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上海市生鲜食品消费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关注及认知程度均较高,但是了解的程度不深.在对影响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的因素分析中,性别、年龄、婚否、收入、家庭规模、对安全食品的关切度等变量均影响了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认知及购买行为.最后提出政府应加大安全食品的宣传、加强安全食品消费市场的培育、对安全食品的生产与经营进行补贴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不同因素特别是政府监管信任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济南1 009份消费者调查问卷数据,选取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政府监管信任等因素对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政府监管信任度总体不高;政府监管信任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另外,质量安全问题、年龄、户籍、学历、职业、收入水平、地区等7个变量都显著影响消费者网络外卖食品购买行为。政府应制定网络外卖行业标准和建立网络外卖食品可追溯体系来实现全产业链监管,增强政府监管信任,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加快网络外卖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市、西安市消费者实地调查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度整体不高,只有32.68%的人知道可追溯食品,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比例更低,只有12.53%的人购买过;电视、网络、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可追溯食品相关信息的3种主要渠道。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整体较高,但对猪肉追溯信息发布方的整体信任度不高;信息源信任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消费信心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信息源信任通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起到间接影响消费者可追溯猪肉购买行为的效果;收入水平、购买成员、购买场所、职业、地区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行为。因此,提出加大猪肉可追溯体系宣传力度并提高消费者追溯查询意识和习惯、规范追溯信息查询渠道并由政府发布追溯信息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构建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对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2镇4乡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以及个体特征五大维度均会影响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其中家人或朋友支持购买安全食品的程度、是否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额外费用、家庭收入等14个因素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的维权行为、性别等因素无显著影响。【结论】从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及发挥多主体参与作用三个方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引导农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并为构建全方位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对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2镇4乡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以及个体特征五大维度均会影响农村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行为。其中家人或朋友支持购买安全食品的程度、是否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额外费用、家庭收入等14个因素呈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的维权行为、性别等因素无显著影响。【结论】从开展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及发挥多主体参与作用三个方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计划行为理论及其研究进展的简要回顾,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和归纳出中国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倾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中国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倾向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7.
卜凡  朱淀  吴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2,(17):9475-9477
可追溯体系的引入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然而在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以山东潍坊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就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引入有较高期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仅有养殖信息及同时具有养殖和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家中有无孕妇等因素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有机农产品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对沈阳市消费者的实地调查,按照实际购买经历将消费者分为3类,即忠诚购买者、放弃购买者、从未购买者,采用多分类Logit模型实证分析3类消费者购买行为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健康意识和购买便利程度是导致3类消费者购买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受教育程度、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下孩子或60岁以上老人也会对消费者购买行为造成影响。因此,企业等相关主体应对有机农产品进行多渠道宣传,并将有机农产品推向更普及更便利的销售场所,以便于消费者了解和购买。  相似文献   

9.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电视、食品标签、网络是人们了解可追溯食品的三种最主要渠道;购买可追溯食品的消费者不多,其中以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最多;在假设市场上的猪肉全部实施可追溯的情境下,若猪肉价格不变,大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若猪肉价格提高,较大比例的消费者表示猪肉购买量会减少;权益保障因素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外界刺激因素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政府应加强对消费者关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对吉林省消费者调查基础上.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对吉林省消费者购买蓝莓果汁的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蓝莓果汁,其中消费者是否有购买饮料习惯、是否喜欢纯果汁、对蓝莓果汁品牌的关注度、对媒体广告的关注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消费者对蓝莓果汁口感的关注度对消费者的购买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线上购买茶叶,了解消费者在线上购买茶叶行为的影响因素,促进更多的人去尝试、习惯网上购茶,对解决我国茶叶的产销失衡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该文对218份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因子分析法,从消费者个人特征因素、对购物平台认知因素、环境因素、营销因素4个因素对影响消费者"双十一"购物节茶叶网购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茶叶购买行为主要受对消费者吸引度、消费者关注度、消费者便捷度这3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协调影响。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多样化促销方式,以及快捷、简便的服务,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有助于培养消费者的饮茶习惯,进而解决目前我国茶叶产大于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消费者进行实地调研,并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消费者绿色农产品购买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学历、月收入、家里是否有12岁儿童以及认知程度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品的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提供帮助,为绿色农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和掌握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本研究依据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武汉和重庆等6个城市1 170个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对其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有序分类Ordinal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较低,其中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是否有未成年人、转基因食品信息来源、转基因食品认知水平、食品偏好、转基因食品风险感知以及对政府管理食品问题的信任度等是影响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上海市、济南市实地调查的1 009份消费者问卷数据,以可追溯猪肉为例,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仅有30. 72%的受访者知道可追溯食品,主要通过网络、电视与食品标签渠道了解可追溯食品的相关信息;经情景模拟信息强化后87. 4%的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有购买意愿;消费者对政府发布的猪肉追溯信息较为信任;信息源信任变量通过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消费信心进而影响购买意愿;消费比重、年龄及学历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最后提出加大对食品可追溯体系宣传的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查询可追溯信息,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但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购买行为与购买意愿可能存在偏差。以江苏省688个消费者调查数据为样本,构建B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的购买意愿与实际购买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具有较高的购买意愿,但购买行为与意愿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可追溯试点项目认知及食品安全经历同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家庭蔬菜消费量、担心优质蔬菜质量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购买意愿;购买包装鲜菜、购菜时查看蔬菜标签、家庭收入以及家中有儿童等因素显著影响购买行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扩大可追溯蔬菜项目试点范围、合理定价、完善追溯标准、耦合追溯体系与质量认证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果蔬为例,利用在江苏省南京市、淮安市和沭阳县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二元逻辑(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消费者认证信任、消费者个人特征及家庭特征等因素对认证果蔬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认证信任程度的提高,消费者购买认证果蔬的倾向会显著提高,购买认证果蔬的消费者比例会显著增加;此外,受教育年限、家庭年收入、安全关注度、对政府监管的信赖程度、购买场所这5个变量对消费者的认证果蔬购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性别、家庭结构、价格关注度、购买便利程度则对消费者的认证果蔬购买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感知价值这一视角,利用352份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的调研数据,构建感知价值四维度对购买意愿影响模型,尝试探讨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将转基因大豆油的口碑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在感知价值四维度与购买意愿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价值四维度均对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中情感价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最大。转基因大豆油的口碑在感知价值四维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转基因大豆油的正面口碑会促进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形成,负面口碑则阻碍购买意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从三个层次梳理了安全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倾向动因研究,并结合中国本土相关研究的实际背景,提出了开展中国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购买动因研究的建议:(1)注重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对安全食品概念的内涵进行厘清和界定;(2)注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安全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倾向进行研究;(3)注重从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等方面来开展安全食品购买倾向动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吉林省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了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对质量安全猪肉的支付意愿,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优质安全猪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认知能力还比较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猪肉支付溢价幅度不高。消费者购买优质安全猪肉行为主要受猪肉质量安全关注度、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从未来预期消费情况看,消费者购买质量安全猪肉的规模主要受到猪肉质量安全忧患度、消费者购买不安全猪肉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的感知风险及购买意愿不仅事关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决策,而且事关转基因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武汉市384名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二步模型,对消费者的GMF感知风险及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消费者对GMF的感知风险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即:人体健康风险、社会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食品功能风险。其中,前三者显著影响消费者对GMF的购买意愿,食品功能感知风险对GMF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