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园林设计师在对所要创造的景观将以何种方式为人们所感受,有着不同层次深度上的选择,包括“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过程及“得意忘象”的境界。该文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概念出发点,论述了古典园林设计思维的不同层次及创造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瑞强 《林产工业》2023,(10):99-100
<正>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注重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达,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将自然、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的手法创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独有一种幽静、雅致、古朴、自然的环境氛围,使人们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在本文中,将探讨纪录片《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中的国画元素与古典园林意境共通之处,为优化园林设计理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燕  芦建国 《广东园林》2008,30(1):14-17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特征,也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意境的基本概念和营造手法,指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特点是从“有我之境”上升到“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4.
论园林意境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或意境论是中国美学对于世界美学思想独特而卓越的贡献,是中国重在表现的美学思想的结晶。中西古典艺术的意境的魅力,西方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亦往往难以企及。在这方面,中西园林艺术的分野也十分明显;中国园林,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十分强调创造园林意境的。中国古典  相似文献   

5.
“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与其相关的“渔”也以不同形式隐含于古典园林之中,目前缺少两者相关的系统研究。对鱼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的历史沿革进行概括,并从观赏娱乐对象、文化寓意、生态功能、意境营造、放生对象等方面研究了鱼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及应用方式。继而从造园主题、舫等园林建筑营建、沧浪意象的造景主题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渔。最后,对古典园林中鱼和渔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为对象,从自然、文化、哲学三方面分析两者对于意境的不同追求。在自然方面,中国园林的意境表达重山水性而日本园林重海岛性;在文化方面,中国传统的山水诗画对园林意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日本则以其茶道文化影响最为突出;哲学作为决定性的因素作用于园林意境营造,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中国古典园林,而日本则以禅宗思想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典园林一直注重诗情画意的体现,园林意境的深远体现园主人的意志,意境是整个园林的精髓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的服务对象不同,功能也发生改变。当代景观设计存在空洞、夸张、意境缺失等问题。如何将古典园林的精华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是今人值得深思的。探讨了古今园林的异同,提出继承发展古典园林中意境的必要性,结合现存景观工程,讨论当代景观设计园林意境体现的具体手法。  相似文献   

8.
李云 《热带林业》2008,36(3):17-19
通过对中国古典因林景观的风格成因、象征意义以及塑造环境气氛给人以意境感受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意境的探讨使人们能从更深层次的层面上来对古典园林进行欣赏,同时也表达出设计师自我内心深处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用较多笔墨全面、完整地描写园林艺术的古典小说,书中有关园林的论述,综合了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凝铸了千百年来人们关于园林的审美思想,不仅阐述了园林的物质美和精神美,还着意刻划了园林的真善美和意境美。本文对曹雪芹的园林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抓住了其园林美学的思想本质——“天然图画”,即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同时还对其园林美学思想的形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有的生态化和“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特征,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影响遍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等。而日本在中国古典园林与本土文化相复合、变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的艺术特色。本文主要从一般手法和特殊手法两方面来论述中日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差异。一般手法主要包括意境、空间和材料三方面。而特殊的手法主要是指园林风水及禁忌方面的手法。  相似文献   

11.
杨俊 《广东园林》2011,(3):14-17
江南古典园林以意境取胜,注重塑造韵味。保存至今的,同时也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多为文人园林,其建造设计者多为一些艺术素养很高的文人画家,浸透了精致的文人主体情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其中的匾额楹联的设置更是这一意匠和文心的独特体现。“景以境出,情由境发”,匾额楹联在意境创造中显示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传统,而园林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传统中的一枝奇葩。中国园林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密不可分。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显著特点,谈到中国园林的意境,不能不谈到诗文。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园林历来都与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因为园林意境首先就是中国古典诗文的美学范畴。清代诗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陈从周先生也认为研究中国园林似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这无疑道出了园林与诗文之间的特殊关系。诗文对于园林的作用,首先在于它直接参与园林景象的构成,如匾额、碑刻、对联等,起到画龙点晴的作…  相似文献   

13.
黄弥儿 《绿色科技》2014,(8):135-137
由意境的概念、由来和发展以及古今造园大师的著名论说入手,并通过对若干在园林意境创造上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作品的意境描述,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以苏州虎丘拥翠山庄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位置、地形、布局、借景、问名等方面,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方法,分析和论述了拥翠山庄独有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意境蕴涵和显著的意境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江南古典园林为参照,分别从选址,意境,功能等方面探讨岭南第宅园林“在园”成功之处。提出新时期第宅园林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浅谈古典园林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爱春 《广东园林》2007,29(1):20-21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论源于画论,强调立意;欣赏古典园林,应先欣赏其意境美和诗画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试用“气韵生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郭娜  高宇  胥辉 《山东林业科技》2008,38(3):104-105
从“气韵生动”这一绘画美学理论的特殊视角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阐述了“气”和“韵”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具体体现。说明“气韵生动”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一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从空间分割、借景、植物配植、比拟联想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手法,展现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园林意境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之一,对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深远意义,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意境说源于中国古典诗词,王国维先生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首次明确地建立了诗词的境界理论。通过对《人间词话》诗词境界理论经典言论的分析,将其与园林景观相联系,可以对其意境表现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研究现代园林意境表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芳 《绿色科技》2013,(3):121-122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哲学寓意,从建筑、叠石、理水、植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20.
东坡公园始建于1954年5月,是一座纪念性的主题公园。该文在简介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应用形式的基础上,对东坡公园现有的一些景点进行了意境分析,认为目前的意境创造主要有思想境界欣赏型、吟诵雅趣型和形实兼丽型3种。文中还对东坡公园现有景点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