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四川省蚕种生产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损失严重。主要原因是蚕种胚中带病源增多所致。控制病毒危害的关键措施首先是各级蚕种繁育单位和管理部门全员应具有常备不懈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的意识;其次是坚持执行发现除去病源措施。抓住全过程严格消毒防病,减少养蚕环境病源,做好原种病毒补正检查,减少原种带毒危害,认真做好蚕种繁育各阶段病毒预知检查,严格淘汰带毒蚕卵、蚕、茧、蛹、蛾,禾发现病毒的蚕蛾分小批制种,地、市把住普种母蛾微粒子病合格检验关,超毒蚕种由主管单位监督烧毁处理,原蚕区使用的普种必须是经过全检母蛾无毒的蚕种,逗硬执行这些办法,一定能够控制家蚕微粒子危害。  相似文献   

2.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繁育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在原种繁育中比较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与桑叶不消毒的微粒子病"毒率"发生情况,调查桑叶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桑蚕原种繁育生产中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能很好的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毒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业》2021,58(2)
原种繁育是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的现状,分析在家蚕原种生产逐步满足广西全区原种需求,实现生产标准化及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出现原种蚕种质量下降,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农药中毒现象频发,给原种生产带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做好产业布局;提升桑蚕原种一代杂交种繁育能力;推进种茧育专用桑园建设;完善原种生产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原种繁育设施条件和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家蚕优良品种的种性维持及不良性状改良是蚕种繁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原原种繁育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根据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原原种繁育工作多年的实践,总结其主要技术措施与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行繁育技术措施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赵兴良 《蚕桑通报》1999,30(2):62-63
我场是担负着繁育原种和一代杂交种任务的专业蚕种场。原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普通种场的经济效益和蚕种质量影响很大。1998年省蚕种公司规定原种由散卵改或框制种。框制原种在控制微粒子病胚种传染和保持品种纯正度方面确实优于散卵原种。...  相似文献   

6.
蚕种生产中,运用微粒子病预知检查技术,可及早发现微粒病,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家蚕良种繁育是一项技术性强,环节复杂的工作,其中严格防病,确保蚕种优质无毒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所从事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已50多年,对于微粒子病的防治有一定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探索,不断的改进,逐步构建起原蚕微粒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保持和提高桑蚕原原种的种性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冯家新育种与繁育是桑蚕品种工作中,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桑蚕育种是蚕种繁育的前提,蚕种繁育是育种的继续。特别是原原种,其饲养特点,种茧选择,制种要求等都近似育种。由于我国蚕种繁育制度是三级饲养四级制...  相似文献   

9.
张永红 《广西蚕业》2011,48(2):25-26
本文阐述了东台蚕种场近几年在原种生产过程中,防治微粒子病方面所采取的防治技术及取得的效果,主要是认真做好小蚕期浸叶消毒,大蚕期田间喷消,抓好桑园治虫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加强五选工作,降低微粒子病毒率,做好各级预知检查工作,及时淘汰有毒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一代杂交蚕种微粒子病发生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表1).第一阶段是1980~1995年,我省家蚕微粒子病处于低发期.从蚕种生产历史上看,这15年是我省蚕种生产发展最为迅速,蚕种生产量最大时期,尤其在九十年代初期全国家蚕微粒子病大暴发,"微防"形势不断恶化情况下,我省的微粒子病发生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最高年份毛种淘汰率仅为1.66%,"无毒率"高,蚕种质量稳居全国前茅.第二阶段1996~1999年,是我省家蚕微粒子病暴发期.年毛种淘汰率都在10%以上,1998年甚至高达15.48%,检验无毒蚕种比例急剧下降,全省没有一个"无毒"场,微粒子病在我省的流行呈"遍地开花"之势.第三个阶段为1999年以后,我省家蚕微粒子暴发的态势得到了基本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0年我省蚕种生产淘汰率从1996~1999年平均12.17%下降到3.25%;2001年全省"无毒"比例已达71.04%,比1996-1999年的平均水平上升了15个百分点,重点产区"无毒"蚕种比例已达80%以上.这阶段我省形成了"三控一严"(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和严格管理)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全省建立了严格的预知检查体系,桑叶叶面消毒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家蚕原原种、母种繁育的防微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述了家蚕原原种、母种繁育过程中,如何防止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和传染,做好原原种、母种的防微工作,生产出优质合格的母种和原原种的各项主要防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顾晓山 《中国蚕业》2003,24(3):54-55
1 三级原种生产防微的重要性 当前家蚕微粒子病可以说是蚕种生产中影响最大的病害之一。在防微工作中,各蚕种场在如何提供合格的蚕种,特别是提供无毒的三级原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微措施。由于三级原种100%母蛾检测,检到有毒的蚕种全部淘汰,故  相似文献   

13.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业生产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对广西的原种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调查不同年份不同时间段家蚕原种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广西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发生的因素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调查结果表明杂交原种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有季节规律性,每年初春的首批次和秋季末尾批次原种微粒子病蛾率较其它批次都高;由于一年内多批次养蚕,杂交原种微粒子病蛾率都有上升的趋势,需结合气候特点,在不同时期有重点地做好微粒子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繁育科明原种的体会临安蚕种总场陈芝华,祝水法,王晓红薪杭科明是我省夏秋用品种之一,它具有好养、优质、高产之特点、深受蚕农欢迎。但科明原种繁育系数低。饲养难度大,不良卵多,折扣率大,经济效益不高。1993年科明原种由散卵改成框制种后,折扣率比原来下降1...  相似文献   

15.
在蚕种生产中,微粒子(N.b)病预知检查越来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消毒前、后的N.b检查,能够有的放矢,能够知道消毒的效果如何.蚕期的预知检查,能够及时淘汰带毒饲育区(批),降低生产风险.因此,做好预知检查是蚕种生产中重要的防微措施之一.下面谈谈宿迁蚕种场N.b检查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加强微粒子病防治提高蚕种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成卫 《中国蚕业》2012,33(3):58-60
回顾了安康市蚕种场近年来在家蚕微粒子防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成绩;总结了安康市蚕种场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生产全过程管理,采取控制源头,狠抓各级蚕种质量,杜绝胚种传染,严格技术标准,强化检验手段,做好预知检查,提高检出率,加强桑园病虫害防治,杜绝食下传染与交叉传染等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主要措施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家蚕蚕种繁育制度是采用三级繁育(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四级制种(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即一代杂交种)的形式。各级蚕种的生产计划性强,技术要求严格,蚕种质量要求高。为了加强职工干部的工作责任感,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在科学管理生产方面进行了多方面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们的做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光凡 《蚕学通讯》2003,23(2):53-55,58
1993年至 2 0 0 2年 ,我场的选种、原种生产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为了今后能更好地搞好选种、原种繁育 ,不断提高各级蚕种质量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优质、对路的一碟杂交种 ,现将近 1 0年来我场选种和原种繁育的情况简要回顾与总结。1  1 0年选种、原种繁育概况1 0年来 ,我场原种繁育工作经历 3个阶段。1 .1 恢复、稳定、发展阶段 (1 993年至 1 998年 )1 992年 ,我场因暴发微粒子病 ,选种、原种生产遭到重创 ,部分品系的母种、原原种被烧毁。 1 993年在三台蚕种场的大力支持下 ,春季引进了七字号 4个品系母种及七字号、7532原原种 ,很…  相似文献   

19.
阮鹏  张军妮 《四川蚕业》2005,33(1):25-26
目前家蚕良种繁育制度是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由原原母种择优选留母种同时生产原原种,由原原种生产原种,再由原种生产一代杂交种。所以原原种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原种生产质量。我所近年来,始终注重原种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繁育数量逐年增加,蚕种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的陕蚕系列原种品种纯正、卵质充实、不良卵少、孵化率高、无毒。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祝赛儿 《中国蚕业》2006,27(4):34-35
家蚕微粒子病是蚕种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目前尚未研制出理想的治疗药剂,只能预防为主。浙江省已形成了“三控一严”(即控制胚种传染、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和严格管理)的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全省建立了严格的预知检查体系。预知检查是对原蚕饲育前的外界因子(蚕室周围环境、桑园昆虫等)和原蚕饲育过程中(迟眠蚕、苗末蛾等)进行微粒子病检查。它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和原蚕生产中微粒子孢子的存在及分布情况,为制定防微工作措施提供决策依据等。由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预知检查要把握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