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种业导刊》2006,(3):55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整体行情稳中趋涨,然而关内玉米价格却稳中趋弱,其中,东北市场受出口力度加大所推动,玉米价格稳中持坚挺态势;关内产区市场由于铁路车皮紧张,发货量减少,玉米价格稳中趋弱:销区市场消耗前期到货,玉米价格相对稳定。由此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呈现出差异化格局,根据统计,截止目前国内玉米市场行情状况如下:产区玉米市场行情涨跌各异目前,黑龙江地区湿粮收购价在750~770元/t,水分含量25%~28%,较前期略有上扬。当地收购主体仍以玉米深加工企业及粮食企业为主,粮商收购量也逐渐增加。另外,当地饲料企业也开始加入收购队伍,收购量…  相似文献   

2.
玉米:跌入 "1元时代" 近期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粮价格节节走低,市场14%水三等玉米最低进厂价已跌至1960元/t,合0.5 kg不足1元,时隔数年后重返"1元时代". 都是天气惹的祸 步入2013年以后,全国玉米价格持续走低.一亩田数据中心做的近期全国玉米价格走势统计显示,2月18日全国玉米价格为2.46元/kg,之后呈震荡下滑态势,2月25日已跌至2.38元/kg.  相似文献   

3.
市场瞭望     
2011年国内玉米价格将维持稳定新年伊始,国内玉米市场基本维持稳定,局部地区价格略有波动。市场整体表现观望气氛浓厚,购销相对清淡。东北地区玉米市场购销稳定;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小幅波动;华东市场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平稳为主的市场主基调  相似文献   

4.
《科学种养》2010,(4):61-61
春节过后,预计在3月上旬至4月底,各地贸易商参与市场收购的行为将逐渐增多,随着采购量的增加,玉米水分的降低,玉米价格基本触底反弹。另外,伴临着春耕的到来,农民为了采购农资,可能会适量出售部分玉米,也更吻合了抢购潮的到来,此阶段玉米价格稳步上涨。从区域分析,东北地区将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5.
分析指出,玉米出口有望重新启动,有利于支撑季节上涨行情;国内淀粉加工利润逐渐好转,深加工需求有望逐步复苏;北方港口玉米库存压力增加,广东玉米价格持续低迷;美国玉米面积有望大幅增长,芝加哥玉米价格开始走弱;国内CPI价格连续上涨,粮食价格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后期玉米价格走势看好.  相似文献   

6.
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可谓牛气十足。自去年秋收开始,玉米价格一路飙升,而接连的利好因素出现又不断助推玉米价格上涨。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其他地区玉米价格联动上涨,销区玉米市场行情略显平稳,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双双上涨。  相似文献   

7.
习银生 《种业导刊》2006,(10):13-15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由于玉米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玉米作为加工原料的经济性能也在不断扩张。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出现了持续升温的局面,国外市场也处于上升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此做一简略分析。1上半年国内玉米市场分析1.1市场价格持续上扬,逼近几年来最高价位今年上半年,由于市场看好玉米深加工前景,玉米成为期货炒作热点,现货市场上多元主体竞相收购,推动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扬。分阶段来看,一季度小幅攀升,…  相似文献   

8.
焦善伟 《种业导刊》2013,(11):10-13
进入2013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以震荡偏弱运行为主,市场有效支撑因素乏力,利空占据主导,玉米价格回升拐点较往年延迟且表现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带动产销区玉米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行情,但主要是优质粮源。后期随着新季玉米的收获上市,在产量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受宏观经济形势、进口玉米将陆续到港、市场供需较为宽松、临储收购政策等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下跌压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9.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棉价大幅度上涨,尤其是9月中旬后,棉花储备投放竞价、期货、撮合价格急剧飙升,带动新棉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目前更创3万元/t的历史新高。在此形势下,产绵区出现棉农惜售、收购企业高价抢购现象,市场风险凸显,对新年度棉花市场的正常运行十分不利。对此,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正>时下已经是9月,新玉米马上就要上市,而实行了8年的临储收购也将不再执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外甚至是国内外,普遍看空新玉米上市之后的价格。有众多机构纷纷预测,玉米价格到底会下跌多少,有人说会跌到1.4元/kg,也有人说有可能跌到1.2元/kg,可谓众说纷纭。作为玉米市场改革的第一年,很多人心里都没底。临储玉米收购退出市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库存陈玉米抛售、多变天气对产量威胁等因素对玉米市场究竟影响几何?眼下玉米丰收在望,玉米种植大省将面临怎  相似文献   

11.
《科学种养》2010,(12):61-61
由于收获推迟、天气以及农民惜售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今年我国北方产区新玉米上市量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但与之相反的却是下游加工企业和贸易主体对玉米的采购积极性大幅提高,进而造成收购市场上新粮收购难度日渐增大。同时,经过一年的消耗,眼下产区陈玉米已所剩无几,新玉米上市推迟且收购困难的情况也推动了各地陈粮价格的上涨。现综合相关市场资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科学种养》2011,(2):60-60
因天气、运输等因素影响,目前北方产区玉米购销依旧不活跃,玉米收购增量不大,南北港口集港玉米数量不多,市场成交清淡。各地深加工企业开机保持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3.
<正>阶段性供大于求加剧,临储政策调整引市场观望当前国内玉米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玉米供应压力大。近年来,我国玉米连年丰收,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粮食作物。2012—2014年我国连续3年启动临储玉米收购,累计收购量超过1.8亿t,同期竞价销售成交量3 000多万t,国内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加大,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进一步加剧,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了压制。  相似文献   

14.
<正>种粮成本与粮价倒挂农化企业如何求生存中国水稻、甘蔗等农产品价格都比国际市场高出30%~40%,在中国市场国际化进程加速的大环境下,中国农产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15年中国粮食尤其是玉米,出现了大量的库存。中国农业企业纷纷遭遇困境,而种地的农户也受到极大伤害。至2016年中国政府对玉米进行市场化收购,中储粮收购价格给到7毛,低的时候6毛多。也就是说,玉米的收购价格从1块2跌到6毛多,基本上跌到半价了。  相似文献   

15.
一、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当前,在东北地区,按照粳稻1.84元/kg、玉米1.50元/kg的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按照3.70元/kg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继续实行粳稻(大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鼓励销区企业积极到东北产区采购稻米。在南方稻谷主产区,按照1.84元/kg的价格收购中、晚籼稻,作为国家临时收储。  相似文献   

16.
焦善伟 《种业导刊》2016,(10):10-13
随着2016年产新季玉米由南到北陆续上市,国内玉米市场看空心态升级.新增产量依然庞大,去库存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供应压力有增无减;在宏观经济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饲料需求及深加工用粮预计增幅有限,市场需求难以明显回升;新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将推动后期国内玉米价格走势进一步向反映供需关系靠拢,市场各参与主体也将重新经历一轮心态调整和价格重新估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内玉米价格波动将会放大,市场购销行为将表现得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17.
《种子世界》2006,(9):2-2
关注一:产区玉米出库积极,短期货源相对充裕我国南方销区由于受到饲料小麦替代影响,饲料企业玉米采购大多放慢。政府制定了最低收购价格制度,收购资金敞开供应,这使目前关内粮食主产区的部分地区仓容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当前国内玉米购销市场短期货源相对充裕。  相似文献   

18.
2017年国内玉米市场形势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善伟 《种业导刊》2017,(10):12-16
进入2017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在经历了短期的回落行情之后,受加工补贴政策、拍卖政策、环保督查等影响,二季度后玉米价格在逐渐上涨的大趋势下震荡调整,阶段性、区域性行情表现突出.新的市场年度即将开始,在新季玉米产量预期下降、而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的格局下,在国家继续推进“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和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的政策基调下,在“去库存”政策仍将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的形势下,预计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总体将以平稳偏弱为主,大幅度涨跌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9.
市场快讯     
玉米价格有进一步下调可能玉米新粮上市后,各产区状况略有不同。关内地区现货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已跌至相对低位,引发了农户对玉米的惜售心理,而且贸易商收购态度也谨慎,用粮企业收购量略有下降。东北产区价格也逐渐下跌,虽然  相似文献   

20.
佟屏亚 《种子科技》2005,23(4):190-192
一个优良品种支撑起一家企业,优良品种已成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新育成玉米品种售价从几十万元上涨至几百万元,"品种饥渴症"传播整个育种界和种业界.玉米育种人员骤然增多,盗窃原始材料成风.创造千万亿万财富的育种家以培育的品种托起了成百上千家种子企业,培育出了成百上千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育种家又有几个成为百万富翁了呢?应该为他们解脱职业困惑并选择一条致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