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袋蛾白僵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a)是河南平原林区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量大,但幼虫期自然死亡率8.3%~50%,最高达87%,其中白僵菌(Beauveriasp.)绿僵菌(Metarrhiumsp.)等虫生真菌所引起的死亡数占15%~43.2%,最高达70%,由此可见,白僵菌在大袋蛾的综合防治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省兰考县1985 ~1995 年泡桐大袋蛾治理情况、虫口密度以及寄生率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受害面积可以将泡桐大袋蛾的发生划分为蔓延期(1985 ~1990) ,这时的年平均扩散速率为115 % ;高峰期(1991 ~1992) ,年平均扩散速率约为0 % ;消亡期(1993 ~1995) ,这期间大袋蛾种群急剧消亡.防治措施能有效保护泡桐叶片.但由于对有虫树木不能彻底地防治,因而不能有效防止害虫的扩散;同时,这种防治措施也不是导致大袋蛾种群消亡的原因.数据分析还表明大袋蛾的发生周期更象是与寄生天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敌的作用是大袋蛾种群消亡的促进因子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子.本文提出了泡桐大袋蛾种群破产阈值的观点,并计算得到破产阈值指标 Tcr = 355 头/ 百叶,即当幼龄(1 ,2 龄) 虫口密度超过355 头/ 百叶、扩散速率为0 % 时,大袋蛾种群将自然、迅速地消亡.因为极高的虫口密度导致了剧烈的种内竞争,并且环境负荷量已无法满足种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ea)是河南平原林区主要害虫之一,繁殖量大,但幼虫期自然死亡率83%~50%,最高达87%,其中白僵菌(Beauveriasp.)、绿僵菌(Metarrhiumsp.)等虫生真菌所引起的死亡数占15%~432%,最高达70%。由此可见,白僵菌在大袋蛾的综合防治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真菌。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Ⅲ号防治大袋蛾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郝为全,李吉振,杨怀光,李观静,刘路明,孟庆庭(临沂地区林业局)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在临沂地区普遍发生,对泡桐、法桐、刺槐、榆、板栗、苹果等危害最为严重。过去防治多采用剧毒化学农药常...  相似文献   

5.
菌药复配制剂防治大袋蛾研究孙思清,陈桂梅,刘绍山,刘鸿岩,王海刚(即墨市林业局,266200)刘相兰(山东省林科所)单独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会带来诸如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天敌的杀伤等诸多弊端,微生物杀虫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鳞...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采用未交尾大袋蛾雌虫在羽化后不同天数、不同方法处理、不同部位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切取的雌成虫头部引诱活性的生测 ,探索出大袋蛾性外激素分泌腺的大致部位 ,并了解其释放的日周期和性引诱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人工饲养、观察和解剖新羽化成虫,描述了柑橘长卷蛾Homona coffearia Nietner成虫形态特征和内外生殖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柑橘长卷蛾雌成虫翅黄褐色,体长9.51~11.21 mm;雄成虫前翅内缘和臀前区左侧黑色,基部有明显的前缘褶、外缘至顶角黄褐色,体长8.27~9.34 mm。雌成虫外生殖系统包括交配孔和产卵器,产卵器包括产卵孔和产卵瓣,内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2根输卵管、交尾囊、囊导管、导精管、受精囊腺、附腺等组成;雄成虫外生殖系统包括抱器瓣、背兜、阳茎,内生殖系统由睾丸、贮精囊、射精管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1996 ̄1998年在豫东以商丘市区为中心对大袋蛾的分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以泡桐、刺槐等五个树种为调查对象,对大袋蛾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袋蛾在不同环境、不同树种条件下,其分布的密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袋蛾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 u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 el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  相似文献   

10.
经显微解剖观察,凤凰木夜蛾Pericyma cruegeri Butler雌成虫的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交配囊、受精囊、附腺和雌成虫外生殖器;雄成虫生殖系统由1个睾丸、1对输精管、射精管、附腺和雄成虫外生殖器组成。  相似文献   

11.
1990-1992年在安徽省阜阳市和利辛县测定了大袋蛾ClaniavariegataSnellen危害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的损叶量和人工模拟危害对泡桐生长量的影响。泡桐的蓄叶量T(cm2)与胸径D(cm)呈直线关系:T=44503.336D-272627.043。大袋蛾幼虫对泡桐的平均损叶量为470.936cm2。摘叶量在50%及其以下时,泡桐生长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摘叶量达到或超过75%时,生长量即显著下降。泡桐受害允许水平确定为失叶50%。  相似文献   

12.
四斑尼尔寄蝇幼虫和蛹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测定赵绪慧(枣庄市林业局,277137)赵建铭(中科院动物所)俞志顺(菏泽市林业局)大袋蛾是山东林木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四斑尼尔寄蝇NealsomyiarufellaBezzi是其主要天敌,为保护利用该寄蝇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锡林浩特市区柠条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观察的研究,明确地提出了以下三点:(1)两代成虫的羽化高峰前期至高峰期为防治地最适时期;(2)观察了小蜂不同虫态的发育阶段与物候的关系;(3)指出了速灭杀丁与氧化乐果是较为有效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剖初羽化成虫,观察并描述了黑纹黄齿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生殖系统的解剖学构造。结果表明:黑纹黄齿螟雄虫生殖系统由1对睾丸、1对输精管、贮精囊、1对副腺、射精管和雄成虫外生殖器(主要包括阳茎和抱握器等)组成;雌虫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交配囊和雌成虫外生殖器(产卵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5.
泡桐大袋蛾的防治对策:以营林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林分结构,选择栽植一定比例大袋蛾的拒食树种-苦楝、臭椿、香椿等或使大袋蛾完不成个体发育的杨树、国槐等,建立对大袋蛾危害有较强自控作用的农林间作生态系统。加强种群监测,作好预测预报,抓好3龄前有利防治时机,对于大袋蛾危害轻的采用治点保面策略,对于危害中等且处蔓延趋势的进行全面防治,对于严重危害的采用防周围、弃内部的策略,加强防治技术措施的协调和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广华枝Xiu Sinophasma largum Chen et Chen的食叶量。其一生食叶量为20.802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食量占其一生食量的3.13%,5-6(7)龄老龄若虫期的食量占21.95%,成虫期的食量占74.92%,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占其一生食量的96.87%,并建立了个体食叶量模型,个体日均食量模型及其活动量指数增长模型,分别为X1=0.039  相似文献   

17.
大袋蛾幼虫龄期和化学防治适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袋蛾(Clania varigata Snell)是一种重要的食叶害虫,危害泡桐,悬铃木等65种林木。近几年来,徐州市每年防治面积在30万亩以上。目前,防治大袋蛾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即在幼虫期进行喷雾或于干基部滴注内吸杀虫剂,但施药时幼虫虫龄的大小,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为此,我们于1989~1990年对大袋蛾幼虫龄期和化学防治适期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材科和方法 a 选定有一定虫口密度的泡桐成片林,从发现有初孵幼虫开始,每隔一天采虫50~  相似文献   

18.
人工招引农林益鸟调查报告范丰学(日照市东港区林业局276800)周绪平,张守富,丁海秀(日照市林业局)鸟类,尤其是啄木鸟、灰喜鹊、大山雀、灰椋鸟、家燕、金腰燕等,对多种农林及卫生害虫,诸如蛀干害虫、松毛虫、大袋蛾、蝗虫、蝇蚊等有较理想的控制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19.
聚集化合物林间引诱测报松小蠹成虫发生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聚集化合物对松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聚集信息素进行林间诱集和种群监测的方法,在陆良县云南松纯林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表明,除(-)APX^*外,几种供试化合物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APX加MBXT、(-)APX加MBXS复配方化合物的引诱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漏斗状诱捕器诱虫量明显高于IMP诱捕器。对试验林分松小蠹种群动态的监测实践表明,用聚集化合物诱集成虫测报松小蠹成虫扬飞期,确定清理及防治的最佳时期,提高了清理、防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枣芽象甲枣芽象甲又名枣飞象.小灰象鼻虫。成虫早春上树,群集聚食嫩芽、幼叶,芽受害后尖端光秃.呈灰色,手触之发脆,幼叶受害后呈半圆形或锯齿缺刻。5月以前中午时危害最重,5月以后以早、晚危害最重。成虫受惊有坠地假死习性。防治方法(1)成虫出土上树前,在树干半径1米内,喷洒50%辛硫磷500倍液.然后锄松表土,使药与土混合均匀,毒杀成虫。(2)4-5月份危害期,在树冠上喷50%敌敌畏,或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3)利用成虫假死习性.早晨或傍晚用木杆击打树枝.落地后人工捕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