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二晚产量的影响和防治效益,2011年武宁县在“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水稻上进行了二晚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稻主要病虫防与不防对晚稻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病虫对产量影响很大,不打药防治,产量损失率达57.08%,打药防治晚稻病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总体效益为1:6.45。  相似文献   

3.
为了系统监测水稻主要病虫田间为害情况,确定防治适期,展示防治效果,增强防治意识,进一步了解水稻病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效益,通过连续5a水稻病虫为害损失试验研究,得出了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率,对于指导水稻病虫防治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发生种类、程度、时机、防治与否,以及防治效果,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与不防治的效果与效益.为农民有针对性地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提供参考依据,2013年江西省余干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县农科所晚稻田里安排了晚稻主要病虫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防治与不防治、单独防治某一病虫与多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水稻病虫防治新途径,进一步提升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病虫防治效果与效益。2008年武宁县在省植保植检局统一安排下。开展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一防治和农户自行防治效果与效益对比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水稻主要病虫危害损失和专业化防治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产中,病虫危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主要病虫草对水稻产量的综合影响对科学评估防治效益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专业化防治、农民自己防治和不采取防治措施等多种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化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综合效益高的特点,是最适宜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方式。  相似文献   

7.
水稻主要病虫害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与不防治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产量影响很大,不喷药防治,产量损失率达57.08%,喷药防治晚稻病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总体效益为1:6.45。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农用无人直升机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上的应用效果,保障农作物病虫防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赣州市农技站协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水稻等作物病虫防治试验示范,取得了病虫防效好、增收节本效益高。利用无人直升机开展病虫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
浅谈赣南暴雨洪涝灾后水稻生产补救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南水稻生产特点,从早稻、中稻大田、二晚秧苗的补救措施,以及病虫防治和肥水管理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暴雨洪涝灾后水稻生产的补救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稻进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完全不打药防治区:病虫为害亩损失产量245.39kg,损失率40.15%;常规防治区:亩挽回经济损失466.24元,防治效益362.24元。单种病虫防治区:一代二化螟枯心率为0.18%~0.32%:稻飞虱百丛虫量为286~660只:三代稻纵卷叶螟的卷株率为4.12%~5.12%;纹枯病的痛株率为2.09%~5.5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产量影响及其防治效益,因地制宜指导全区水稻病虫害大面积防治,力争取得农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通过对比试验,对晚稻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每亩增加纯收入人民币130.24元,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产出比为1:2.32,不打药防治产量损失率达21.51%。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为保障水稻的稳产丰收,每年在水稻病虫草的防治中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和精力,但仍然经常出现因对病虫草控制不力而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现象.从病虫的综合防治策略和IPM要求出发,笔者根据本地区实际发生的病虫草种类和发生时间,将其综合控制措施贯穿在整个水稻种植过程中,使防治者易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办法正确、防患于未然,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危害.现针对一季中稻区发生的病虫草提出如下模式化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进行早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的对比试验,了解早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产量影响及其防治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尽管2009年兴国县早稻病虫发生较轻,但全程不防治稻谷损失仍可达11.49%,总体投入防治效益比为1:1.67。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进行晚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的对比试验,了解晚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产量影响及其防治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全程不防治稻谷损失可达24.11%,总体投入防治效益比为1∶3.25。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业》2011,(9):17-17
1.水稻病虫2011年,湖南省早稻、中稻种植面积2465万公顷,晚稻种植面积约190万公顷。根据早稻与中稻前期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栽培、气象和历年资料等综合因素考虑,预计湖南省晚稻和中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1990年以后广西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在水稻病虫委生区划,监测网络,测报技术,防治指标,抗病虫性研究,综合防治评估技术等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和大田实践的主要成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有待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泰和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主要病虫害对产量影响很大,不打药防治,产量损失迭24.12%;打药防治早稻病虫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总体效益为1:3.03。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病虫防治难的问题,探索水稻简便、高效、安全的新型施药方式,笔者通过试验以6%吡蚜酮?氯虫GR、5%噻虫胺GR、10%噻呋酰胺?三环唑GR、30%稻瘟灵GR为基本药剂,探究这些产品在水稻主要虫害(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主要病害(纹枯病、稻瘟病)防治中的综合用药技术,于2018年6—10月在霍邱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稻田里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6%吡蚜酮?氯虫GR、5%噻虫胺GR、10%噻呋酰胺?三环唑GR、30%稻瘟灵GR防治病虫效果不低于农户喷雾用药的防治效果,撒施用药能够控制病虫发展蔓延,解决水稻用药难的问题,撒施的颗粒药物缓慢释放,起到提前预防病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治水稻纹枯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在单季中稻不同生育时期,我们进行了爱苗和井冈霉素这两种常用药剂的试验,为今后水稻生产中防治纹枯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局,水稻病虫防治技术的运用对水稻增产丰收至关重要,其中农药减量技术更是水稻病虫防治的关键部分。本文在对水稻病虫防治中农药使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关于水稻病虫防治上农药使用量的实验,通过两组不同的农药使用的效果对比,提出了水稻病虫防治的具体措施,通过农药减量、创新生态农业模式等进一步提高水稻病虫防治的水平和能力,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