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主要感染鸭、火鸡和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自2003年以来,我县陆续发现一些雏鹅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造成大批雏鹅死亡,未死鹅病愈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县养鹅业的重要细菌性疫病之一。从临床资料分析,20-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是近几年水禽饲养场普遍存在、广泛流行的疫病之一,尤其是该病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水禽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病原特性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  相似文献   

4.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又称鸭浆膜炎。近年来,该病在各地多有报道,主要发生在2~8周龄的鸭中发生,在鹅中的报道较少。本文就临床1例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发病、诊断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鸭、鹅等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临床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为主,可导致患病家禽体重降低、产蛋量下降,甚至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日常生产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merella anatipstifer,RA)引起的鸭、鹅及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疫败血症(Anatipestifer septicaemia)、鸭疫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和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被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症(Septisemia anseru exsudative)。Hendrickson等首次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纽约长岛的三个鸭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生化特性、药敏情况、血清型和致病性,从扬州郊区发病鹅场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玻片凝集试验,确定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经过血凝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没有发现鹅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滴鼻3种途径感染鹅,出现100%的死亡率,说明分离株对扬州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同时提示在鹅的免疫计划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用名鸭疫巴氏杆菌)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水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县及周边地区雏鹅群中流行,并严重危害养鹅业发展。现就一典型病例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近几年发病普遍,广泛流传。若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会增加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将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安徽省某鹅场急性死亡的雏鹅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死鹅肝脏、脑和心包液,经过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特性检测以及16S rRNA和血清学检测,鉴定病原菌为血清1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命名为LAG1株。该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而对卡那霉素等耐药;对雏鸭的致病性强,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为7.75×103CFU/只;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LAG1灭活油乳剂疫苗对自身菌株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对血清10型鸭疫里默氏杆菌HXb2攻毒的保护率可达70%,对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WJ4和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攻毒的保护率低于20%。本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养鹅业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鹅出血性败血病、蛋子瘟、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鹅曲霉菌病及鹅念珠菌病5种常见的鹅细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鹅出血性败血病、蛋子瘟、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鹅曲霉菌病及鹅念珠菌病5种常见的鹅细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家禽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和雏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该病过去在汕头市主要发生于鸭群,但近年来鹅群发病呈逐渐流行趋势,已成为危害本市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04年6月上旬,汕头市澄海区某狮头鹅饲养场发生一起以拉青绿色稀粪,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主要症状的雏鹅疫病。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狮头鹅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鸭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该病主要侵害雏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实际生产中较多见,有关诊治报道不时见于报端,但雏鹅感染该病报道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正鸭疫里默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综合征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今年来,鹅也发生此病,并在某些养鹅地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较大威胁。本病主要侵害2~8周龄的雏鹅,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流泪,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下痢,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等。大肠杆菌病是雏鹅生产中常见的疫病,主要危害雏鹅,单独发病其死亡率较低容易被轻视,但混合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取铁力市地区某鹅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2株细菌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高敏,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利福平不敏感。说明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可作为此养鹅场防治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需减少或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RA)病是鸭、火鸡、鹅等多种雏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表现急性或慢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20.
从贵州省某临床发病鹅群分离出细菌1株,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基因序列分析和血清型鉴定,证实该菌为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AR).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分离RA对10 d雏鹅肌肉接种半数致死量(LD50)为1.096×107cfu,死亡鹅脑、肝脏处可分离到相应RA.结果为贵州省养鹅业疫病防控及在防疫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免疫接种时选择适宜的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