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短季棉是一种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当前 ,主要短季棉品种有 :中棉所14号、16号、18号、20号、鲁棉10号、豫棉5号、9号、锦棉3号、陕早2786、运城87 -509等。在黄河流域棉区主要用于麦(油)棉两熟 ,一般在5月下旬套种 ,也称夏棉或夏套棉。在我国北部早熟棉区主要用于晚春播 ,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其生育期较短 ,生育进程较快 ,不能采用中、晚熟棉花水肥管理方法 ,必须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需水肥规律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才能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一、短季棉需水肥的特点1.苗期长势较…  相似文献   

2.
1 特征特性 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于春播棉花,适于晚春播或夏季直播的棉花品种.这种棉花品种特点是植株生长速度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3.
短季棉是生育期与其他棉花品种相比相对较短,为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发展起来的棉花新类型.  相似文献   

4.
短季棉,是指生长季节(包括生长期、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新品种。优质短季棉,其生育期短,株型矮而紧凑,集中结铃,易于采收,适合接茬冬小麦、大蒜、油菜、饲草等前茬作物,在夏季播种,可以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节约劳动力,减少传统植棉方式的物化投入。  相似文献   

5.
短季棉早打顶促早熟技术要点□张存信短季棉生育期较短,生育进程较快,不能采用中、晚熟棉花品种管理办法,必须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采取“增株减枝、早打顶、促早熟”技术措施,才能减少霜后花,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一、早打顶促早熟技术依据短季棉早打顶促早熟技术...  相似文献   

6.
短季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特征特性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于春播棉花,适于晚春播或夏季直播的棉花品种。这种棉花品种特点是植株生长速度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抗旱性强。超早熟的棉花新品种科欣3号(夏直3号)生育期为100~110d,该品种株形紧凑,果枝类型为零式果枝,即棉铃直接着生在棉株的茎上,因而形成该品种在田间种植时通风透光好,所以适于密植,同时这  相似文献   

7.
短季棉是一种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的棉花种植类型。目前,以中棉所16号为代表的短季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主要用于麦(油)棉两熟套种、移栽或直播。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在我国北部早熟棉区主要用于晚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由于短季棉生...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在江汉平原种植的直播短季棉品种,选取8个短季棉品种在松滋市开展了种植比较试验,比较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福棉316、冈早11和荆棉94生育期较短,耐高温干旱,吐絮较集中,棉花品质好,产量表现突出,可扩大试验示范,进一步观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育期的长短及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对豫棉五号定株观测表明,短季棉播种比春棉晚,但生育进程快,生育期短。棉株中下部和内围棉铃成铃率高,铃重、纤维物理性状指标优于棉株上部和外围棉铃,是构成棉花产量的主体。为制定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以及田间选留种,取样分析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0.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的化控技术徐立华,李大庆,杨德银(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短季棉在麦后直播条件下,播期晚,播种时温度较高,棉苗生长发育快,且因种植密度比移栽棉高,容易旺长。本试验针对短季棉的生长发育特性,重点研究有关化控技术。经过与...  相似文献   

11.
短季棉超早3号大蒜茬种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年我们在永年县菜区试验、示范了1400亩大蒜复播短季棉超早3号,经过二年的积极探索与努力,超早3号平均亩产215公斤。大蒜复播超早3号短季棉与我县菜区习惯模式大蒜一玉米复种相比,有以下优点:1、投入相当:晚春播地温高,无需盖膜;由于播种晚,躲过一代棉铃虫防治,轮作倒茬病害轻;大蒜茬种短季棉整个生育期基本无需施肥。成本与种夏玉米相当。2、高产、稳产、效益大。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短季棉新品种华棉3109,在麦(油)后机采棉试验田进行中、高密度机械直播,开展棉花全程机械化试验。结果表明,华棉3109生育期短,结铃集中,吐絮快而畅,脱叶速度快,为荆门进行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可选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短季棉适宜的施氮量,进行不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短季棉中棉所50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中棉所50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随着施氮量的增大,棉株生育期会略推迟,株高先增高后略降低;果枝数、单株果节数均先增加后略降低。不同施氮量棉株结铃分布总体表现为随着施氮量增加,果枝变长,棉株成铃向上、向外延伸,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上部铃、外围铃的成铃比例,中下部铃、外围铃的比例则相对减少。不同施氮量处理对棉花产量形成及籽棉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株成铃数、总铃数、铃质量均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增施氮肥使棉花子指略有提高,衣分、霜前花率略有下降。表明适当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短季棉的总铃数和铃质量,从而增加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不同处理籽棉产量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江苏沿海地区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短季棉施氮水平宜控制在225 kg/hm~2左右,该条件下籽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4.
短季棉是指生育期短于春棉、适于晚春棉和夏直棉的棉花品种,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开花、结铃、吐絮集中,早熟性强。2005年由黄骅市农业局引进示范的超早熟棉花新品种夏直3号(科欣3号),生育期100-110天左右,该品种为零式果枝,棉铃直接着生在主茎上,植株紧凑,高度耐密适于密植,开花、结铃非常集中,早熟性突出,单株结铃8-10个,果枝9.11个,单铃重4克左右,霜前花率90%以上。适于黄骅市及周边早、碱地晚春播和夏直棉,自5月10日-6月10日期间只要有墒都可以播种,无墒可以等雨播种。2005年在黄骅市示范短季棉科欣3号200余亩,平均亩产籽棉晚春播350-400斤,亩收入1000元,麦茬直播亩产籽棉150斤左右,亩收入400余元。  相似文献   

15.
棉花不同密度下辐热积与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置不同种植密度,研究辐热积与棉花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为辐热积监测棉花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供试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设置3个密度处理,分别是240×103(D1)、176×103 (D2)和82.5×103株/hm2(D3),每隔7~10d对棉花干物质、株高、蕾铃数等指标进行测定,从石河子气象站获得棉花生育期内的辐射数据.[结果]降低密度能增加单株结铃数,但密度过小导致棉花单铃重有所减小,不利于棉花产量形成.鲁棉研24号和新陆早50号均以在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为4 852.27和5 167.73 kg/hm2.适当降低密度有利于减少各生育期所需累积辐热积,同时缩短生育期,有利于棉花早熟,但密度过低将产生反作用.[结论]176×103株/hm2密度条件下,棉花所需辐热积最小,生育期最短,产量构成因子相对最好,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在棉花生长季常遭受冷害、沙尘暴、旱灾等多种类型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为此,从新疆棉花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棉花生育期面临的气象条件,梳理棉花生育期出现的气象灾害类型,明确了气象灾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为新疆棉花生产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利津县2012年棉花品质产量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棉花各个生育期的气象条件(温度、光照、降水)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高低以及品质的优劣与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当气候条件能充分满足棉花整个生育期正常生长和发育时,不仅可以满足其发育进程的需要,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并能提高棉花品质和等级;相反,当气候条件不利时,则会抑制棉花生长发育,使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8.
豫早 73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短季棉新品种 ,1 998~ 1 999年参加河南省夏棉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突出 ,达到并超过国家“九五”攻关“棉花特早熟亲本材料选育”项目所规定的特早熟生育期≤ 1 0 5d的要求 ;抗病性好 ,属双抗品种 ;纤维品质优良 ,长度、强度、细度三项指标均在最佳范围 ;该品种的选育成功是目前短季棉育种的一个较大突破。1 特征特性豫早 73生育期平均为 1 0 1 .5d ,属特早熟品种 ;株高偏低 ,约 70cm ,植株筒…  相似文献   

19.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生化辅助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为解决棉花育种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早衰问题,研究了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有关的抗氧化系统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氧化产物之一丙二醛性MDA,以及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在不同类型短季棉品种中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和遗传特性。CAT活性、叶绿素含量存在明显的母体效应;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IAA和MDA含量存在显著的显性效应;POD活性、ABA含量存在显著的加性效应。根据不同种类生化物质的变化及其遗传规律,建立了生化辅助育种技术体系,确定了早熟不早衰品种生化物质的相对选择标准:选择范围、选择酶活量和选择时间;应用该技术成功培育出早熟不早衰的短季棉中棉所20、中棉所24、中棉所27和中棉所36等品种。  相似文献   

20.
短季棉(short season cotton)或早熟棉、矮秆棉新品种选育是世界各国棉花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我国棉花育种家也育成了中14、中16、皖夏棉1号等短季棉品种,并已在或正在生产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