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吉云 《青海草业》2007,16(1):34-35,58
环青海湖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畜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湖区气候与自然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导致湖区畜牧业生产也表现出脆弱性和与环境不协调。对环青海湖区进行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恢复治理,改善草地环境和资源的生产能力,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些年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十七大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给我国的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大方向。林业生态作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下面,笔者针对林业的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浅析,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武胜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很适合柑桔生长,柑桔栽培历史悠久,生产的柑桔果品以其皮薄、肉脆、化渣、清甜而驰名省内外。近年来,武胜县十分重视柑桔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柑桔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渔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产育种、养殖生产和渔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5.
汪嘉燮 《猪业科学》2005,22(12):66-67
我国养猪业逐步的、快速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发展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猪场选择及建设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十分重要,因为在猪场建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将影响本猪场生产的发展。我国是养猪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不仅数量多,而且养猪生产方式也丰富多彩,各地自然环境、人文习惯也迥然不同。根据中国养猪的情况,多样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在规划和设计猪场建设时,首先应该遵循这条原则,也就是说要根据当地的经济、自然环境、人文习惯、所养猪的特点、饲料条件以及当地养猪的习惯方式来考虑。比如种猪和商品猪对猪舍要求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促进科学枝术、生产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按照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蚕种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及规避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生刚  薛宏 《中国蚕业》2009,30(4):88-90
论述了技术标准、组织管理、质量安全、自然环境以及信息传播等要素对蚕种生产与经营风险性的影响,并作出了相应的风险性评估;提出了建立产业化发展经营体制、制定技术标准、增加资金投入和健全预警信息平台等方法,对蚕种生产与经营风险性加以控制的对策与建议。为规避日益加深的蚕种生产与经营市场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丹  梁慧颖 《山东饲料》2013,(29):238+30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由汉水及长江引水,缓解河南、河北和京津地区水资源危机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城市供水为主要目标,兼顾农业与生态用水,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经济效益巨大,而且政治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近年中线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力求比较客观、全面地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与动向、社会经济效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优化生产结构是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多家畜牧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制约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诸多因素中,通过因子分析可以提取出自然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和科技进步因子3个主因子。因此,调整和优化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相应措施也应围绕这3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0.
百色市肉牛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发展缓慢。在对百色市肉牛生产情况进行重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百色山区特点与地域优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百色市肉牛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饲料原料、自然环境及生产过程等方面阐述了影响饲料卫生与安全的因素。同时强调说明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检测、研究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以及提高饲料加工的管理与工艺对保证饲料卫生与安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持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持畜牧业生产多样性的基础,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富贵遗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及满足未来不可预见需求的重要基因库,是畜牧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对肉、蛋、奶和毛皮等生产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瓢鸡的品种形成、产地环境、饲养方式及体型体貌、生产繁殖性能、品质特征等作一介绍,并对瓢鸡保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舍饲禁牧政策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禁牧期内滥牧现象屡禁不止,究其最根本原因还是饲草料的严重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有了足够的、高产优质的成本饲草料,舍饲禁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畜牧业生产才能稳步增长,禁牧、休牧工作才能发展好并能持久下去。  相似文献   

14.
地区电网规划是所在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电力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需求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决策、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电力需求的准确预测对电力安全生产和运行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负荷预测的几种常用算法和电网规划的优化方法的介绍,并结合某地区经济发展和电网建设的现状,提出该地区中长期的负荷预测方案。  相似文献   

15.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脉腹地,是"南水北调"水潭区,境内自然环境完全符合无公害生态茶叶生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把发展生态有机茶作为贫困山区的重要富民产业来抓.  相似文献   

16.
贺州市是广西重要的水果产区,具有发展多种水果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贺州市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水果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脐橙、三华李,贡柑等优新品种水果发展迅速,水果生产规模、栽培管理技术和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大幅提高。贺州市应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认真实施“优果工程”升级行动,发展优势特色水果,实现水果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牧草种子业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声 《四川草原》2002,(2):18-21
简述了云南省牧草种子生产现状。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牧草种子业发展的利弊条件。在此基础上 ,对云南省牧草种子业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繁荣的基础,由于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和破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因而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亟得解决的问题。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进行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回顾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研究探讨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对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提高管理水平,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就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畜牧立县”是民和县委、县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畜牧业也是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畜牧业对稳定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小康社会乃至促进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动物疫病是危害畜牧业生产的强敌。搞  相似文献   

20.
科技情报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科研、生产、市场经营、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文章调研了科技情报研究的现状,尤其是科技情报平台架构及功能规划,结合情报工作的业务特点,设计了科技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包括总体流程、系统功能和关键技术三个部分.文章的研究成果对科技情报搜集与分析系统的研发,以及基于情报系统的科技情报服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