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浙江省绍兴县前不久开始全面推行重大村务表决制。由村“两委会”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方案,确立表决事项。表决事项获得应到会人员半数以上赞成的,付诸实施;不到半数的,不组织实施、暂缓实施或完善方案后再进行表决,表决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布。绍兴推行重大村务表决制!浙江@钟伟  相似文献   

2.
今日永兴村     
绍兴县马山镇永兴村不大,500来农户,900多亩农田,但“家业”却不小:不仅在马山镇上有它的“领地”——永兴大酒家,在绍兴城里有它的“租界”——永发公司门市部,连上海也有它的办事处。今天的永兴村“发”得名闻遐迩,吸引了了日本、港台客商频频光顾。  相似文献   

3.
火腿有中式和西式之分。中式火腿是带骨猪腿经腌制、洗晒、发酵精制而成的腌腊生肉制品,具有悠久历史,其精细的加工工艺,独特的芳香味,堪成世界之最。 湖北恩施火腿、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江苏如皋火腿并称为“中华四大名腿”。地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的大派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派公司”)秉承独特的土家苗寨腌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平水珠茶     
“青瓷雪花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这是唐代“茶圣”陆羽的挚友、诗人释蛟然在著名的《饮茶歌》中赞赏浙江平水珠茶的诗句。平水,是一个集镇的名字,位于浙江绍兴东南部的会稽山麓。据传,这里为古代绍兴北部滨海之处,海潮直漫至现平水镇境内而止,故地名“平水”。早在唐代,这里就是临近各县的茶叶集散之地。唐诗人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就曾谈到。当时有许多人用白居易、元稹的诗歌手抄本和摹勒本,在平水集市上换取茶酒。到了宋代,平水的茶叶产销已十分兴旺,据《宋会要辑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我曾到浙江协助电台工作数月之久。来到浙江古城绍兴的茶客、游客,往往要慕名购买一些这里的特产平水珠茶。平水珠茶以绍兴东南的平水镇出产的最有名,它是浙江茶中一枝独秀,早在300多年前,就被列为清王朝康熙皇帝享用的贡品,别名“贡熙”、“贡春”。相传,康熙皇帝饮啜多年,觉得此茶有保持青春之奇效。史载,平水珠茶还是我国最早的外销茶之一,1843——1893年为出口鼎盛期,在当时的伦敦市场上,珠茶售价可与珠宝媲美,所以,茶人誉称“绿色的珍珠”。你可知道?平水珠的前身是“日铸茶”吗?说起日铸茶,又有…  相似文献   

6.
绍兴麻鸭     
绍兴麻鸭浙江省土产副食品总公司徐金木绍兴麻鸭,其毛色特殊,白灰色的鸭毛上,带有褐色斑点,故而得名。它具有体型较小、长势较快、饲料较省、产量较多等特点,成为我国优良的蛋用型鸭种之一,被人们称为“禽中明珠”。浙江省绍兴、上虞平原是绍兴麻鸭的起源地和养殖中...  相似文献   

7.
一、认识绍兴臭豆腐 臭豆腐是浙江绍兴的地方特产.历史久远,因“臭”而闻名,颇受中外宾客的青睐。曾有“尝过绍兴臭豆腐,三日不知肉滋味”之说。  相似文献   

8.
绍兴县马山镇车家弄村是车一、车二、上许三个自然村的总称。这里地域较广,四面环水,被称为“水上绿洲”,原豆姜乡的渔场就设在这里。10年前,这里的村民动了脑  相似文献   

9.
绍兴是浙江11个地级市中的一个,也是浙江四大经济支柱中的其中一个。本文专门结合绍兴的地域特色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优势(S)、劣势(W)、机会(O)、挑战(T)这四个方面来探索绍兴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家参谋》2014,(8):49-50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有一个叫韦龙芬的女人,她每年有将近200万元的纯收入,但一提起她是怎么赚钱的,有不少人直摇头.原来,在广西有一个特殊的行业——阉鸡,一直以来,只有男人才做阉鸡师傅.韦龙芬之所以遭受非议,就是因为她是当地第一个女阉鸡师傅.在传统观念里,阉鸡是最下等的工作,韦龙芬不顾世俗眼光,不仅自己做,还带女儿和儿媳妇去从事一个连很多男人都不愿意做的行业.那么,她又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  相似文献   

11.
功夫汤包     
《农村百事通》2007,(21):52-52
2006年,浙江绍兴一条新闻轰动一时--《小汤包搅动绍兴小吃格局》、《小汤包做成大事业》、《一个人影响一个城市的早餐市场》等,说的都是一位29岁的农家小伙仅在绍兴就开了上百家包子铺,他靠包包子影响了一个城市的小吃格局.  相似文献   

12.
浙江平水绿茶区是国内外闻名的产茶地,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早在唐、宋时期,就产有各种品质独异的名优茶,其中以绍兴日铸茶为最著名。日铸茶又可书作“日注茶”,产于浙江绍兴王化乡日铸岭。据《嘉泰会稽志》云:“日铸岭产茶奇绝,……”,又云:“日铸岭下有寺名资寿,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日铸茶为品质上乘的名茶,有仙茗、绝品等佳誉,在宋代殆始发现。宋代高似孙《剡录》中写道:“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山之日铸茶,秦望山之小朵茶,陶晏岭之高坞茶,兰亭之花坞茶,……而日铸茶最著。”《宋史·食货志》中也有记载:“茶产于东南者,川顾渚,生  相似文献   

13.
“要买好瓜秧,请往上许村。”这已成了绍兴县一些村民的顺口溜。凡去该村的人,回家时总要带回一些南瓜秧、丝瓜秧等。绍兴县马山镇上许村不大,近200户人家,而培育瓜秧的少说也有七八十户。  相似文献   

14.
富凤土鸡3号     
《农村新技术》2010,(8):30-30
富凤土鸡3号既有本地土鸡的优质性能,又有自身优秀的生产特点。在体形外貌或肉质风味上都与本地农家放养土阉鸡相同,而在饲养成本与土阉鸡相同的情况下,出栏平均体重能增加350-400克,羽;在150日龄阉鸡出栏时平均体重能达2.4~2.6千克/羽。  相似文献   

15.
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精制成出口茶称为珠茶或"平绿"。珠茶主产于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境内山岭盘结,林木葱翠,土壤肥沃,气候温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珠茶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  相似文献   

16.
绍兴县马山镇车家弄村的村民种菱致富,被人们称为“大菱村”。该村四面环水,且水域很广。其中的长泾江、庙前江、樟树下湖就有近300亩水面,这里的村民充分利用水资源,种养大菱。大菱的品种有两角菱、四角菱、箱子弯等。村民们  相似文献   

17.
常言道:“小打小闹,生财有道.”河南省台前县返乡农民工向“小”处觅商机,昔日派不上用场的布条、木条、羽毛,经过他们一番加工,摇身变成“金坐垫”、“金相框”、“金面具”,拓宽了农民增收之路,带动近2万人就业,在当地被称为致富“三宝”.  相似文献   

18.
顾福林 《新农村》2005,(6):31-31
绍兴县柯桥成教中心在实施县教育局“三大培训”工程中,结合绍兴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实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做好培训和转移农民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主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珠茶,是"圆炒青"的一种,又称"平炒青",因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而得名,精制成出口茶称为珠茶或"平绿"。珠茶主产于绍兴、余姚、嵊州、新昌、鄞州、上虞、奉化、东阳等县,境内山岭盘结,林木葱翠,土壤肥沃,气候温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珠茶外形圆紧,呈颗粒状,色泽绿润,身  相似文献   

20.
浙东白鹅     
《中国畜禽种业》2006,2(2):49-49
【产地与特点】浙东白鹅是中国肉鹅的著名地方良种,据奉化县志记载,早在晋朝(公元265~420年)就开始饲养白鹅,因此古人对其有“飘若浮云,骄若游龙”的赞誉。浙东白鹅分布于浙江东部的绍兴、宁波、舟山等地,尤以宁波的象山、奉化二县(市)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