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真忠 《四川农场》2003,(3):39-41,24
根据不同时期香蕉植株的生长情况和管理重点,将整个生育期划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前期的目标是促进蕉苗抽叶开根,该期的管理重点是勤施液肥、灭蚜虫、培土、除草、防除束顶病和花叶心腐病;中期的目标是促进长叶壮秆,该期的管理重点是加强水肥管理、除芽、防治叶斑病、除草;后期的目标是壮果护果,该期的管理重点是灭蓟马、套袋、补充水肥管理、防风、校蕾、断蕾。  相似文献   

2.
阐述香蕉抽蕾后的管理方法,提出采用适当控制水分,及时校正花蕾,合理施肥,适当疏果,防治病虫害,结合套袋等技术,是提高香蕉品质、保证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香蕉生长旺盛时期也是病害发生危害高峰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下列药剂处方防治香蕉叶斑病、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有特效。 一、敌力脱1500倍液加高利达高钾液1500倍液喷施香蕉叶片正反面2—3次,间隔7—10天喷1次,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一、管理措施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正赶上立秋时节,这一时期是玉米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管理技术跟不上,会降低玉米的产量。为确保这一时期玉米丰产丰收,玉米生长后期主要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病虫害防治8月以后夏玉米即将进入抽雄授粉期,这一时期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褐斑病、顶腐病、茎基腐病、玉米螟、黏虫、玉米蚜虫等。  相似文献   

5.
香蕉黑星病是一种危害香蕉叶片和果实的病害,在我国主产区普遍发生。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制出一种防治该病害的新型药剂,能够有效控制住这种病害。  相似文献   

6.
香蕉叶缘干枯与叶片含氟量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4个地点不同叶位的香蕉叶片和不同枯黄程度的香蕉叶片不同部位的含氟量进行测定,以探讨香蕉叶片含氟量与香蕉叶缘干枯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染区叶片的含量量显著高于相对清洁区。相对清洁区第1片叶含氟量与其它叶位的叶片含理无显著差异,污染区第1片叶与第7、第8片叶的含氟量存在显著差异。正常叶片各部位的含氟量地显著差异,叶缘枯黄的叶片各部位的含氟量存在显著差异,并有由叶中脉向边缘增大的趋势。香蕉不同干枯程度叶  相似文献   

7.
香蕉黑星病是近年来香蕉产区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该病害主要为害香蕉叶片和果实,致使感病叶片迅速干枯,果实发黑腐烂,从而降低香蕉的产量和售价.……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缺素对香蕉生长、抽蕾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缺氮、缺磷、缺钾及缺氮磷钾对香蕉生长、抽蕾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处理比缺素处理香蕉植株生长均匀且抽蕾集中,有利于集中收获;缺素显著降低香蕉产量及种植效益,其中缺钾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大于缺磷,而缺磷对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更甚于缺氮。  相似文献   

9.
香蕉大苗是指叶龄为13~15片的香蕉组培苗.与常规组培苗相比,种植香蕉大苗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前期生长快.香蕉大苗的根系较发达,早春定植初期抗寒能力强,生长比常规组培苗快,每月多长出1~2片青叶.二是发病率降低.香蕉花叶心腐病的发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5月,而春植大苗此时已有1 m多高,抗病能力较强,因此发病率比常规组培苗低.三是产量高.1998年东莞市望牛墩镇种蕉专业户陈沛祥种植香蕉大苗0.14 hm2,每667 m2 产量3 100 kg;1999年望牛墩镇种植香蕉大苗16.53 hm2, 平均每667 m2 产量3 015 kg, 产值5 117元,每667 m2纯收3 085元.四是安全无风险.春植香蕉大苗多于8月中旬抽蕾,10月下旬即在寒潮到来之前收获,能有效避过低温霜冻对香蕉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花生生长过程中病虫害较多,不仅会影响花生正常生长,更会造成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影响花生商品性能。因此,科学防治各类病虫害,对获得优质稳产的花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介绍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科学种植花生提高借鉴。危害花生正常生长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锈病、茎腐病、黑霉病、病毒病、青枯病、地老虎和蚜虫等,现主要介绍叶斑病、锈病、地老虎。1叶斑病叶斑病是花生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各花生产地均有  相似文献   

11.
《农技服务》2016,(14):46-47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南省昌江县香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的防治。最好是晴天下午断蕾,减少断蕾流胶量。断蕾和疏果同时进行,每穗留6—7梳,疏果后的未梳保留1个果实生长。  相似文献   

12.
夏玉米是河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夏玉米中后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玉米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病虫害防治不可忽视。此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茎基腐病、褐斑病、黑粉病;虫害主要有二代粘虫和二代玉米螟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滴灌施硼对香蕉生长及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为香蕉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硼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滴灌施肥系统滴施H3BO3,探讨硼对香蕉生长、农艺性状、根系参数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滴施不同硼处理对香蕉叶片数和叶片宽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香蕉叶片长度、假茎高度和假茎围长度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规律性不明显;适宜的硼施用量有利于提高香蕉植株的生物量,增加根系的根长和根表面积;滴灌施硼处理对香蕉叶片、假茎和根系等各部分对氮、磷吸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能显著增加叶片和假茎中的硼含量。[结论]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适宜的硼施用量有利于香蕉生长,增加根系的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增加叶片和假茎中的硼含量。  相似文献   

14.
戊唑·咪鲜胺水乳剂防治香蕉黑星病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黑星病是香蕉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华南蕉区广泛危害,可周年发生,为害香蕉叶片和果实.戊唑·咪鲜胺混配剂是以色列马克西姆化学公司近年研发用于防治香焦黑星病的新杀菌剂,2006~2007年连续2年大田防治试验表明,400 g/L戊唑·咪鲜胺水乳剂(Orius P 400EW)是防治香焦黑星病的高效杀菌剂,1 000倍液施药3次对香蕉黑星病防治效果近80%,显著优于30%爱苗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2009年该药剂在我国已正式登记用于防治香蕉黑星病,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2种灌溉施肥方式对香蕉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滴灌施肥和喷水带灌溉施肥对香蕉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灌溉施肥方式对香蕉长势影响无显著差异,对香蕉叶片N、K、Ca、M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滴灌地香蕉叶片P的含量显著高于喷灌地;2种灌溉施肥方式对香蕉品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滴灌施肥方式有利于节水、节省用工成本,滴灌条件下的经济效益更好。本研究结果为滴灌施肥技术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香蕉主要采后病害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炭疽病、冠腐病、焦腐病等13种香蕉主要采后病害,以及加强采前管理、杀菌剂处理、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控技术,并提出采前管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将是香蕉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重点,而研发安全、高效的采后病害防治方法是香蕉保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台风对香蕉生产的影响程度与风力大小、雨量大小、香蕉所处生长阶段和香蕉抗逆性有关.当香蕉处于苗期时遇台风,蕉苗矮小,抗风性较好,但抗洪涝灾害的能力较差,容易因台风带来的丰沛雨水而导致烂根和死苗(具体复产措施见上期文章<洪涝灾后香蕉复产的关键技术>):当香蕉处于抽蕾期或挂果初期时,台风对其生产的影响最大,容易造成植株倒伏或蕉蕾(蕉串)折断,造成"颗粒无收".即使不倒伏和折断,大风也会把香蕉叶片撕烂,造成大量的伤口,容易诱导病害的大发生.所以,及时喷药防治香蕉病虫害成为风后管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香蕉田间掉蕾规律及发生影响因素,为合理降低香蕉掉蕾率提供科学依据.以威廉斯B6为试材,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分析的方法,对香蕉掉蕾规律和果轴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掉蕾与母株前期自身长势及生长特性无关,而与抽蕾期果轴发育过程中的变形密切相关.未掉蕾植株的果轴呈自然下垂状,掉蕾植株果轴多数呈异常弯曲状.果穗第1张苞叶展开处出现的弯曲会增加果穗对果轴基部支撑点的力矩,进而诱发掉蕾.抽蕾期作为预防掉蕾的关键时期,应注意采取措施减少果轴弯曲而导致掉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制出新型药剂——45%“醚菌·腈”水悬浮剂。 香蕉黑星病是一种危害香蕉叶片和果实的病害,在我国主产区普遍发生。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制出一种防治该病害的新型药剂,能够有效控制住这种病害。  相似文献   

20.
香蕉冠腐病是香蕉的重要采后病害之一,2010-2011年进行20%咪鲜胺·异菌脲SC对香蕉冠腐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胺·异菌脲SC 500~700倍液可有效防治香蕉冠腐病,20%咪鲜胺·异菌脲SC 600倍稀释液与500倍稀释液和对照药剂咪鲜·异菌脲悬浮剂480倍稀释液对香蕉冠腐病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三者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20%咪鲜胺·异菌脲SC 700倍稀释液。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20%咪鲜胺·异菌脲SC可作为香蕉冠腐病的轮换用药,推荐浓度为500~6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