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几乎与“三农”问题同时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三农”问题主要涉及农民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无一不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关。可以说,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豪 《农业考古》2012,(3):101-105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指示器,社会流动是社会运行中最重要的基本环节之一。对于中国近代乡村社会流动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然而这  相似文献   

3.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22,(6):682-693
易凝高黏原油管道输送技术是中国管道运输行业的优势领域,流变学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该领域是中国高校油气储运学科最早的研究方向,迄今为止也一直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70年来,高校在该领域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了该领域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在原油流变性表征与机理及测量、原油改性输送技术及工程应用、原油管道流动保障与流动安全评价等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结合在该领域40年的研究经历,总结了若干经验教训,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研究问题,提出了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策略建议。技术开发要“落地”,基础研究要问题导向,迎难而上、勇于创新、严谨求实、持之以恒、校企协同、多学科融合及与学术界积极交流,是该领域以往取得成功的保障和今后需继续坚持的准则。(参69)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80-17882
从“农民工”概念与社会歧视、“新生代”与社会阶层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指向3个方面辨析了农民工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工”字,主要由“打工”一词演化而来;“农民工”虽然是带有歧视含义的概念,但反映了某个社会阶层真实的生存状态;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实际上只是农民工二代,其相对社会位置基本未变;中国社会流动的不公正在包括新生代农民3-在内的“穷二代”与“富二代”、“官二代”之间,可能会造成社会阶层板结化,并导致对立阶级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正以“女多男少”的性别结构,颠覆着其父辈对“男外女内”式传统性别关系的心理认同;由性别差异导致的有关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难题,都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建设符合人性的道德伦理框架,以及能否将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稳健地提升到现代化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农民工范畴的界定、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分化、农民工工资、“民工荒”现象以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对当前学术界观点和政府政策进行综述,以深化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并期望对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智库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下我国正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迫切需要吸收和借鉴国际学术界关于智库建设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同时,国内学术界也急需了解国际智库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最新进展。为此,特对国际上“智库”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对文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之后,可归纳出当前国际上智库研究的核心议题:智库的本质及价值、智库的角色与功能、智库的影响力与评价、智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袁方成  罗峰 《古今农业》2007,(1):117-12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整体转型,既有的“三农”问题在日益变化的社会政治体制下凸显出来。作为社会的平等成员的农民日益受到重视,农民维权的手段与机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权益更是农民权益的核心。为了探索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的成因,研究通过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央苏区的政治动员或社会动员,学术界主要研究了政治动员的方式、特点、群众心理、农民性格与乡村社会动员、查田运动与社会动员、扩红运动与乡村社会动员等问题。而中央苏区的乡村借贷问题,学术界主要分析了中  相似文献   

9.
对于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不少学者寄厚望于实现另一个“三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有的文章还深入地探讨了这“三化”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读后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让人得到许多启迪。笔者认为,只有在注重上述“三化”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做到充分认识、切实正视并全力实现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才能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比较完整的答案”。因为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和农民知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样,在破解“三农”问题中也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工业化的目标为起点。通过与上个世纪提出的“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比,我们现在再次提出“三农问题”、“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新的内涵,其提出的背景、出发点、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现在进行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也遇到了城镇下岗职工的挑战、“技术排挤工人”等新问题。通过中外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比较、分析,作者提出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上、制度上、措施上的新建议。如。现阶段不仅不能以缩小或消灭城乡差别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而且还应当继续适当扩大城乡差别;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定规模的土地拍包,走家庭农场式道路等。  相似文献   

11.
民营企业胎生于“三农”,和“三农”密切相关,相互推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哺了“三农”,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建设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说:发展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竹篾层积材的制造新工艺——一种径向竹篾帘层积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竹篾层积材制造工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采用径向竹篾帘替代弦向竹篾作为构成单元.用中温固化型酚醛树脂胶替代高温固化型酚醛树脂胶,用“热-热”胶合工艺替代“冷-热-冷”胶合工艺.使用特殊设计的弹性厚度规和合理的板坯结构等创新工艺,压制出一种径向竹篾帘层积材.它是竹篾层积材的改进型产品.在性能和用途上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竹篾层积材.两者与之相比.径向竹篾帘层积材具有竹材利用率高、热压机产量高、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和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动是村官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大学生村官流动问题关系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展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是政府、社会、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从大学生村官聘期内流失与期满流动两个方面,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大学生村官流动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综述,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大学生村官流动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在我国社会形成了今天的“三农”问题和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三农”问题的严峻存在,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长远的发展规划都有极其消极的影响,本文针对此问题,就“三农”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对于“三农”问题的正确解决,文章以为,应从工业反哺农业、合理建设与管理农村、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等方面入手,综合各种手段,进行有机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浪潮下,“村改居”社区作为我国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已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讨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目前学术界主要对“村改居”的概念界定及认知、“村改居”社区居民社会适应及其影响因素、“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及其治理对策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肯定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研究提出一些研究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窦开龙 《甘肃农业》2005,(12):41-42
一、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弱势群体这一特定人群有不同的称谓,如称之为“脆弱者群体”、“弱者群体”、“边缘人群”等。自从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弱势群体”一词后,学术界对此特定人群才有了一个统一的称谓。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了各自的界定。 1.“经济说”。认为指的是经济收入低,就业难度大或者已经失业,温饱问题难以解决,住房条件较差,日常生活开支难以支付,恩格尔系数大的特殊人群。 2.“落后说”。认为指的是那些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相对落后于社会发展先进水平要求的人群。或者说是时代的落伍者。 3.“心理说”。认为指的是承受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煎熬,带有消极心理与负面情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加快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的流动和转化所涉及的利益驱动、统筹管理、合理转化、可持续生产“四个机制”展开讨论,提出农业科研单位应完善“四个机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统一管理和经营,规范对研发人员的激励行为,从而实现知识产权流转与可持续生产的良性循环,挖潜农业科研单位所承担的社会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上升,流动儿童的人数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业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的规模与趋势以及流动儿童受教育不公平的具体体现,并试图为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不公平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治理有效”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引起了学术界对村庄治理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村庄有效治理的路径之一,现有研究主要从产权结构、管理机制和治理绩效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分析其对村庄治理的影响路径。归纳梳理已有研究,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显得愈发突出,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是关系到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和制度障碍出发,提出了解决劳动力流动的管理制度创新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