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甘肃省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县域社会是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快速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构建出甘肃县域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 67 个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比较甘肃县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可以看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发展水平;甘肃县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很可能由于经济等基础条件的差异不断拉大;县域社会发展是经济、人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因素全面联动发展的系统工程。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甘肃县域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和人口素质的大力提高以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交通运输等事业的全面改善。同时,应密切注意并防范县域之间发展差距的继续拉大。  相似文献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我国目前的小流域治理思路、综合规划及治理要求,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尼泊尔、非洲)小流域治理的思路、技术及模式等,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特点以及主要经验、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期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些思考和展望:在当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应注重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紧密结合;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治理需遵循因地制宜、适度治理的原则;应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综合治理的对象、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村是我国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经济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村落经济在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才得到真正发展。目前,湖南村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村落经济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落经营方式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户以种植业为主;村落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村落经济发展越来越超出村落范围。发展湖南村落经济需要政府有所为,做好规划、引导、支持、保护等工作,各级政府应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4.
康健  侯官响 《农业考古》2016,(1):105-110
徽州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山林经济是明清时期徽州民众生产生活赖以维系的生命线,实为当地的经济命脉。徽州山林经济改善了农作物种植结构,为百姓生活提供衣食来源;为徽商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亦是徽州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徽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徽州族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徽州宗族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山林经济对明清徽州山区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迎来了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等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化 ,而 80年代的计算机技术 ,90年代的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推动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信息化浪潮 ,正是这场方兴未艾的信息化热潮 ,揭开了人类从工业化社会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科技界的专家认为 ,信息化有三个相互联系的主要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和今年技术的产业化 ;二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 (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业、信息服务业等 )发展 ;三是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效用发展。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入:一是以农村低保、老保、五保等“三保”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社会保障;二是以卫生、教育、文化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社会事业;三是以户籍管理、治安管理、公共管理等“三大管理”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社会管理;四是以路、电、水、讯、气为突破口,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五是以劳动力就业政策为突破口,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为加快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充分发育,应注意制定好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村级经济,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7.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进行研究,阐述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含义及重要作用,分析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瓶颈,讨论了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加大经济投入,落实设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培养专业人才等。以期为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龙宗 《甘肃农业》2005,18(11):29-30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着经济、观念和技术等阻碍因素;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笔者提出若干建议,如加强政府的作用、对社会主体责任的认定、经济激励措施的充分利用等等。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是福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它首先表现在农业经济方面: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缓和了当时的粮食危机;同时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打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经济和政权的基础,农民素质的提高是经 济发展的前提,虽然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羁绊着中国前行的脚步,但基于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 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国农民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 极大的转变。因此,它将先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探究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特点、及转变的 原因,得出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随思维的发展而发展的结论;然后将对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民社会 意识形态的特点进行概括性分析;最后将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教育观念、政治思想、法律思 想,经济意识四方面的演变过程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分析认为,土地利用过程可以分为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不可持续利用之间的转变、区域上的差别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不同程度与不同方式的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可以分为土地利用类型可持续利用评价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后者实际上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也是信息社会,信息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经济资源、无形的社会财富,在社会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常管理部门,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然而目前,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表现会计凭证失真、财务账目管理混乱、会计报表虚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各地市旅游投资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旅游业状况、社会及文化状况五个方面共28个指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各地市旅游投资环境进行评价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环境状况较好的城市有青岛、济南、烟台、威海等;基础设施状况较好的城市是青岛、泰安、德州、淄博等地;在经济环境指标中得分较高的城市有青岛、烟台、东营等;在旅游业状况指标得分较高的有青岛、烟台、济南、威海;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排名较前的是青岛、济南等地。  相似文献   

14.
陈国兰 《现代农业》2015,(1):108-109
<正>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物质性生产部门,主要任务是通过预算资金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单位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执行、评价以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监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杜绝违纪违法行为,对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是  相似文献   

15.
税收效率研究的理论前提是经济效率的实现,亚当·斯密最早系统地阐述了税收效率思想,以后的西方学者分别从税收经济效率、税收超税负担、税收征管效率以及税收制度效率等方面对税收效率进行了研究.西方税收效率演进过程启示我们,对税收效率的研究不能仅局于经济层面,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税收制度在平衡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方面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要建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税收理念,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资金运动的价值方面的经济信息。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比较普遍,虚假的会计信息已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信任度,干扰了党和政府的经济决策,萌生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风险,给国  相似文献   

17.
朱强  范金  封士帅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295-298
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从推拉理论角度,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制度、个人特征等因素,测算了连云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和拉力,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得出结论:经济收入是城市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首要拉动力;家乡经济落后与种地收入低是农村的最大推动力;缺乏医疗与养老保险是目前城市的最大推动力;家乡经济发展与回乡创业是最重要的农村拉动力。提出了增强城市拉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完善进城途径、因地制宜选择转移策略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制约我国农民企业家成长和县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构性矛盾包括要素结构、市场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矛盾。其中要素结构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县域要素零碎化分布与农民企业家发展对资源集中需求的矛盾;市场机构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县域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农民企业家平等市场主体地位的矛盾;产业结构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企业家成长局限的矛盾;社会结构方面的矛盾主要是县域二元结构与农民企业家社会地位的矛盾。分析可知,必须完善制度,破解矛盾,促进农民企业家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叶玲 《农业考古》2012,(4):229-232
我国古代的人口大规模迁移是常见的现象,它既是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反映,也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大量人口的迁入或外流,必然会促进或延缓某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人口迁移是了解某一地区社会经济兴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1.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1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重要结合部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一种结合部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乡镇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县域能不能经济健康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县域工农、城乡发展失调,我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由二元化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县域内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