缫舍乡缫舍村发生面积66余hm~2,已枯死毛竹1万株;晓墅镇石弄村发生面积46余hm~2,已枯死毛竹约0.5万株。还有港口乡、昆铜乡局部林地亦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针对闽南丘陵生态气候特点,南靖林场在杉木迹地更新二代杉木2年后套种毛竹与裸地种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竹杉混交可提高毛竹造林成活率和新竹生长率,新竹数量多、质量好、竹鞭生长快,容易蔓延成林.以杉木初植密度1425株/hm~2的低密度套种300株/hm~2母竹,造林效果较好.裸地种竹可在山洼、中下坡水湿条件较好的立地采用.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虫害主要有3种:黄脊竹蝗、刚竹毒蛾和竹笋泉蝇。 一、黄脊竹蝗。又名竹蝗。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住往积水,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12.
实生毛竹幼林不同间笋强度与立竹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生毛竹幼林,具有出笋多,成竹率高,新竹逐年生长幅度大及无大小年等特点.据溧水县林场调查,用2—3年生竹苗造林,三年后一般每亩出笋成竹5000株左右,高的达万株以上.因此,实生竹林若不加间伐就会使竹株高度密集,同龄立竹高低悬殊较大,翌年大部小竹被压枯死,竹鞭纵横交错,竹桩较多.这样,对实生毛竹幼林的生长和行鞭,不能不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笔者曾于1979—1981年对3—5年生实生毛竹幼林作了不同间笋强度的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不同土壤质地、种子成熟度和果肉对水翁Syzygium nervosum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地的土壤对水翁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种子发芽的速度和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种子发芽速度为砂土壤土砂壤土,幼苗株高为砂土砂壤土壤土;种子的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有显著影响,幼苗株高为成熟种子未成熟种子过熟种子;果肉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株高影响不大,但对早期发芽的速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71年春,溧水县用3年生实生毛竹苗营造毛竹林,目前约有200亩,每亩立竹800株以上,新竹生长旺盛,平均高度7米左右,胸围14厘米左右,已进入成林成材阶段,充分显示出了实生毛竹造林发展速度快,生命力强的优越性.图为溧水小茅山、观山庙9年生实生毛竹林一瞥.  相似文献   

15.
研究杉木林下的苦竹,在杉木采伐、炼山后的恢复生长情况.研究表明苦竹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在无人工促进情况下,前两年新竹的平均直径分别为0.47 cm、0.58 cm,平均高度为54.7 cm、109.3cm,新竹数量16.7株·m-2、9.4株·m-2,郁闭度为0.33、1.0;地上部生物量为965 g·m-2、1 071g·m-2,其中叶片的生长量较秆、茎大,约占地上部生物量的一半.前两年间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农业劳模涂光地在1950年春扦插油茶130株,成活127株。到1954年已有20.47%的植株结果。如用种子直播,需要七八年才开始结果。涂光地采用的方法是,选择30-40年生健全而丰产的母树,在其顶端剪取生长旺盛,结  相似文献   

17.
早园竹:禾本科,刚竹属。散生竹,秆高8-10米,胸径5cm以下,节间短而均匀,节间在分枝有凹槽,每节具2分枝,笋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耐寒,适应性较强,轻碱地、砂土低洼地均能生长,而以湿润肥沃土壤生长最好,具有发达的鞕根系统,生  相似文献   

18.
在毛竹竹笋长成新竹的过程中,利用正方型的铁制模具套住笋体,强制毛竹主秆形状由圆形变方形。试验结果表明:竹笋高度超出模具5cm以上、竹笋粗度周长等于或略小于模具周长的竹笋,套上模具后竹笋既可成活,毛竹主秆又可形成方型;竹笋粗度周长大于模具周长的,上模后须适时对模具放松竹笋才能成活成型;套模后成活成型的新竹胸围、枝下高、全竹高只有对照的80%、53.8%、56.4%。研究表明在毛竹竹笋长成新竹的过程中,其主秆形状有可塑性,但对新竹的胸围、枝下高、全竹高生长有严重影响,会导致毛竹主秆矮化。  相似文献   

19.
试论火与兴安落叶松种子发芽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单建平  徐振邦 《林业科学》1990,26(6):545-549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自然分布区大兴安岭的立地条件和种子发芽条件的特殊性,导致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的特殊性。瘠薄的棕色针叶林土,生长季短、冬季漫长以及土壤表层较厚的死地被物层增加了天然更新的难度。然而兴安落叶松的天然更新效果却是令人满意的。兴安落叶松在母树林冠下更新良好,只是在某些林型如草类落叶松林的成熟林冠下更新不良;而在3—10年的择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平均每公顷有13500株幼树。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天然更新良好的奥秘何在?火灾后兴安落叶松的种子发芽条件如何?火灾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从天然更新的关键之一——种子  相似文献   

20.
竹螟综合防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螟是危害竹类的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害虫的通称。我国竹区都有分布,它在浙江省的安吉、长兴、德清、吴兴、余杭、富阳、绍兴等竹区,经常暴发成灾。该虫危害毛竹新竹,也危害淡竹、刚竹、苦竹等竹种。危害严重时,叶片全部吃光,造成竹林成片枯死,降低竹材质量,影响竹鞭生长及次年出笋量。笔者曾于1984、1985年对几个主要竹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以探索综合防治竹螟的方法。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