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 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造成水产业严重损失的重要疾病,为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大多数病原菌为条件致病菌。这类细菌可长期潜伏在鱼体内并不引起疾病,但当环境突变或受污染、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迅速导致疾病发生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真鲷养殖蓬勃发展,与其它海水鱼类相比,真鲷抗病力强,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疾病日益加剧,其中细菌性疾病约占 30%,而细菌性疾病中,弧菌病占大多数。 该病的病原是弧菌 Vibrio sp。此菌为条件致病菌,平时在海水和底泥中都可发现,在健康鱼类的消化道中也是微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旦条件适宜就成为致病菌,所以若捕捞、运输、选择等操作不慎,使自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水质不良,降低了鱼的抵抗力,或投喂氧化变质的饲料,使鱼的消化道或肝脏受到损害,弧菌就会自肠粘膜的损伤处入侵而感染组织。…  相似文献   

3.
正常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年4 - 6 月, 作者对安徽省六安地区某养殖场正常鱼体内条件致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共分离到83 株条件致病菌, 经初步鉴定归为8 个菌属, 其中气单胞菌数量最多, 占总菌株数的59-1 % , 且在各种鱼不同组织脏器中和不同水温条件下均能分离到。表明气单胞菌是该养殖场鱼体中存在的主要条件致病菌。其余各菌属所占比例依次为不动杆菌(13-3 % ) 、黄杆菌(10-8 % ) 、肠球菌(6-0 % ) 、假单胞菌(4-8 % ) 、爱德华氏菌(3-6% ) 、变形杆菌(1-2 % )和克雷伯氏菌(1-2 % )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治疗该养殖场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和氯霉素。此外, 池水细菌总数与水温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鱼病用药     
鱼药名称成   分主  药浓度(%)剂型抗菌、驱虫作用 使用方法 AQUA-TETRA土霉素(Oxytetracycline)0.75粉剂浅表的细菌性败血症使用本品配成药饵,每日饲喂1或2次,连续10d。BACTIGIDE氯苄烷铵(洁尔灵)(Benzalkoniumchloride)2.0液剂浅表的细菌性感染,包括口腔霉菌病、脊柱前凸和由屈挠杆菌和粘液菌科细菌引起的感染。量取原液1ml,加水稀释至20L,浸洗病鱼(观赏鱼)。须注意,浸洗1h后应将病鱼移入清水中,或根据病情决定浸洗时间。HEXAM…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溃疡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病(Canker)是鱼易患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发炎、鱼鳞脱落、生成白色絮状物、继而溃烂,最后死亡,该病发病率高,且死亡情况明显。在鳗鱼、鲈鱼、金鱼、鲫鱼、鲤鱼等均有报道,其致病菌主要有气单胞菌属占59.1%、不动杆菌占13.3%、黄杆菌占10.8%、肠球菌占1.2%、克雷伯氏菌占1.2%。其中气单胞菌属不仅是淡水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同时也是中华鳖、牛蛙、三角帆蚌等水生经济动物的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6.
在宜鱼稻田建设占面积10%~20%的鱼凼、鱼沟(鱼凼深1.5~1.8m,鱼沟宽60~80cm,深40~60cm);在以养虾、蟹为主的稻田,建占面积20%以上的鱼沟,沟宽2~3,沟深1~1.5m。这种凼、沟式的稻鱼工程,不仅每亩可以增加蓄水150~300立方米,而且每m^3水体还可年生产1公斤或0.5公斤虾、蟹。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5)
正猪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或丹毒丝菌,属丹毒丝菌属(Erysipelothrix),是一种兼性,无芽孢形成的,非抗酸性,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在十九世纪末期,丹毒丝菌被公认为是人类致病菌,能够广泛的、长时期的存在于环境当中,包括在海洋中,其可与种类繁多的野生和家养动物、鸟类和鱼类共生或使它们发病。猪丹毒丝菌可以导致猪丹毒,是一种可以广泛流行的、能够造  相似文献   

8.
由细菌感染引起鱼类发生病理变化、甚至死亡的疾病,称为细菌性鱼病。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生物中的原核细胞,仅具有原始核,同时也缺乏细胞器。鱼类细菌病的种类较多,危害严重的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疾病。细菌性鱼病是目前危害鱼类较为严重的疾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大多数鱼类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能在饲养环境水中、底泥中以及健康鱼体及其他动物体上分离得到。只有在周围温度有较大变动,水质污染、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或营养性失调,  相似文献   

9.
暴发性出血病综合防治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细菌性疾病,其危害鱼类品种之多,时间之长,分布地区之广为鱼病史上所罕见,尤以鲫鱼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编鱼和鲢鱼。除草鱼以外,现已从患暴发性出血病的青、鲢、鳙、鲤、鲫、鳊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这种菌...  相似文献   

10.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稻田选择养鱼稻田选择在凤凰县齐梁桥乡三里湾村。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日照时间长。1.2稻田工程建设养鱼稻田田埂高0.5~0.8米,田埂底部0.6~0.8米,顶部宽0.4~0.5米,不漏水。鱼凼一般在冬季或春季犁田前开挖。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圆形,凼深1.5米。四周用水泥砖砌成,鱼凼出口2个,宽40厘米。秧苗返青后,在田中央至鱼凼出口开挖一条纵向的主沟,沟宽0.6米,深0.5米。另依稻田的大小与形状开设“十”字或“井”字或“田”字…  相似文献   

11.
4罗非鱼疾病的防治4.1运动性气单胞菌病4.1.1病原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中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它对正常的健康鱼难以感染,但是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降低时,该菌就可能乘机而入,使鱼感染发病。4.1.2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冬闲田培育草鱼种 ,由于水浅 ,受外界气温影响大 ,使鱼极易患病 ,防治不及时 ,直接影响成活率 ,因此 ,应注意病害防治。1赤皮病1.1病因及症状冬末春初水温低 ,捕捞等机械原因 ,造成鱼体表受伤 ,有利荧光极毛杆菌入侵后潜伏 ,当气温回升时 ,迅速发展成急性流行病 ,引起大量死亡。表现在病鱼体表两侧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 ,鳞片脱落 ,呈不规则的块状红斑 ,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开裂 ,鱼的上下颌和鳃盖部分充血。1.2防治投放鱼种前 ,每667m2田块撒生石灰20~25kg,鱼种下田时用2%~3 %的食盐水浸洗3~5min ,下田后定…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改良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水质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对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兴起,微生物在水产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合细菌、玉垒菌、蜡质芽孢杆菌在河蟹育苗中已被使用来改善水质,为了进一步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对改善养殖水质的作用,我们在江苏省江洋特种水产品有限公司作了以下试验: 一、试验条件与方法 1.池塘条件与水 选择温室河蟹幼体培育水泥池2个,2#为实验池,4#为对照池,面积均为10m2,水深为0.8m。起始水温为19℃,渐渐升至25℃,用盐卤配制水,盐度16.8‰,至大眼幼体出现后淡化。选大棚仔蟹培育池四个,1#大棚东池、西池,大棚2#东池为试…  相似文献   

14.
吴莉芳  张勇 《齐鲁渔业》2000,17(3):42-42
1白云病1.1发病情况及症状是由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鱼体受伤后,致病菌便容易入侵感染此病。多发生在每年的3~4月,流行水温11~17℃。稍有流水、水质清瘦、溶氧充足的网箱,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头部、背鳍、尾鳍最为明显。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鳞片脱落,体质瘦弱,反应迟钝,不久即死,剖开鱼腹,可见肝脏、肾脏充血。1.2防治方法1.2. 1采用 150 g/m3福尔马林与 20 g/m3敌百虫混合液浸洗鱼体30分钟,每天一次,连浸3天。同时,每 100 kg饲料…  相似文献   

15.
水库小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aco(Richardson)〗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又名黄嘎、黄腊丁等,是我国重要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肌间刺少而颇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30~36元/千克。为了调整网箱养殖品种结构,探索黄颡鱼养殖技术,笔者2000年在水口电站西滨库区进行了小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水域环境试验地点在水口电站西滨库区内,水面宽阔,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透明度为0.6~1.5米,pH值6.2~6.8,底质平坦,水深4.0米以上。1.2网箱设置网…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养殖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福建宁德三都澳网箱养殖花鲈的肠道内容物及肠壁菌群16S r DNA V3-V4区进行测序。肠道内容物和肠壁样品分别获得456和293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分属22个门120个属。花鲈肠道菌群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细菌为主要优势菌群,分别占其肠道菌群数量的47.2%、25.8%、14.4%和10.3%。在属分类水平上,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及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属细菌是主要类别。对养殖花鲈的肠道内容物与肠壁菌群进行比较分析显示,肠壁菌群多样性略高于肠道内容物。肠道内容物中,发光杆菌属、梭菌属及鲸杆菌属等是主要菌属,其中鲸杆菌属和梭菌属分别占肠道内容物菌群总菌数的17.8%和12.5%,为主要标志性差异种类;在肠壁样品的菌群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真杆菌属(Eubacterium)、Lachnoclostridium、弓形菌属(Arcobacter)和Flavonifractor为丰度较高的菌属,其中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为主要标志性物种,占肠壁菌群总数的5.6%。在花鲈肠壁上定殖着格氏乳球菌(L. garvieae)和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等条件致病菌,因此,在养殖中需要注重饵料及环境的管理,避免致病菌大量增殖引起暴发性鱼病。  相似文献   

17.
二、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在水产上应用的主要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在水体和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可起到有效抑制或杀灭水体中或养殖水生动物体内的某些有害菌或致病菌的作用,并能增强有益菌的群落,从而达到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作用。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促进养殖水生动物的生长等。  相似文献   

18.
池塘鱼虾蟹混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我们在金湖鱼种场进行了池塘鱼虾蟹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亩产鱼 185 kg,青虾24.6 kg,蟹69.9kg,亩利润3 270元的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面积8.7亩,水深1.5~2.2m。四周用钙塑板围成防逃墙,水源为宝应湖水,水质良好,溶氧含量高。池塘内水草丛生,主要为苦草、轮叶黑藻、芜萍,约占池塘面积的40%。放苗前1个月每亩用 2.5 kg五氯酚钠清塘,以彻底杀灭野杂鱼。1.2苗种来源 鱼种夏花为该场自繁自育。青虾苗是收购其他塘口的秋繁苗。扣蟹从启…  相似文献   

19.
河蟹细菌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4年对安徽省巢湖市境内8个乡镇的1300 hm2池塘、稻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主要出现“颤抖”、“黑鳃”、“肝腺糊化”、“腹水”和“烂肢或腐壳”等5种常见病症;从患病蟹体内分离、鉴定出嗜水气单胞菌、粪产碱菌、少动假单胞菌、反硝化产碱菌、产吲哚黄杆菌、产碱假单胞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7株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许振松 《内陆水产》2002,27(6):27-27
鱼类生活在水中,对病鱼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断比较困难。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有些常见鱼病的某些阶段还会表现出类似的症状,用肉眼检查一时很难区分,而这些病往往它们的病原体不同,所以治疗用的药物也不同,因此能否正确地鉴别这些疾病便成了治疗的关键。在此列举几种,希望对养殖者有所帮助。1病毒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1.1类似症状约在20~30℃水温时发生,主要危害草鱼。鱼体黑暗,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直至停食。剖检均见病鱼肠道呈红色,并具粘液。1.2鉴别与治疗1.2.1病毒性肠炎症状:(1)活检时肠道严重充血或局部鲜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