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从产量严重不足到自给有余、供给充分,生猪品种从原始土种到普遍应用国外快速型瘦肉猪品种,生产方式从传统落后饲养到现代化快速饲养。今天,人们在钱袋子日益充裕的条件下,要求在满足供应的前提下,吃到美味优质的猪肉,这是摆在畜牧从业者面前的课题。浙江青莲食品股份公司对“膳博士”猪肉的开发运作,就是新形势下走出的一条成功之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国内生猪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许多养殖户和投资商剑走偏锋,放弃饲养出栏售价低廉的进口白猪,转型养殖地方黑猪品种,采用生态饲料或山上牧养的模式,并致力打造地方猪种品牌,如重庆姜家黑猪、四川巴山土猪等等。虽然从品种而言,国内地方猪种在体形、瘦肉率方面与进口猪种"杜长大"还有不小的差距,然而由于采用生态饲料养殖,降低了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猪肉品质和安全性得到提升,再加上供应量稀缺,使得这些地方黑猪的出栏价格或卖场售价仍然为普通白猪价格的3~5倍。那么,如果采用饲养地方黑猪的方法加饲养进口白猪的组合,结果将怎样呢?出栏生猪的猪肉品质和养殖效益会超过地方黑猪吗?近日,海归博士、天津天农康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品良给出了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一批150头有机生猪从锦州市运往北京。作为供应商,大兴牧业有限公司为了保证有机猪肉的品质,生猪的饲养培育堪称"福利式"。大兴牧业有限公司是全国5个有机猪肉生产厂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2,(23):7
<正>近日,网传"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记者深入生猪养殖大省四川进行调查,并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回应舆论关切。疑问一:生猪五六个月出栏太快吗?【调查】正常养殖周期为150~180天;长得快得益于品种、饲料、养殖环境改进成都市新都区优胜养猪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饲养的生猪品种以外三  相似文献   

5.
林学贵 《中国猪业》2015,10(8):29-35
近年来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消费者经常抱怨进口猪肉价格或者生猪饲养成本的下降并不能"迅速"让国内猪肉市场价格下降;另一方面,虽然消费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但生产者抱怨他们并未受益于生猪价格的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市场供求力量影响并决定市场价格,那么导致价格上升的"正向"冲击或者价格下跌的"负向"冲击是否对国内生猪和猪肉价格的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猪肉进口数量的增加,国际猪肉价格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国内市场吗?国内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之间的传递是否存在非对称性特征?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门限协整模型对国内外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价格传递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政府制定稳定生猪和猪肉价格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类消费品种,生猪在我国得到了最广泛的养殖,作为猪肉及其产品质量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餐桌安全.母猪与仔猪的特殊性决定了生猪饲养的针对性,本着养殖场长效发展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其饲养管理及防疫工作.本文介绍了如何开展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及免疫,为母猪和仔猪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的保障,从而获得生猪的养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正一、辽宁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1.生猪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辽宁省生猪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畜牧业的第一大产业,猪肉产量位居全国第12位,人均猪肉占有量居全国第8位。辽宁省也是我国生猪主产区和潜力增长区,有31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省内饲养的商品猪绝大部分为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等品种的三元杂交猪,此外还有少量的斯格和PIC等。全省持证种猪场267家,存栏纯种猪9.4万头,每年向外省调出种猪超过1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能力大幅提升,规模养殖比重由2007年的37%提高到目前的65%,处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上下对动物屠宰检疫十分重视,强化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在较大程度上杜绝了私屠乱宰,规范了市场秩序。生猪屠宰检疫是把好猪肉从饲养到餐桌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湟源县自1998年6月25日对上市生猪实行定点屠宰检疫以来,在所辖区内建立生猪屠宰场1处,切实加强猪肉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在县政府及上级业务部门正确领导和动物检疫员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当前我县生猪屠宰检疫现状看,屠宰检疫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下述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养猪业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并且现在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猪肉是主要的食用肉类,甚至于在整个世界肉类的生产中,猪肉生产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猪肉生产的安全至关重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改善,猪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养殖技术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如何进行科学、人性化的饲养管理,提高和改善养殖环境技术控制,保证生猪质量,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都是现代化生猪饲养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在多项措施推动下,河北省生猪生产快速回升,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 据河北省畜牧部门负责同志介绍,2019年以来,各地加大政策落实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促进生猪产能恢复,全省生猪生产呈现"一升、一稳、两增、多出、强引"的特点.据国调队统计,2020年河北省生猪存栏1748.8万头,同比增长23.3%,恢复到正常年份九成,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的任务目标.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87万头,同比增长32.3%,恢复到正常年份的100%,实现了猪肉市场供应平稳,生猪补栏积极性和猪肉替代品两项明显增加.同时,组织系列招商活动,引入新希望、牧原等一批国内生猪养殖领军企业投资建场,去年实现了猪肉调出量持续增长,向京、津等地外调生猪507万头,折合猪肉38万吨,充分发挥了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京津"菜篮子"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猪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散养是我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猪饲养方式,与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养殖相比,散养猪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其养殖密度较小,同时生猪运动量较多,因而猪肉口感更佳。但是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饲养管理较为粗放,导致生猪疫病问题较多,因而必须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疫病防控措施,使散养猪管理工作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进而帮助养殖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生猪养殖的目的是在为人们提供营养健康的猪肉产品的同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这个目标,降低生猪养殖的成本是关键。在生猪养殖的整个环节,主要的养殖成本与品种、饲料、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等都有密切关系,也是畜牧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此,笔者总结了一些降低饲养成本的技术措施,供广大同仁及养殖户参考。1 选择好品种,分群饲养品种是生猪养殖的基础,约占养殖成本的30%,饲养好的品种,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报酬的前提。以  相似文献   

13.
自2018年8月份以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价格下行以及环保政策收紧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甚至有专家称,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点,猪肉价格先跌后涨,养殖利润升至历史新高,在高利润的刺激下,部分养殖场(户)复养意愿正在逐步恢复,随之而来的是生猪存栏量的快速增加,且存栏生猪以仔猪为主,目前已经入冬,如何做好冬季仔猪的饲养成为养猪业能否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冬季饲养仔猪应该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期国内生猪市场受猪链球菌病的影响,价格有所下滑,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但也反应出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猪肉食品安全:保障猪肉和生猪安全的关键在于饲养管理,但是从国内目前的猪肉和生猪产业链结构来看,饲养环节自律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屠宰加工,物流营销环节强有力的拉动。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调查央视曝生猪收购黑幕———无检疫美味背后暗藏"杀机"猪肉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荤类食物,但近几年出现的一些病猪肉、死猪肉流入市场,猪肉的安全得不到保证,老百姓对猪肉的购买力也随之下降。近日,央视记者到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了采访,发现这些生猪的收购问题重重。据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记录了生猪从收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这其中的黑幕不免让人对猪肉的安  相似文献   

16.
徐红 《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113-115
生猪的标准化养殖,目前以无公害生猪养殖为基础,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饲养。为发展专业化的养殖户和产业化、商品化的优质瘦肉猪,为养殖户提供标准化养殖技术,实行标准化饲养管理,选择优良种猪配套杂交,应用无公害、无残留饲料配制技术,制定不同时期的符合标准的科学配方饲料,按饲养标准实施饲养;圈舍标准化、粪污无害化处理、规范化用药、疫病的快速诊断、综合防治技术应用;负责人员的技术培训、实施严格的生猪养殖卫生管理;争创"绿色肉猪"和"优质猪肉"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0多个省市的生猪价格在连续下跌后重新上涨,从均价29.72元/千克攀升到36.88元/千克,迎来2021年的"开门红"。一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被称作"猪周期"。2018年以来,生猪价格进入上涨周期,猪肉价格也水涨船高。但从2020年9月开始,生猪和猪肉价格出现连续下跌。有业内人士认为,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稳定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全国"肉奶蛋"需求量与日俱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生猪产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均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然而猪肉供求量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2020年以来我国生猪及猪肉供给量的剧烈波动仍然导致生猪市场供需失衡,有的地方猪肉价格一路飙升。究其原因,生猪养殖行业中占养殖业比例较大的农村散养户发展速度放慢、养殖规模逐渐缩小、生猪疫病、环境保护影响等突发事件已成为重要因素,而且近几年这种影响越来越显著,导致生猪供求量长时间持续失调,养殖户过于追求生长速度,加快生猪的改良,导致沂蒙黑猪这种优良的地方品种也在市场冲击中飘摇不定,生猪总产量下滑。  相似文献   

19.
周琳  董翔  杨宽民  黄煜 《猪业科学》2019,36(7):36-38
<正>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猪养殖量和猪肉消费量分别占全世界大约一半的比重。2017年我国生猪业产值接近1.3万亿元,占国内畜禽业总产值比重约56.6%,生猪产业体量巨大。但是,我国猪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除了要重视猪品种选择、养殖生产效率、肉质改良与安全之外,还要着重养猪生产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因为饲料成  相似文献   

20.
正据农民日报2021年4月19日报道,在多项措施推动下,河北省生猪生产快速回升,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据统计,2020年全省生猪存栏1 748.8万头,同比增长23.3%,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同时,组织系列招商活动,引入新希望、牧原等一批国内生猪养殖领军企业投资建场,2020年实现了猪肉调出量持续增长,向京、津等地外调生猪507万头,折合猪肉38万吨,充分发挥了全国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京津"菜篮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