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休闲农业(包括乡村旅游在内),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开发利用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为手段,将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休闲功能与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农户生活、农耕文化及农村民俗等三农要素有机融合的特色农旅产业。发展休闲农业有哪些模式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贵州作为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大省,其协同发展存在着发展乏力,缺乏统一规划及缺乏人力支撑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优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创新思维,统筹规划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唱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旋律。文化搭台产业升级。重点开发中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距今已有1 200多年历史的吉州窑。以"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葡萄之乡"称号为契机,积极支  相似文献   

4.
11月20日—22日,2011中国(宁波)休闲农业与魅力乡村发展论坛暨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在安徽省宁波市举行。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讲话时说,休闲农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朝阳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一项长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水生蔬菜生产的基本情况、水生蔬菜文化及其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休闲农业在现代社会活动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将休闲农业与水生蔬菜种植加工业相结合,利用优势互补,以促进水生蔬菜与休闲农业共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我国水生蔬菜生产的基本情况、水生蔬菜文化及其在我国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休闲农业在现代社会活动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将休闲农业与水生蔬菜种植加工业相结合,利用优势互补,以促进水生蔬菜与休闲农业共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评述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在认识农业多功能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农业的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分析了农耕文化作为休闲农业开发理念核心的原因,提出基于农耕景观、农耕器具、传统制作手艺等有形农耕文化和岁时节日、农事诗谚等无形农耕文化开发的休闲农业项目设计思路,并指出在以体验理念勾画休闲农业之圆时应注重在重感官的初级体验、强调参与的高级体验和浑然融合的终极体验等层次上产品设计方面的差异性,最终形成以农耕文化为圆的核心、以休闲农业项目设计为圆的延伸半径、以体验理念勾画休闲农业之圆的模型,成为一种解读休闲农业开发的文化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正>畅游"热带雨林",体验开心农场、出海打鱼、采摘果蔬,品尝农家饭……在滨海新区,休闲农业游已经成为旅游项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吸引着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大量游客。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制定出台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计划未来3年提升并完善10个现有的休闲农业园区,新建20个休闲农业旅游示范项目,筑起集"生态游憩、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旅游区。专家指出,滨海新区应建设高端休闲农业项目,走产业化、品牌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刍议——兼谈上海休闲农业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休闲农业在中国有较快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休闲农业依托了休闲这个概念,融合了旅游这一方式,是休闲行为和农业的耦合,属于休闲产业的范畴。若要准确认识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律和建设方向,必须充分理解休闲和休闲产业。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观念的理性回归。外因是政府重视、闲暇增加、收入增长和交通便捷。上海的休闲农业面临区域竞争和行业竞争双重挑战,建议采取产业联动和产业嵌入的方式开辟休闲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09,(12):11-11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民革中央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暨2009首届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上讲话时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立足“三农”优势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观光休闲,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业概念的演变及规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城市农业思想起源以来,其概念几经演变。笔者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农业概念的不同阐释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中国国情,从3个层面对城市农业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基于当前国内城市农业发展需求及趋势,笔者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农业的发展定位应立足于微观城市农业的概念,并提出了把城市家庭休闲农业作为中国未来城市农业发展与研究重点的新思路。同时从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学科融合、科技发展、市场培育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中国城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丹东市休闲农业做了调研,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并从规划、认识、宣传、管理等方面为休闲农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中国休闲农业已经步入调整提高的关键阶段,亟需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和要素进行规范指导。通过分析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理清了休闲农业及标准化的内涵,阐明了标准体系建设对休闲农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初步构建了休闲农业标准化的体系。结果显示,休闲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符合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需求,标准体系建设紧密围绕业态、功能和关键点等要素,重点推进国家、行业和地方层面的休闲农业专用标准建设,尤其是建设与评价、服务与操作等方面的标准是休闲农业目前迫切需要建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京郊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学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291-295
文章在研究北京市郊区休闲农业实际情况基础上,借鉴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探讨休闲农业的概念、发展阶段等问题,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北京休闲农业产品和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京郊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业态。笔者通过梳理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休闲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分析江苏省发展休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对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的历程、特征、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良好的自然生态、雄厚的农业基础、发达的社会经济、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农耕文明,已成为江苏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机会。江苏省休闲农业主要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创意阶段3个阶段,应着力解决好政策落实不到位、融资难、缺乏规划引领、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管理服务水平较低、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江苏省休闲农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品牌培育水平、类型模式丰富多样,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针对江苏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推介、加快创意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主要是对福建省漳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漳州休闲农业存在的优劣势,探讨了发展漳州休闲农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针对性提出了促进漳州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福建莆田市九龙谷、快乐农庄休闲农业景区为研究区域,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在分析样本游客人口学特征的基础上,从旅游动机、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方式、最喜欢旅游活动、出游频率等方面探讨总结中小城市休闲农业旅游的游客旅游决策行为特征,并提出了改善和提升中小城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创意农业是将农业生产同创意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方式,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休闲观光农业是创意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休闲观光农业,即农家休闲旅游,它是农业和旅游的结合体,人们通俗地称之为农家乐。分析了成都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