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沸石制品、植物提物、蛭石(即ZEM)对稻鸭生长性能和肠组织学的影响,试验将14日龄稻鸭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雌雄各半)。稻鸭分别饲喂含ZEM0、0.1、0.5、1.0g·kg^-1的商品鸭碎麦芽日粮63d,结果发现,9周后含ZEM0.1和0.5g·k^-1组稻鸭体增重高于对照组。在饲喂ZEM组稻鸭任意肠段内用低倍显微镜测得的肠绒毛高度、绒毛面积、细胞面积和细胞有丝分裂数目等观测值均高于对照组;饲喂ZEM 0.5g·kg^-1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细胞面积和细胞有丝分裂数目增加显著(P〈0.05),饲喂ZEM0.1g·kg^-1组空肠细胞分裂也显著增多(P〈0.05)。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到的结果为,所有饲喂ZEM组稻鸭在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毛顶部都有突出的上皮细胞和细胞群集。在饲喂ZEM0.1g·kg^-1组稻鸭的空肠中,可数次观测到绒毛回。这些肠组织学上的改变表明,小肠绒毛和上皮细胞功能有可能已经被激活。从目前的结果可以看出,饲喂ZEM组稻鸭十二指肠和回肠的小肠绒毛和上皮细胞都表现出强大的功能,且饲喂ZEM可使稻鸭体增重增加。以上试验结果都表明了饲粮中ZEM的添加水平可至1.0g·kg^-1。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90头秋季荷斯坦奶牛,包括45头初产奶牛和45头经产奶牛(经产胎次平均为3.1),随机分到3个蛋白水平日粮组,以干物质为基础蛋白(CP)含量分别为114、144和173g·kg^-1,饲喂到哺乳150d。151d时每个蛋白处理中1/2的奶牛改变日粮蛋白水平。日粮蛋白水平114g·kg^-1组中1/2的奶牛饲喂日粮蛋白水平增加至144g·kg^-1;日粮蛋白水平144g·kg^-1组中1/2的奶牛饲喂蛋白水平增加至173g·kg^-1;日粮蛋白水平173g·kg^-1组中1/2的奶牛饲喂蛋白水平降低到144g·kg^-1;  相似文献   

3.
以转WMV-2CP基因西瓜(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为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对转WMV-2CP基因西瓜进行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以及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150 g·kg^-1,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经微核实验、精子畸变实验及Ames实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30 d喂养试验,90 g·kg^-1、180 g·kg^-1、270 g·kg^-1各剂量组小鼠发育、增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与基础对照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初步表明转WMV-2CP基因西瓜对小鼠没有毒性,属安全食品。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180只体重为59.46±0.09g的1日龄樱桃谷肉仔鸭,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Ⅰ组、对照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以及在稻谷-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酶制剂500和1000g·t^-1,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试验期35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肉鸭较对照Ⅰ组CP、AME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
选昆明小鼠1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3组,每组10只。7d灌胃急性毒性试验和30d灌胃慢性毒性试验各5组,30d饲喂试验3组,通过灌胃的给药方式测量每组小鼠的体重和脏器比,以验证融合魏斯菌(Weissella confusa)CMR-1与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JM-2的安全性以及评估混合发酵脱毒橡胶籽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7d急性毒性试验及30d慢性毒性试验中,灌胃CMR-1、JM-2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30d饲喂试验中,饲喂脱毒橡胶籽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饲喂未发酵脱毒橡胶籽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心体比、肝体比出现极显著差异,脾体比、肺体比、肾体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植物源营养素对肉牛生产性能、免疫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将24头杂交肉牛随机分成3组(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分别在精料中添加糖萜素800 g/t和牛至油150 g/t,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0650 kg、1.4825 kg和1.5581 k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比对照组提高32.53%(P〈0.05)。同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比对照组高52.66%和97.53%(P〈0.01),脂肪酶比对照组高361.56%和430.77%(P〈0.01),总蛋白比对照组高31.95%和15.86%(P〈0.05),试验Ⅱ组总胆固醇比对照组低74.48%(P〈0.01),其他免疫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眼肌面积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1.82%和49.60%(P〈0.05),试验Ⅰ组皮下脂肪覆盖度和高档牛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肉品质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过瘤胃脂肪、过瘤胃蛋氨酸和小肽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及奶品质的影响,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奶牛,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饲喂基础日粮 过瘤胃脂肪[450 g/(d.头)];试验组Ⅱ饲喂基础日粮 过瘤胃蛋氨酸[15 g/(d.头)];试验组Ⅲ饲喂基础日粮 小肽制剂[21g/(d.头)]。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产奶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1.90%、12.19%、15.20%;乳脂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93%、6.38%、2.32%;试验Ⅱ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提高1.61%、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乳蛋白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0.65%、0.97%。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菌株,并研究其对大鼠脂肪沉积的影响,通过模拟胃肠道环境以及降胆固醇试验,分离得到一株植物乳杆菌F(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在培养液中的胆固醇脱除率为55.03%。用不同浓度的该菌液饲喂SD大鼠((130±2)g)8周(FⅠ组、FⅡ组和FⅢ组:分别灌胃2×106、2×108和2×1010 CFU/mL菌液)并饲喂高脂饲料。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体脂指数(腹部脂肪、肾周脂肪垫和附睾脂肪垫)、体重、肝脏体指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比高脂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增加,且试验Ⅰ组变化极显著(P0.01)。另外,试验组盲肠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F对于高脂饲料引起的大鼠肥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ginsenoside Rh2,G-Rh2)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血清NO、MDA含量、SOD活力的影响.方法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2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及Rh2组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加维生素D3(总量7×105U/kg,分别于第1周和第6周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Rh2组大鼠高脂喂养同时1次/d Rh2200 mg/(kg.d)-1灌胃,每周称体质量1次,根据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量;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以生理盐水灌胃.11周后颈动脉采血,检测血脂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1)Rh2对血脂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及AI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Rh2给药组TC,LDL-c和AI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分别P〈0.01,P〈0.01,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Rh2对血清NO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Rh2组NO含量明显升高(P〈0.05);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Rh2对血清MDA含量与SOD活力的影响:模型组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而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Rh2对血清SOD活力有明显升高的作用(P〈0.05);同时,Rh2具有显著降低MDA水平的作用(P〈0.05).Rh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2通过降低高脂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提升高脂大鼠血清NO水平、血清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抗脂质过氧化功能和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保护内皮细胞而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23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公母各半)80头,随机分为试验A、B、C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B、C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金三维”400、500,600mg·kg^-1,以研究“金三维”对猪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金三维”,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校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B组背膘厚明显降低(P〈0.05)、肌肉嫩度得到改善(P〈0.05)、滴水损失降低;熟肉率则以B组为最高(P〈0.05);A、B、C大理石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可以看出,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金三维”500mg·kg^-1可以改善肥育猪的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烟酸铬及胶原蛋白粉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8.0±0.07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28日龄断奶健康仔猪80头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和1、2、3、4组。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设计烟酸铬2个水平(0.15、0.2 mg·kg-1),胶原蛋白粉2个水平(150、200 mg·kg-1)。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28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烟酸铬和胶原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平均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哺乳仔猪口服精胺0、0.1、0.2、0.3、0.4、0.5 mmol·kg-1BW对小肠黏膜二糖酶比活力的影响。试验选取来自6窝11 d哺乳仔猪36头进行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窝别为区组,每头仔猪为试验重复,不同精胺剂量为处理,将同窝选取的6头试验仔猪随机分配到一个精胺剂量处理组中。口服精胺1次·d-1,持续3 d。试验结果显示,精胺没有改变仔猪生长性能(P0.05),却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重量(P0.05)。增加口服精胺剂量线性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比活力(P0.05),降低了乳糖酶比活力(P0.01)。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精胺改变了肠道黏膜二糖酶活性,提示精胺有促进幼龄哺乳仔猪小肠发育和成熟的效果,且适宜剂量为0.3~0.5 mmol·kg-1BW·d-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 A)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Norvasc)对大鼠慢性缺氧所致右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缺氧组、Cs A处理组、Norvasc处理组及正常对照组。慢性缺氧组、Cs A处理组、Norvasc处理组大鼠均置于缺氧仓内连续缺氧21 d,缺氧第1天始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和Cs A10 mg/(kg·d)腹腔注射、Norvasc 30 mg/2+(kg·d)灌胃,共21 d。检测右心室(RV)、左心室(LV)、室间隔(S)和体质量(BW)、Ca N和[Ca]i活性、以及Cn A、-MHC表达水平。结果慢性缺氧组RV/(LV+S)、RV/BW比值、-MHC表达高于Cs A和Norvasc处理组、正常对照组(P〈0.01);2+Norvasc处理组[Ca]i、Ca N活性低于慢性缺氧组(P〈0.01),而Cs A处理组仅有Ca N活性低于慢性缺氧组(P〈0.01)。结论2+Cs A和Norvasc可能通过抑制[Ca]i、Ca N活性来防止慢性缺氧致大鼠右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4.
分析19份采自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豆科绿肥种质的矿质养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机肥分级评价方法对这些豆科种质进行有机肥分级。结果表明:19份豆科绿肥的大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中含氮量为12.4~43.8 g·kg-1(平均22.2 g·kg-1),含磷量为4.3~16.7 g·kg-1(平均9.7 g·kg-1),含钾量为5.6~31.1 g·kg-1(平均12.9 g·kg-1)。供试的19份豆科绿肥种质的有机肥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为2级有机肥,3级和1级有机肥均仅有1份,说明这19份豆科绿肥都是品质较高的绿肥。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硒对氧化应激小白鼠肝脏酶活的影响,选取45日龄36只健康昆明品系雄性小白鼠,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硒的水平0.3mg·kg-1 W,腹腔注射10mg·kg-1 W的生理盐水);2组为低硒应激组(硒的水平0.3mg·kg-1 W,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 W);3组高硒应激组(硒的水平0.6mg·kg-1 W,腹腔注射D-半乳糖150mg·kg-1 W)。试验结束后,屠宰所有试验小白鼠,摘除眼球采血,分离出肝脏,测定MDA、T-AOC、GSH-PX、LDH、ALT、ASTD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硒应激组GSH-PX活性、T-AOC水平极显著降低,MDA浓度极显著升高;高硒应激组GSH-PX、T-AOC含量差异不显著。低硒应激组与高硒组之间ALT和ALP活性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ALT活性显著,ALP活性极显著增高,高硒应激组LDH、ALT和ALP活性差异不显著,低硒应激组和高硒应激组之间差异显著。0.6mg·kg-1 W硒对D-半乳糖诱导的肝脏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硒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15只6月龄的杂交羔羊(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赛尔♂)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个不同营养水平的育肥饲料配方,研究其对杂交羔羊采食量、体质量、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水平较高的试验Ⅰ组和营养水平中等的试验Ⅱ组,在试验期羔羊日增质量分别达到273.33,249.00 g,较营养水平较低的试验Ⅲ组分别提高了34.32%和22.36%,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Ⅱ组杂交羔羊的胸宽与胸围都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比试验Ⅲ组分别多收入66.33,45.33元,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Ⅱ组的育肥效果好于试验Ⅲ组。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平DDGS对奶牛乳产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8头荷斯坦奶牛,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5%(Ⅰ组)、25%(Ⅱ组)和35%(Ⅲ组)的DDGS,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DDGS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平均产奶量为10.99kg·d^-1,比Ⅰ组提高了4.67%,差异不显著(P〉0.05);比Ⅲ组提高了9.03%,差异显著(P〈0.05);②不同处理间的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糖和乳蛋白含量,Ⅱ组与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乳干物质,试验第15天时,Ⅱ组比Ⅰ组提高了4.39%(P〈0.05),比Ⅲ组提高了1.19%(P〉0.05)。根据上述生产性能指标综合评定,建议奶牛配合饲料中DDGS适宜添加量为25%。  相似文献   

18.
选用100日龄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Ⅰ、Ⅱ、Ⅲ、Ⅳ、Ⅴ和Ⅵ组),分别喂以6种不同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的日粮。其中Ⅰ-Ⅲ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2%,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72%,0.9%和1.08%,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52%,0.65%和0.78%:Ⅳ—Ⅵ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组成分别与Ⅰ-Ⅲ组相同。通过饲养试验、氮代谢试验和免疫学实验。观察这6种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日粮对实验兔的氮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动物的日增重和氮利用率以Ⅲ、Ⅳ组最高,Ⅰ、Ⅵ组最低,Ⅲ、Ⅳ组分别与Ⅰ、Ⅵ差异显著(P〈0.01),但Ⅲ组的总氮排泄量明显低于Ⅳ组(P〈0.01)。Ⅲ、Ⅳ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也都高于其他4组动物,Ⅳ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分别与Ⅰ、Ⅱ、Ⅴ和Ⅵ组差异显著(P〈0.01)。抗卵苛白蛋白抗体阳性的动物数以Ⅲ组最多,分别与Ⅱ、Ⅴ和Ⅵ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随日粮氨基酸水平提高有上升趋势,血清尿素氮含量以Ⅴ和Ⅵ组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1,P〈0.05)。综上所述,Ⅲ、Ⅳ组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比较适宜,考虑到Ⅳ组氮排放量较高,故以Ⅲ组最佳。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SM3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添喂葛根异黄酮、葛根素和大豆异黄酮,研究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sM3樱桃谷鸭160只,按初始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采用4×2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葛根异黄酮10mg·kg^-1、葛根素10mg·kg^-1、大豆异黄酮10mg·kg^-1;各组试鸭均在基础饲粮预饲1周后喂给各添加剂,并于21日龄屠宰对其屠宰性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葛根异黄酮组母鸭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增重也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耗料量和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屠宰试验表明:母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瘦肉率都高于公鸭(P〉0.05),并以葛根异黄酮组母鸭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