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仔猪阶段的饲养管理是整个生猪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降低仔猪的死亡率,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是改善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仔猪的饲养管理可以通过从母猪分娩前着手,做好母猪产前的分娩准备工作,细致安排母猪的分娩过程,随后完善仔猪的哺乳、断奶以及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同时在仔猪的养殖期间做好教槽料和保育料的营养供给,做好仔猪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等方面.本文将对仔猪养殖中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仔猪的健康养殖,以及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农村散养能繁母猪生产效益低下,养猪收益不理想。为提高养猪的经济收益,保证农村生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针对能繁母猪出现的产仔少、配种难、发情难、仔猪成活率低等问题,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配种、产后护理等技术措施,供读者参考借鉴。1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1)母猪生产前2周,开始向哺乳期饲料过渡,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引起仔猪消化不良,诱发下痢。生产前1周,如果母猪膘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生猪生产的关键,而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养殖各个方面的具体细节问题,精心护理好仔猪,是仔猪生产的重中之重。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产前1个月的母猪,应当采用单圈饲养,增加多种维生素和能量饲料,以及一定量的脂肪,夏防暑,冬防寒并保证充足饮水。2做好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母猪临产前1~2d即要做好各种临产前的准备工作。分娩前一定要注意母猪乳房、乳头及外阴部附近的  相似文献   

4.
初生仔猪饲养管理是生猪养殖的重要部分,初生仔猪的成活率与生猪养殖成本息息相关,也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加以重视,提高仔猪成活率。1科学接生,母猪产前应对其身体清洗,要做好乳房、产房、接生所使用的各种器具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5.
临床诊疗经验表明,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发生与母猪生产前后的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和针对性预防保健,对防治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等产科疾病,提高哺乳仔猪存活率和断奶窝重,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发情配种,充分发挥遗传潜力,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畜牧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生猪养殖产业的进步,生猪养殖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提高,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妊娠母猪良好的生产性能以及健康状况可以有效的提高仔猪的产子数和成活率,仔猪数量的提高是生猪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的保健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  相似文献   

7.
在养猪生产周期中,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并使仔猪长得健壮,对整个饲养期都很关键。仔猪的哺乳期一般需要21到35天时间,在此期间仔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几项综合措施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1强化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1产前在产前15天左右给母猪适量喂一些生姜,可提高仔猪成活率,而且仔猪长得健壮、结实,增重快。在母猪分娩前后8小时肌肉注射5毫升长效抗菌剂或一针康注射液,对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和仔猪下痢有一定效果。1.2产后哺乳母猪直接影响到仔猪,仔猪在哺乳期内出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从母猪那儿获得解决的办法,因此…  相似文献   

8.
吴双虎  张鹏  李静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133-133,134
多年来,经常下乡深入农村与养猪户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实际指导,发现我县目前在生猪养殖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能繁母猪几种常见病很突出,抑制了生猪的大力发展,挫伤了群众养猪的积极性。1主要临床表现1.1母猪产前产后不吃本病主要发生在产前1~30d及产后1~20d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的生产瘫痪是母猪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母猪生产前或生产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母猪的健康和仔猪的成活率,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对母猪产前产后瘫痪发病原因与综合防治展开了讨论,供参考。1发病原因1.1日常饲养的营养不足生猪需要去吸收众多的营养,生存和增重,并成为优质的猪肉来源。平时要对生猪的饲料作出合理的营养搭配,使其能被更好地吸收并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是生猪生产中很重要的一员,其饲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养殖生产效益。因此在饲养过程中既要做好母猪日常的管理,又要重点做好母猪产前、产中、产后三关工作。对危害母猪健康成长的疾病因素做到早预防、早治愈,因为母健才能仔壮,最终达到维护生猪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近年来,由于饲养户疏于对母猪有关疾病的认识,因此造成不小经济损失。临床上母猪胀肚膨气现象造成母猪大量死亡就是其中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把这种病做一简述总结,分享给广大养母猪户,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殖专业户和农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尿闭、胎衣不下、乳房炎和缺乳等疾病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成活率,造成经济效益差。据本人在基层诊疗工作中治疗母猪产后疾病的实践总结,运用中兽医疗法对于母猪产后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就有关疗法和体会介绍如下,望同仁们指教。  相似文献   

12.
石林县是生猪基地县,母猪是发展生猪生产的基础,2011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20447头,年产仔猪36800窝。石林县鹿阜镇能繁母猪存栏5120头,占全县的25%,年产仔猪9216窝。根据笔者近2年对1020头能繁母猪的产前产后生产性能的跟踪走访调查,出现产后不食的有459头,占调查数的45%。其中,经产母猪321头,占产后不食的70%,初产母猪138头,占产后不食的30%。  相似文献   

13.
东北民猪的养殖中,因为民猪产仔数多,平均经产4头左右,仔猪的个体重相对弱小,这对仔猪初生后的饲养管理尤其关键,决定是否能保证高成活率,高成种率。由于此时仔猪刚出生,自身的抵抗力差,冬季容易发生腹泻、感冒等疾病引起死亡率高。因此,必须从母猪的饲养管理做起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1产前母猪的饲养及接产母猪产前20天左右进行K88、K99、大肠肝菌疫苗注射,饲料产前一星期逐步减料,饲喂标准为既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又要让其有饥饿感,这对产后的食欲控制有好处。  相似文献   

14.
妊娠母猪良好的机体状况和繁殖性能是提高仔猪产出和成活率的基础,也是促进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重点研发方向。繁殖母猪的养殖重点需要从妊娠母猪的养殖管理着手,保障胎儿在母猪机体中的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弱子、死胎或者流产的情况,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机体健康状况。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中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的生产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母猪良好的发情妊娠过程可以提高猪场仔猪的产出,提高猪只的养殖量,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猪场养殖中尤为重要,许多生猪养殖户在养殖母猪的过程中会出现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益的下降,养殖户一筹莫展。导致母猪不发情或者发情时间不对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由于养殖管理方面以及疾病方面的原因,可以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手段来解决母猪不发情的状况,下文将对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解决方式进行介绍,旨在为猪场母猪的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猪价格的节节攀升,极大的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规模化猪场中产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产房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保证母猪安全生产、仔猪健康生长及提升猪场的养殖效益.本文着重对猪场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哺乳仔猪是生猪养殖过程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哺乳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种猪的种用价值和肉猪的育肥性能,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生产的关键,直接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1饲养管理1.1接产和断脐产前将母猪阴部洗净、消毒。母猪分娩后,用清洁的毛巾擦净仔猪口腔、鼻内的粘液,擦净全身。挤压脐带,使脐带内的血液流向仔猪腹部,在距离腹部4~5cm处掐断脐带,做好止血、消毒工作。如果遇  相似文献   

18.
仔猪是宁洱的特色畜牧产品之一.据2006年末统计表明,宁洱年产仔猪26万头.其中,重点养殖户生产仔猪2.9万头,规模养殖场产仔猪0.8万头,农村散养户产仔猪22.3万头.农村散养户年产仔猪占全县仔猪总数的85.8%,是宁洱生猪产业的支柱源泉.但散养户对科学养殖不太重视,让仔猪适时断乳及科学饲养管理,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增加母猪年产胎数和年育成仔猪数,提高农村饲养母猪繁殖率,降低成本,增加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母猪群的优化,母猪产前、产后等的饲养管护以及仔猪的断奶等方面来论述了如何提高能繁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生猪养殖过程中,妊娠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妊娠母猪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母猪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主要可以通过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喂措施、养殖环境的保障、妊娠母猪饲养密度的合理调整、妊娠母猪科学合理的接产措施以及仔猪的哺乳管理等方面进行.下文将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