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宁夏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涅茨关系验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宁夏1990~2004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对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宁夏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研究表明:宁夏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不完全符合典型的EKC特征,废气与固体废物的环境质量改善转折点尚未到来。因此,应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治污力度,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基于GANN和DEA的我国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中国工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为例,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将一维时间序列扩展到多维,从而作为经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由此对2005-2010年的中国工业与环境加以预测,使得预测精度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86-2010年的工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的有效性加以评价,指出二者之间大致呈“S”型发展趋势,表明中国工业环境污染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发展基本相符,这为研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立典型干旱区绿洲型城市经济增长与主要环境污染指标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选取新疆奎屯市1991-2008年有关经济环境数据,并对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奎屯市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没有呈现发达国家所描述的"倒U"(EKC)型关系,除了工业废水污染整体上有改善的趋势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SO2)、工业二氧化氮...  相似文献   

4.
文中利用京津冀区域1994-2014年间的经济与环境数据,在收入差距视角下扩展EKC假说,对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994-2004年间京津冀区域收入差距与污染物排放之间呈现的关系并不一致,且显著性不强;而2005-2014年间京津冀区域收入差距与污染物排放呈现正向驱动关系,表明2005年之后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加剧了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究其原因,与2004年"廊坊共识"达成以后,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应抑制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防止"污染转移假说"效应,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50多年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文中以甘肃省为例,在国内外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以1993、2000、2004和2007年各县区产业结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20年来甘肃省各县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同时选取1952-2007年产业结构数据,利用三角形图表法进行研究,从时空两个角度分析了50多年来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各县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产业结构渐趋合理的发展演变趋势;2)1952-2007年,甘肃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明显的五个阶段:1952-1956年建国初期产业结构初步优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较快上升;1957-1960年产业结构畸形变化阶段,第二产业急速上升;1961-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和工农业产品匮乏阶段;1978-1995年改革开放以后产业结构快速优化阶段;1996-2007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阶段,各产业内部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3)曲线的路径沿着三角形的右下角→顶端→左下角逐步位移,表明甘肃省产业结构逐步走向优化;4)三角形内部若干的点位集中在三角形的顶端位置,突出了这些区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比重,这正反映了这些县区(如玉门、白银、嘉峪关、金川等)资源开发型城市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山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协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众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发展度模型.并对山西省1996-2007年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近十年来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度均处于较低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失调与过渡性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集中处理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濒临同步型,说...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总量控制和降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2004-2008年大气环境质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依然严重,对城市大气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将是控制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根据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源调查,通过对环境许可制度、排污权交易、临控体系建设挖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析,提出了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和目标,为环境管理和有...  相似文献   

8.
新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新疆1990-2005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段新疆人均GDP与环境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倒U"型关系;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产生量随着经济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原因是新疆工业发展较快,还是粗放型为主,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主要用于提高污染物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仅有工业烟尘排放量呈现出随经济发展降低趋势;新疆目前现状符合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下降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地区城市工业用水效率的时空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环境负面效益,运用SBM模型对该地区2004-2013年来城市工业用水效率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整体工业用水效率呈"N"字形的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3%;邯郸、邢台等地工业用水效率波动明显,平均上涨率和下降率为24.7%和19.4%,时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对用水效率的影响效果各有不同,具体作用机理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和GIS的延安市环境质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S和GIS技术,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延安市1997年、2004年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将环境质量分为5级。结果表明:1997-2004年延安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北部地区环境综合指数增长率高于南部地区。综合分析延安市土地利用数据表明,环境质量与土地利用状况密切相关,气象条件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对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兰州城市环境污染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兰州市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不但进一步加剧了像热岛、干岛、逆温、城市风等城市气候现象,而且还对城市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发现,2002年兰州市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亿元,占当年GDP的3.93%。此外,城市环境污染还对兰州市民的日常生活、生理心理、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居住工作地的选择、子女的去留和兰州外来高新企业数量和效益及其城市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等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兰州市城市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破坏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陕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发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陕北地区煤炭开发给环境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和给生态造成水源短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损失分别进行经济计量,综合评价了陕北地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庆  何秉宇  易莉 《干旱区研究》2007,24(3):328-332
通过把乌鲁木齐市3种大气污染物(SO2,NOX,TSP)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值(近25年的数据)进行1~5阶的线性回归模拟,结果显示:3阶线性回归的模拟效果最好,故认为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回归模型,符合环境库兹涅茨三次回归拟合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查,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耕地减少,园地、建设用地增加,未利用地减少,土地利用强度明显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过于集中,引起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质恶化,大气污染严重,热岛效应显著,地质灾害频发等。但在个别区域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取代了生态价值较低的未利用地,使得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议对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乌鲁木齐市,不必强调集中连片扩展,可采取分散集中布局的模式,将耕地或果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加以保护,继续加强周边荒山的绿化,以缓解建设用地和绿色用地的矛盾,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根据忻州市水资源公报2004—2011年的水质资料,对有监测资料的4个水功能区水质进行分析,分别就各水功能区水质类别、达标河长比率、污染物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4—2011年各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有明显改善,达标河长比率上升趋势明显,但达标河长比率仍然偏低,2010年最高也仅为50%。通过主成份分析选取了 COD 、NH3- N 为水区功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8年间各水功能区 COD 、NH3- N 含量下降趋势明显,且各功能区表现出明显差异性,需要在区域水环境中进行针对性治理。  相似文献   

16.
2001-2004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数据,研究了2001~2004年我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10;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比较明显,城市空气污染冬春季节重于夏秋季节,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2001~2004年,北方大部份城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同时分析沙尘天气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表明,我国北方城市尤其是西北城市,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比较大,PM10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的王石凹矿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但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文中研究通过49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利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对环境污染调适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1)居民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而又有一定效率的调适行为。"打电话给有关部门"是居民最常用的要求改善环境的行为。2)性别和职业分组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的调适行为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大气污染调适行为方面年龄分组间有显著差异。对水污染调适行为有显著影响的是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时间。在噪音污染调适行为上有显著差异的是居住时间不同。3)居民对矿区环境的满意程度、对健康担心程度都对搬家的想法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矿区的环境治理、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西坡退牧封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山区自1999年—2004年期间进行退牧还林、封育保护,本文通过对贺兰山退牧还林后不同立地类型及不同地带的森林植被恢复和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贺兰山退牧还林五年来取得的成效。研究表明,退牧封育可促进植物生长和更新,动植物种群增加,植被盖度和密度增加,从而增强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护功能。同时还对贺兰山今后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合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检测,分析和评价了秦岭北麓主要河流的水质现状,结果表明:①区域内河流污染成分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其次是金属污染,金属污染主要以铅、汞污染为主。②在检测的41个河段中,按综合污染指数大小分级,共计有56.1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水质严重污染的河段占7.32%,水质重污染的河段占14.63%,水质轻污染的河段占34.15%;共计有43.90%的河段水质较好,其中,水质尚清洁的河段占34.15%,水质清洁河段占9.76%。③区域内水污染已较为严重,使得河流水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水环境安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模糊集理论中的贴近度和权距离概念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乌鲁木齐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论与事实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