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缝洞型碳酸盐岩是塔北地区哈拉哈塘油田的主要储集层,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洞穴、溶蚀孔隙以及各级裂缝。缝洞连通性是油田勘探开发实践中高效井优选的重要依据,连通的大型缝洞集合体是研究的主要目标。缝洞量化描述技术是储层描述中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裂缝量化研究、缝洞连通性以及缝洞体系储集规模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研究区缝洞型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提出裂缝强度量化描述、裂缝方向量化描述与缝洞体系储集规模量化描述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对缝洞体系连通性进行量化分析,确定连通单元边界,最终指导油藏高效开发井组部署。  相似文献   

2.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发现和探明的古潜山油气藏储层为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碳酸盐岩,其储集空间以孔洞、裂缝为主,潜山内幕有效储层与致密层并存,非均质性强,物性横向变化较大,裂缝是影响储集性能的主导因素,因此裂缝预测对该区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应用体曲率属性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进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预测和刻画了储层缝洞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研究结果为研究区油田生产提供了地质依据,同时也为类似地区的储层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且裂缝发育具有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钻完井往往需要进行酸压改造储层以期沟通井周缝洞体。根据该区块酸压施工曲线的形态,并结合地质和生产资料,将酸压施工曲线分为:未沟通缝洞体、沟通一定规模裂缝系统、沟通较大规模裂缝系统、沟通天然裂缝4类,以此判断酸压施工对储层的沟通改造效果。在实际酸压施工进行储层改造时,可根据压力曲线的变化形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以达到有效沟通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岩溶型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现有测井方法受径向探测范围限制很难发现远离井眼的缝洞储集体。利用偶极横波四分量测井资料,采取波形转换、压振、波幅补偿、波场分离和偏移成像等处理技术,对井周3~50m范围内的地质反射界面进行成像,得到地质反射界面的距离和走向。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裂缝、孔洞及洞穴等地质界面的成像特征,分析了偶极横波远探测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建立了反射体的解释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技术及解释模型能有效识别远井眼隐蔽储集体,解释结果与酸压结论一致,为隐蔽储层识别和酸压改造提供了依据,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曾威  唐军 《长江大学学报》2012,(6):34-35,42
隐蔽油气藏(特别是岩性圈闭油气藏)具有隐蔽性强、不易识别、相变快、非均质性强、单砂体厚度小和成藏条件复杂等特点,给储层预测带来极大的困难。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通过综合地震、地质和珊井资料来提高地震资料识别储层的分辨率,已经成为薄砂体储层识别的有效方法。对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交待了反演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AH油田是一个以孔隙型为主、局部发育缝洞的碳酸盐岩背斜油藏,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和注水开发。结合油井生产动态分析,针对油井见水、含水高和油水关系复杂的特点,根据水油比曲线划分出6种典型产水类型,延伸了产水特征曲线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以孔隙型储层为主的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是水驱开发的关键地质要素,局部受溶蚀塌陷作用的影响。通过储层分类表征,有针对性地制定稳油控水对策。  相似文献   

7.
储层随机建模技术在碎屑岩储层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在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则相对较少。针对建模工区面积大、钻井资料不足、地震解释资料不全、相控约束缺少、气水界面复杂等困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即属性模拟过程中利用储层厚度反演资料作为平面约束,两个气田采用不同的相关系数约束,储量计算中应用变气水界面。建模结果表明,目标碳酸盐岩工区的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的误差精度满足油藏描述需要,储量计算结果与传统容积法计算结果相当,可作为这类地质建模的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中Ⅰ号气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在衰竭式开发下采收率低,需要采取注水注气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首先,运用离散裂缝方法针对不同储层类型的理想模型建立了相应概念的地质模型;其次,根据不同储层类型及不同油气藏特征而采取注水或注气开采方式下的采收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进行综合对比,得出适用于不同凝析油含量和不同储层类型情况下的合理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渗不发育,但缝洞储集体随机、局部、不连续发育。注水替油机理显示,碳酸盐岩油藏的注水指示曲线不同于砂岩注水指示曲线。对于非连续性质的碳酸盐岩储集体,根据油井注水指示曲线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储集体类型,针对具有溶洞性质的高渗缝洞储集体采用改进的注水指示曲线理论模型,可确定溶洞储集体容积、原油和地层水的体积。通过现场实例验证,改进新模型解释的参数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塔中奥陶系油气藏为礁滩型和层间岩溶储集体控制的碳酸盐岩缝洞型准层状凝析气藏,整体富气局部含油,储层非均质性强,相态特征复杂,气油比变化大。通过对塔中I号气田气油比变化特征,划分出基本稳定型、上升型、波动型和先升后降型4种气油比变化类型。分析了不同变化特征的主控因素,储集空间类型、驱动方式、相态变化及钻井轨迹是影响气油比变化的重要原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结合生产需要,提出了根据气油比变化在该气田的应用方法,如出水预警机制、钻井轨迹优化、提高采收率对策等。  相似文献   

11.
刘化  金辉 《长江大学学报》2008,5(1):138-139
讨论了一种非常规的反演方法,通过建立地震属性与测井曲线之间的统计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各种储层参数。在模型建立过程中,用交互有效性来检验模型的可信度,并且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来确定属性选取的优先权。应用该方法,理论上可以预测储层物性参数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地震体数据中的信号断裂或减弱影响层位自动提取的准确性。由于层位在地震图像上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通过分水岭算法和方向滤波方法增强三维地震层位的连续性,利用中心扩散方法进行全三维空间搜索并结合基于地震道的振幅匹配方法对搜索结果进行调整。通过试验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适应信号较好的层位自动识别,提高层位解释效率。  相似文献   

13.
川东北YB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井段岩性横向变化大且储层非均质性强。根据不同流体在测井响应上的差别,采用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法、正态分布法(P1/2法)、电阻率测井识别法等方法综合识别气水层。实际应用表明,其识别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说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在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光油田曙二区S33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选择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中的球形变差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三维数据体。  相似文献   

15.
杜雄飞 《北京农业》2012,(21):201-202
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试验,对带有施工缝的钢筋混凝土柱和整浇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构件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施工缝的存在破坏了构件骨料本身的随机分布,在接缝面上形成了薄弱层,降低了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在继续浇筑新混凝土之前,在施工缝处铺一层粘结层可以有效改善施工缝接缝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后水溶性有机物(DOM)的性质及与团聚体保护的关系,揭示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法】以不同有机肥施用制度(有机肥种类、数量和施用时间)的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分组获得不同团聚结构位置的水溶性有机物,测定DOM中的碳水化合物(CHC)和酚类物质(PEC)浓度。【结果】与游离组分及原土微团聚体相比,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之间的CHC和PEC浓度更高,平均值分别为163.8和38.6 mg C•kg-1,并具有高CHC/PEC比(4.27)。与单纯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CHC和PEC在各团聚结构位置上的浓度,增幅分别达10.3%和6.3%,且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之间的位置对有机肥的响应更灵敏。基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程度,有机肥作用下大团聚体保护的CHC和PEC含量和比例均最高,而降低了原土微团聚体保护的CHC和PEC的含量和比例。【结论】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DOM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既说明大团聚体是土壤活性有机碳增加和物理保护的最重要结构,又暗示DOM可能对大团聚体及其内部微团聚体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CHC和PEC的浓度及二者比例均在有机肥作用下显著提高。结合团聚体分组进行DOM的评价有助于了解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农业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乌南油田N12主要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亚相的沙泥沉积,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利用储层的测井物性解释资料,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研究区N12储层的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总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层内非均质性与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单砂层垂向上渗透率以正韵律和反韵律为主,夹层多。各沉积微相非均质性强弱依次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席状沙、坝核、坝缘、沙滩。层间渗透率差别大,Ⅰ、Ⅱ油组非均质性最强,单层层数越多,层间非均质性越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变化受沉积相控制,渗透率平面变化较大,砂体相变较快,连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储层厚度预测精度,首先根据实际数据建立正演模型并进行正演模拟,然后采用地震剖面识别、宽带约束反演、矢量属性3种方法对正演模拟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3种方法下的储层厚度预测精度。同时,在理论正演数据中加入噪声,研究这3种方法对噪声的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剖面识别和宽带约束反演方法在预测储层厚度时抗噪性较好,而矢量属性方法则对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要求较高。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塔里木哈得地区,得到基于宽带约束反演和矢量属性方法预测的研究区内储层厚度平面图,并给出了储层段尖灭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地模拟接线路面特性,对其荷载-变形和损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接线路面板集中弹簧简化模型.基于此,采用SAP2000建立了某座全无缝桥梁动力计算模型.对该桥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并与对应连续梁桥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进行了桥长和接线路面刚度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低设防烈度地区,全无缝桥梁的地震响应只有连续梁桥的24%~35%,主桥处于弹性无损状态.可见,全无缝桥梁能大幅提升中低烈度地区公路中小桥梁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