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0年2~5月进行了金鳟自繁试验,获得金鳟受精卵9.55万粒.在同一孵化室内培育至发眼卵,分别置于室内和室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继续孵化,结果显示:受精卵在孵化室内(水温6.1℃)经40~42 d的孵化,全部发眼,发眼率96.8%,发眼积温达244~256℃·d.发眼卵在孵化室内的积温达到336~342℃·d时开始破膜,孵化率91.2%;在凉棚下积温达到315~322℃·d时开始破膜,孵化率89.1%.试验证明:在金鳟发眼卵孵化时适当提高水温可缩短孵化期,昼夜温差对金鳟发眼卵孵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14日到5月18日,笔者在阿勒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白斑狗鱼人工繁殖试验,试验亲鱼50尾,其中♀33尾,♂17尾,采集受精卵共计279.0万粒。成熟亲鱼的卵径达(2.0±0.2)mm,平均受精率达69.2%,平均孵化率达59.0%,积温达95.2℃·d以上时鱼苗破膜。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技术要点,从山女鳟的亲鱼选择及培育、人工采卵、人工孵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本次研究内容主要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的山女鳟人工繁育的主要过程及一些相关资料。池养山女鳟2年性成熟,产卵排精后死亡率很高,寿命2—3年,多为2年,及少可达4年。山女鳟繁殖时间是10月至11月份,繁殖水温在13℃以下,水温15℃左右开始产卵,怀卵量与鱼体大小成正比例,多在300粒左右,卵重占鱼体重的23—24%。满2年的山女鳟大的可达500g左右。416g重亲鱼,可采卵1360粒,760g重的亲鱼,可采卵2799粒。卵为端黄卵,球形,沉性。直径3.5—6.0mm。卵黄淡黄色或橙黄色,受精卵孵化积温达200℃进入发眼期,积温400℃破膜孵出。人工养殖条件下山女鳟1周年生长最高可达130g,平均值为56g。采用挤腹采卵,取精,干导法人工授精,待受精止水膨胀后放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  相似文献   

4.
将发育积温242℃.d的山女鳟发眼卵置山溪中进行流水孵化。在日均水温4.8℃环境下,发育积温达382℃.d时开始有少数鱼苗孵出。此后在日均2.3~1.5℃,最低0.2℃环境下历时36d,发育积温达456℃.d时全部孵化出膜,孵化率90.2%。最早出膜的孵化稚鱼在日均水温1.5~3.7℃,最低0.2℃环境下历时93d,发育积温达668℃.d时开始上浮。受精后172d发育积温达762℃.d时全部上浮,上浮率77.3%。驯饲一个月的稚鱼育成率63.2%。雏鱼孵化及形态机能发育正常,表明山女鳟在日均水温4.8~1.5℃,最低0.2℃的低温环境中可以正常地进行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5.
鸭绿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yaluensis Mori)为我省特有珍稀冷水性鱼类,已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CR)种。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扩大自然种群资源,对鸭绿江茴鱼的性成熟年龄、人工繁殖方法、鱼苗培育、饵料投喂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鸭绿江茴鱼属于分批产卵类型,平均产卵量800~1 080粒/尾,卵径1.5~2.5mm,卵呈淡黄色,为沉性微黏性卵。在平均水温7.5℃条件下:积温115~135℃·d时受精卵发眼;160~180℃·d开始破膜;190~200℃·d破膜结束;250℃·d左右开始上浮;290℃·d左右开口。人工繁殖试验中,孵化率:72.12%~73.56%;上浮率:80%~87.5%。破膜时鱼体长1cm左右,上浮后鱼体长达1.5cm~2.5cm。  相似文献   

6.
本首次报道了金鳟发眼卵孵化技术,孵化水温5-11℃,积温达到140-180度日破膜孵出稚鱼,孵化率北京房山78.0%,黑龙江渤海75.8%,经20-40d胚后发育上浮平游开食。同时介绍了苗种培育技术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技术简介:发明提供了一种鲑鳟鱼三倍体苗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硬头鳟雌性亲鱼与溪红点鲑雄性亲鱼杂交,7℃条件下,受精卵受精20分钟后移入26℃水体中热休克20分钟后,入7℃水体中孵化,60天左右,受精卵孵化出仔鱼。孵化期间受精卵发眼率为75%以上,苗种孵化率达到90%以上,得到的仔鱼经流式细胞仪检测,三倍体率为90%~95%。本发明提供的鲑鳟鱼三倍  相似文献   

8.
贵州山区15℃水温硬头鳟孵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冷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我们从美国引进硬头鳟发眼卵10万粒在15℃水温进行人工孵化,成活率可达86.62%,证明在贵州山区15℃的水温条件下孵化硬头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催产和全人工授精技术对细鳞鱼进行繁殖,对受精卵进行流水孵化,孵化水温6℃~9℃,积温达到t40.150度日受精卵发眼率为90%。积温达到180~213度日发眼卵开始破膜孵出仔鱼,孵化率为84%~96%,仔鱼经10~12d的发育开始上浮平游成为稚鱼,采用生物饵料(水蚤)对仔鱼进行开口,转口期采用水蚯蚓+饲料糜团进行驯化,稚鱼期利用全人工饲料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 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 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 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 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 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相似文献   

11.
利用虹鳟(♀)和山女鳟(♂)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90.00%的受精率,80.52%的发眼率,90.68%的孵化率和30.68%的鱼苗成活率.运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与杂交子代进行了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 在13个微卫星位点中,3个位点只在虹鳟中得到扩增产物,6个位点扩增出虹鳟和山女鳟清晰的差异条带,另外4个位点在双亲中没有扩增出显著差异条带;(2) 双亲遗传分化显著,虹鳟和山女鳟存在杂交现象,虹鳟和山女鳟杂交子代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3) 杂交后代与虹鳟和山女鳟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61 7和0.596 5,遗传距离分别为0.772 9和0.516 8, 表明杂交F1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不是对等的, 而是偏向父本一方,UPGMA系统树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溪红点鲑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养成的溪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亲鱼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试验,获得卵子11.42万粒(卵径3.7 mm),用7.0~7.5℃的山泉水孵化,25 d发眼(发眼率为62.3%~63.8%,发眼积温为180℃·d),49~50 d后孵出仔鱼(孵化率为90.5%~92.9%,孵化积温为360℃·d),畸形率0.1%.  相似文献   

13.
采取干导法进行人工授精,2年累计孵化极边扁咽齿鱼受精卵14万粒,平均受精率87.5%,发眼率77.5%,上浮率72%.在孵化水温10~14 ℃条件下,从受精到发眼平均积温为2012.5 ℃·h;从发眼到破膜平均积温为575 ℃·h;从破膜到卵黄囊吸收完平均积温为3734 ℃·h;鱼苗全部发育平均积温为6321.5 ℃·h.  相似文献   

14.
山女鳟人工受精孵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日本引进的山女鳟发眼卵育成亲鱼后,以挤腹法采孵,取精,干导法人工受精,经30-60分钟止水膨胀后入桶式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发展率25.2%,孵化稚鱼畸形率5.1%,患脐囊白点症的占7.3%,稚鱼体质软弱,受精后1-分钟内采用免膨法将卵将卵直接入桶孵化,发眼率59.4%,孵化稚鱼98%以上发育正常,畸形率3.6%,水质澄清孵化水温12℃试验组发眼率95.1%,孵化率94.0%,孵化稚鱼体质良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利用虹鳟(♀)和山女鳟(♂)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90.00%的受精率,80.52%的发眼率,90.68%的孵化率和30.68%的鱼苗成活率。运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与杂交子代进行了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 在13个微卫星位点中,3个位点只在虹鳟中得到扩增产物,6个位点扩增出虹鳟和山女鳟清晰的差异条带,另外4个位点在双亲中没有扩增出显著差异条带;(2) 双亲遗传分化显著,虹鳟和山女鳟存在杂交现象,虹鳟和山女鳟杂交子代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3) 杂交后代与虹鳟和山女鳟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617和0.5965,遗传距离分别为0.7729和0.5168, 表明杂交F1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不是对等的, 而是偏向父本一方,UPGMA系统树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本研究结果将为虹鳟、山女鳟两种鱼的杂交育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8.
为进行哲罗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激素诱导催产、同步干导授精、溴硝丙二醇消毒等方法,对6+龄的哲罗鱼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并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措施,采用平列槽及玻璃钢环形池进行了仔稚鱼和幼鱼培育。试验结果,哲罗鱼在水温8~11℃下,激素诱导生殖成熟效应期为6 d,发眼积温168.9~180.0℃·d,出苗积温227.8~277.2℃·d,仔鱼上浮积温345.6℃·d,完全平游积温455.1℃·d;受精率79%,发眼率65%,出苗率80%,稚鱼培育成活率88%,幼鱼培育成活率90%;试验共催产19组亲鱼,最终获得体质量0.5 g的幼鱼10.3万尾。  相似文献   

19.
高白鲑发眼卵孵化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在黑泉水库利用水库库底水进行高白鲑发眼卵大规模孵化情况。孵化水温3~8℃,积温达到364.5~469.1℃.d时破膜孵出稚鱼,孵化率为96%。全过程的观察发现,昼夜水温稳定是提高孵化率的主要因素,在破膜前期保持4℃左右低水温对提高孵化率和保证仔鱼质量起关键作用,在积温达到临界值时适当升温会促使发眼卵集中破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卵径形态比较和能量代谢关键酶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大菱鲆受精卵卵径平均值为(1.053±0.020)mm,不同批次的受精卵卵径间无显著差异。双变量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卵径与悬浮率、受精率和孵化率间相关性皆不显著。基于能量代谢关键酶统计结果显示,大菱鲆受精卵孵化率与参与蛋白代谢关键酶谷草转氨酶(AST)相对活力存在显著相关性[EAST≥(15.159±3.300)U.mg-1,HHatchingrate〉20%,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675,P=0.003],悬浮率和受精率与AST显著相关;大菱鲆受精卵悬浮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与参与糖代谢关键酶丙酮酸激酶(PK)间相关性均不显著。该研究表明,AST相对活力可以作为用于评价大菱鲆卵质的生理生化参数,蛋白质在大菱鲆受精卵能量代谢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