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新疆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重点讲述了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瘿螨(葡萄毛毡病)、葡萄短须螨(红蜘蛛)这4种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归纳总结了葡萄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2.
葡萄及其制品营养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果实和种子中富含糖、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多酚类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功能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在葡萄鲜果及葡萄制品中的分布、含量、种类均不同。本文论述了葡萄果实及种子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简要介绍了葡萄干、葡萄汁、葡萄酒中的各营养成分情况,旨在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农六师目前葡萄定植总面积1626.6hm^2,其中鲜食葡萄1060hm^2,品种主要有红提、克瑞森、八月皇家、莫莉莎和无核早红等;酿酒葡萄566.6hm^2,品种主要有赤霞珠、梅露辄等。2005年,葡萄虫害未有发生,病害以霜霉病、日灼病为主,其次为白粉病、毛毡病、病毒病等。  相似文献   

4.
秦山 《种子科技》2023,(10):115-1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葡萄作为人们日常食用的水果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对葡萄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推动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葡萄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确保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在葡萄生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病害,直接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分析了多种葡萄病害类型,阐明了葡萄病害的发病原因以及规律,重点论述了病害的具体防治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葡萄属浆果类树种,果皮相对较薄,果实易感“日灼”,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面积较大的“红地球”品种,“日灼”尤为严重。笔者结合近几年对葡萄套袋中发生“日灼”现象,提出几点建议,供套袋用户参考。1正确选择果实袋葡萄套袋,尤其是红地球葡萄套袋是当前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正确选择适合葡萄栽培用户当地生产条件的果实袋是防“日灼”的首要条件。从近几年葡萄套袋发生“日灼”的结果看,多为套用低劣质袋或选择了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型的果实袋引起的。所以购买葡萄果实袋一是要选择具有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正规厂家的果实袋…  相似文献   

6.
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是采取人为方式建设适宜葡萄生长环境,在栽培过程中认真筛选品种、场地,并运用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肥管理技术、花果管理技术保障葡萄栽培质量的一项常用技术措施。使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可以人为控制葡萄的成熟时间,使葡萄提前或延后上市,满足大众对葡萄的实际需求。文章分析了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要点,期望能为农业种植户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17-17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葡萄栽培业的发展,近10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2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39.24万hm^2。大粒四倍体葡萄因果粒大、抗性强,在我国的鲜食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巨峰”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种栽培至今,仍是我国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但由于南方地区5月份的低温阴雨和7~8月份的高温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反季节葡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设施葡萄栽培中,由于一些关键技术不到位,制约了设施葡萄的规模化发展。经多年实践,采用双龙蔓、高密度栽培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设施葡萄栽培产量低、效益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我国葡萄属12个野生种和变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的研究。结果如下:绘制了葡萄属的基本酶谱,共分离出35条酶带,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可把供试材料分为三组。综合同工酶谱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认为刺葡萄,秋葡萄、复叶葡萄、瘤枝葡萄和华东葡萄是葡萄属中较原始的类型,山葡萄、燕山葡萄、和麦黄葡萄是较进化的类型,种的分组与进化和地理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一四七团种植葡萄起步较晚,于2005年春开始,全团当年种植鲜食葡萄266.67 hm2,其中,氟蕾无核葡萄133.33 hm2;无核白鸡心葡萄133.33 hm2(制干)。因冬季覆土较浅(25~28 cm),冬季温度低(-28.5~31.0℃)、春季出土较早,死亡数量较大。本文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通过对葡萄生长期和肥水期的管理,以及化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应用,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无核白鸡心葡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牛粪葡萄产量最高,其次是猪粪,沼渣对葡萄产量影响不大。施用牛粪和沼渣对葡萄单果穗长、穗重、果粒数和果粒粒径影响不大;施用猪粪会导致葡萄单穗果粒数下降,但葡萄果粒粒径显著增加;沼渣对葡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可显著提高果品的含糖量和果胶质含量,但糖酸比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从二二二团气候资源浅谈酿酒葡萄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二二二团酿酒葡萄种植的气候资源优势,结合酿酒葡萄生产实际,提出因地制宜选择优质品种,加强科学管理,酿酒葡萄必将成为二二二团农业经济的支柱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葡萄无核遗传机理研究进展及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经贵  章镇 《中国农学通报》1999,15(3):34-35,82
综述了国内外葡萄无核性状遗传机理的研究进展,以及无核葡萄的育种技术,包括无核葡萄的类型,无核性状描述,无核性状遗传假说以及无核葡萄的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葡萄栽培面积扩大,整体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葡萄种植已实现规模化设施栽培,栽培设施逐渐完善。文章研究了葡萄栽培设施的结构与规格,探讨了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技术,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兵团二二二团作为新天集团公司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之一,从1998年定植酿酒葡萄起到2003年,已经定植葡萄近0.2万hm^2。通过6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整套提高酿酒葡萄营养袋葡萄苗定植成活率及当年幼苗生长量的有效措施。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将葡萄缩龙成寸栽植于盆中,可塑造出形态各异、果穗艳丽、粒粒玲珑、叶色翠绿、可食可观的葡萄盆景。将其置于窗前或台上,能够呈现给人们生机盎然的景象,因此倍受市场青睐,目前盆栽葡萄已成为花农致富的又一途径。现将葡萄盆景的制作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葡萄高产栽培技术,文章以吐鲁番市某无核白葡萄果园为试验基地,通过不同试验材料与方法开展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无核白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砧穗组合对无核白葡萄成苗情况的影响、不同砧木对白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优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8.
糖水葡萄罐头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葡萄栽培面积约 1000多万 hm2,年产量达 8 000万 t以上,在水果生产中居前列。目前除80%用于酿酒外,少数用于干制,而用于缺勤藏的数量极少,原因在于葡萄罐头生产中存在着裂果、汤汁浑浊和白色沉淀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葡萄罐头的外观品质和销售量。因此  相似文献   

19.
红提葡萄自引进以来深受市场欢迎,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多个区域的栽培效果较为良好,为我国葡萄产业蓬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有效延长红提葡萄市场供应期,充分利用栽培园区各类资源,需要针对红提葡萄设施延晚丰产栽培技术加强研究与实践。基于此,文章从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等方面,简要概述了红提葡萄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包括育苗管理、温湿度管理、枝条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管理等在内的红提葡萄设施延晚丰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推进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乡葡萄产业长足发展,本研究采取平行观测、数理统计的方法开展盐井葡萄物候期人工观测和所在区域气象要素自动监测,根据所得数据分析葡萄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并提出灾害防御对策。结果表明,盐井葡萄一般在3月上旬—下旬开始萌芽,5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6月下旬—7月上旬进入浆果膨大期,1个多月后葡萄开始转色,10月中旬进入成熟期,10月下旬开始落叶随即进入休眠期。从萌芽到成熟,盐井葡萄约需200天左右。盐井光照条件完全能满足葡萄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在芽萌动期间逐日气温大都高于10℃,在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为16.4~20.6℃,且80%以上的时间大于25℃。浆果膨大期日最高气温平均为21.9~28.0℃,期间风力大,20多天风速都达到10 m/s。从萌芽到坐果期,降水很少,从浆果膨大期开始雨水不断增多,但依旧不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必须通过灌溉才能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