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并蛋孵鸽     
实践证明,每对种鸽1次可孵化3枝蛋、喂养3只乳鸽,但鸽子的自然本性是每次只产2枚蛋,哺育2只乳鸽。采用“并蛋孵鸽”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亲鸽的孵化、哺育能力,有效提高乳鸽产量,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一、增加收入。按市场的需求,乳鸽一般23—25日龄可以上市。一对种鸽及其后代仔鸽全年消耗饲料为40—50公斤,以每对产鸽每年产乳鸽12只计算,出口香港每只20港元,每年可销售240港元,扣除饲料成本约为65港元,鸽场基建、设备及种鸽的折旧费约30港元,人工、水电、药物、杂费等约16港元,可获纯利129港元;本地销售计每只12.50元,每年可售150元,扣除饲料成本约为45元,鸽场基建、设备及种鸽的折旧费约20元,人工、水电、药物、杂费等约10元,可获纯利75元。若饲养1000对产蛋鸽,则年可获利7.5万元。如果养殖种鸽,出售种鸽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相似文献   

3.
乳鸽生长后期人工育肥方法简单、技术条件要求低,是目前许多肉鸽和养鸽户采用的育肥方法。实践证明,乳鸽生长后期进行人工育肥不但可减轻产鸽的哺仔任务,缩短产鸽的产蛋周期,提高繁殖率,而且可使鸽增重加快,提高乳鸽上市的合格率,从而提高养鸽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目前市场上专门的育肥料很少,生产上有的鸽场用肉鸡料或肉鸡料加一定比例的  相似文献   

4.
价格紧紧地牵动着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方面。如何定价、或者说由谁来主导价格,已经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鸽业产品有种鸽与乳鸽之分,其市场与价格有明显的差别。目前种鸽、乳鸽价格混乱,每只乳鸽上市价格低至8~9元,高至15~18元。种鸽(生产鸽)价格低至60元/对,高至150元/对。目前鸽业产品的市场价格差距大是违背价格规律,是不正常的。那末,由谁来主导鸽业产品市场价格?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种鸽从育龄上分青年鸽、成年鸽、生产鸽;青年鸽是指二月龄至四月龄;成年鸽是指四月龄至五月龄以上;生产鸽…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每对种鸽一次可孵化3枚蛋,喂养3只乳鸽,但鸽子的自然本性是每次只产2枚蛋,哺育2只乳鸽,亲鸽的孵化、哺育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这一现象,人们摸索出了“并蛋孵鸽”方法,该法对那些没有掌握人工孵化和人工哺育技术的养殖场、户提高乳鸽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效果相当显著。1种鸽分组选出成果30%产蛋性能好、受精率高,但抱孵性差、喂仔劣的青年种鸽组成产蛋组,作为专门产蛋用鸽群。选出70%孵化好、喂仔佳的壮老年种鸽做为孵喂组,担任孵化喂仔任务。两组种鸽不用调动笼位,只要在其原位上作记号能区分即可。2…  相似文献   

6.
利用产鸽“拼孵三蛋”技术提高乳鸽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肉鸽的目的是多产乳鸽增加效益。对没有人工孵化设备条件中的小养鸽场 (户 )来讲 ,利用产鸽“拼孵三蛋”技术提高乳鸽产量 ,不失为一项既简单易行 ,又迅速见效的措施。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随着各地养鸽业的不断兴起 ,我市有关科技人员便开始探索、完善和推广应用产鸽“拼孵三蛋”技术 ,到 1999年底 ,全市有 6 0余户养鸽场户 (共存栏产鸽 3万余对 )都熟练地掌握了该技术 ,推广面达 90 %以上。根据对比试验和对养鸽场 (户 )生产记录的调查显示 ,运用“拼孵三蛋”技术养鸽 ,可使产鸽群的年均产蛋量由 17个增加到 2 1个 ,年均产乳鸽由 12只…  相似文献   

7.
随着肉鸽消费的增加,饲养肉鸽的人越来越多。养鸽容易,养好鸽难,如何提高肉鸽的产量便摆在每个饲养者的面前。现就如何提高肉鸽产量,谈谈几个比较关键的技术问题。一、淘汰低产种鸽。按目前肉鸽的价格,产量低于6对的种鸽,便无钱可赚,应考虑更换或淘汰。二、合理拼蛋、拼仔。学会拼蛋、拼仔是关系到肉鸽饲养产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之一。拼蛋应首先观察产鸽的精神状态。根据记录卡的产蛋受精情况,确定是否可以拼蛋。如果种鸽孵化性能和母性强可以考虑拼3蛋,但应注意蛋的大小和日龄。调拼乳鸽,拼雏是提高种鸽繁殖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拼…  相似文献   

8.
要提高产鸽的生产力,除了切实搞好鸽场的经营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日常工作及疾病防治外,重点要在提高产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以及乳鸽和童鸽的成活率上下功夫。一、提高产蛋率的措施1.选择产蛋率高的品种与个体,及时淘汰低产鸽、老龄鸽和病鸽;鸽舍要有光照,不能阴暗潮湿。若发现异常蛋,如每窝产1只蛋,或产软壳蛋和砂壳蛋,甚至无壳蛋,应注意从饲料和保健砂上找问题,供给营养丰富的优质保健砂,尤其要注意钙的补充。2.给产鸽以全价优质的饲料和保健砂,尤其是育雏后期快要产蛋的鸽,更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饲料。日…  相似文献   

9.
史无前例的“非典”疫情给人类带来了近半年时间的恐慌,也给畜牧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养鸽业也一样,由于酒楼生意门庭冷落,市场销量大幅下降;同时出口数量也锐减三分之二。但是养鸽场却生产出正常时期数量的产品,致使乳鸽价格暴跌,每只20日龄的乳鸽从2月份的11元跌至4月份的5元,有些地区甚至跌至每只3~4元;而其最低生产成本为每只6元(包括折  相似文献   

10.
乳鸽也叫肉鸽,是指4周龄内的幼鸽。乳鸽是依靠亲鸽消化系统中嗉囊所产生的鸽乳喂大的。随着人们对乳鸽认识的加深,乳鸽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饲养乳鸽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1乳鸽的繁殖通常一对产蛋亲鸽一年繁殖6~8对乳鸽,除8~10月间换羽期产蛋较少外,一年四季均可产蛋、育雏,  相似文献   

11.
据生产实践,在蛋鸽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蛋鸽繁殖速度较慢,繁殖种鸽又因“双母拼对”,致使繁育种鸽大幅减少。因此,养鸽场(户)如何解决产蛋与孵化矛盾是大家关心的生产问题。为加速肉鸽生产,缓解市场对乳鸽的供需矛盾,笔者针对平阳县加快发展蛋鸽生产的现状,开展了“蛋鸽人工孵化技术开发研究”,以解决产蛋与繁育和生产肉鸽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规模养鸽业的迅猛发展,人工肥育乳鸽技术的应用提高,人工孵鸽也与日俱增,这是现代鸽业迈向有效增产增收的新技术。近年来,因乳鸽肉质细腻鲜美,蛋白质及能量均居肉食品之首,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乳鸽的消费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目前乳鸽产量仅为市场需求量的一半,这主要是由于鸽的自然孵化率较低(一般每对产鸽年产6~7对乳鸽),影响了乳鸽生产。采取人工孵鸽,使每对产鸽年产8~10对,甚至10对以上乳鸽,再将乳鸽进行人工肥育,则可大大提高乳鸽的生产效率。现根据实践的采访,将人工孵鸽与乳鸽肥育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湛江市南三镇部分较大型的鸽场饲养的乳鸽产量都非常高,2005年全年平均每对亲鸽产乳鸽8·5对。现将他们采用的关键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优良品种本地白鸽比较高产,但体型小,到了上市日龄的乳鸽其体重还不到400 g,不适应市场需求,价格偏低。一些大型品种如王鸽、卡奴鸽  相似文献   

14.
张锦 《中国家禽》2000,22(2):19-19
最近对湛江市坡头区部分养鸽专业户进行了调查 ,发现乳鸽产量高的养鸽专业户都采取了如下措施。1选择优良品种本地白鸽比较高产 ,但体型小 ,不适应市场需求 ,价格偏低。一些大型品种如王鸽、卡奴鸽 ,乳鸽体大 ,25d达600g以上 ,很受消费者欢迎。但产量低 ,饲养条件要求较高 ,普通条件下难以达到理想产量。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 ,专业户饲养的亲鸽大部分都是本地鸽(♀)与王鸽(♂)的杂交后代。这种鸽高产、体型大。也有部分养石歧鸽。2拼窝孵化通常情况下一对亲鸽每产两个蛋就抱窝孵化 ,17~18d出壳。鸽为晚成鸟 ,幼鸽要由亲鸽…  相似文献   

15.
林易  陆露 《水禽世界》2003,(2):26-26
近年来,因乳鸽肉质细腻鲜美,蛋白质及能量均居肉食品之首,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乳鸽的消费量都在不断增加。但目前乳鸽产量仅为市场需求量的一半,这主要是由于鸽的自然孵化率较低(一般每对产鸽年产6~7对乳鸽),影响了乳鸽生产。采取人工孵鸽,使每对产鸽年产8~10对,甚至10对以上乳鸽,再将乳鸽进行人工肥育,则可大大提高乳鸽的生产效率。现将人工孵鸽与乳鸽肥育技术介绍如下:1人工孵鸽人工孵鸽最好采用小型平面孵化机,以提高孵化率和出雏率。1.1施温按热天、冷天分别灵活施温,温度范围在38.3℃~38.8…  相似文献   

16.
<正> 肉鸽在天然的情况下,每对亲鸽每窝最多2个蛋,哺育2只雏鸽;相当一部分亲鸽,每窝虽产2个蛋,但由于种种原因仅孵出1只雏鸽;也有少数亲鸽,每窝仅产1个蛋。笔者于1986年2月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某种鸽场第5座鸽舍对55窝雏鸽进行调查;每窝2只的有39窝,占70.9%,每窝1只的有16窝,占29.1%。海南岛通什农垦局某农场的鸽场同一时间所产的65窝雏鸽中,每窝2只的有38窝,占58.4%,每窝1只的有27窝,占41.5%。为了提高种鸽产仔窝数和繁育出更多的肥嫩乳鸽、优良的后备种鸽苗,笔者1985年12月至1986年2月进  相似文献   

17.
鸽场不论大小,总有一些亲鸽习惯性地将蛋踩烂,不抱窝,孵臭蛋,不喂仔,不抱仔,啄伤或踩伤雏鸽等表现,因而乳鸽产量低、次品率高。亲鸽的上述不良表现可归结为亲鸽母性的缺失。亲鸽的母性直接影响鸽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增加1月龄乳鸽的体重,提高乳鸽上市的合格率。笔者选用吉林市吉星鸽场体质健壮、发育整齐的10日龄乳鸽108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人工哺喂组为试验组,亲鸽哺喂组为对照组。测定乳鸽的日增重及产蛋间隔。  相似文献   

19.
我省近几年来肉用鸽发展较快,有不少鸽场在提高成鸽生产力方面创造了不少经验。使乳鸽产量不断上升。但也有一些鸽场产量尚未达到应有水平,每对成鸽年产乳鸽只有10只左右,不少乳鸽出售体重达不到1市斤。如何才能提高肉用鸽群的生产力呢?除了做好鸽场的经营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外,应着重提高成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  相似文献   

20.
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并且多数鸽场中,乳鸽仍是由亲鸽哺喂到28日龄左右,这就降低了亲鸽的繁殖性能和乳鸽的产量。因此,通过开展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可以使亲鸽从繁重的孵化和育雏任务中解脱出来,缩短种鸽的产蛋周期间隔,提高产蛋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鸽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