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控制水温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怕热的一种鱼,其最适宜的温度为 22~ 28℃。当水温高于 28℃时,其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容易升至 28℃,因此,盛夏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种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可以遮挡部分阳光,便于黄鳝的潜伏,同时又可以改善池塘环境,降低池水水温,有利于黄鳝生长。但水生植物在鳝池中的种植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 1/3。种植品种有茭白、水葫芦、水浮萍等品种。   2.搭棚遮荫   单纯依靠种植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2.
一、控制水温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黄鳝的生长与摄食。黄鳝是淡水鱼类中较为怕热的一种,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当水温高于28℃时,黄鳝摄食量明显下降,生长受到抑制。进入高温季节,由于鳝池水位较浅,水温很容易升至28℃,因此盛夏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方法有3种:  相似文献   

3.
每年6~7月是黄鳝养殖关键季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俗话说:"过了6月关,黄鳝变金砖",这不但说明了能闯过夏季关的黄鳝的宝贵,更道出了黄鳝安全度夏的难度和重要性。如何使黄鳝安全度夏呢?笔者认为夏季黄鳝养殖应抓住以下5个关键环节:一、搞好防暑降温工作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阳光曝晒很容易使池水迅速升温,使黄鳝发生死亡,人工控制水温极为关键。可在池子四周种植南瓜、丝  相似文献   

4.
八月渔事     
蔡永祥 《水产养殖》2009,30(8):39-39
8月份,农历节气是立秋、处暑,天气仍是赤日炎炎,暑气逼人,平均气温相近于7月份。此时鱼类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时期。根据夏季高温季节池塘水温高,池水上下温差大,鱼虾蟹等摄食多,水质变化快等特点,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现就高温季节的养殖管理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低温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确定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以体质量为(10.28±2.21)g的黄鳝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12℃、15℃、18℃3个低温处理组以及对照组(水温25℃),进行了4周养殖试验,测定黄鳝体质量日增长量、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肥满度等生长指标以及体成分组成(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试验结果显示:(1)随着水温的降低,黄鳝的终末体质量和体质量日增长量呈现下降趋势,当水温在12℃时,黄鳝的终末体质量和体质量日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黄鳝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为12℃时,黄鳝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25℃)及其他2个处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低温对黄鳝的体成分组成有所影响,当水温在12℃时,黄鳝粗脂肪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有所升高。结果表明,在12℃的低水温下,黄鳝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其体成分组成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红兵 《水产养殖》2014,(12):52-52
<正>俗话说:"过了三伏天,黄鳝胜金砖"。夏季是养殖黄鳝的黄金季节,但是这个季节气温高,雷阵雨多,水质易恶化,因此必须注意以下五点。1水温控制黄鳝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夏天烈日曝晒可使水温迅速升高,易中暑甚至被烫死,因此,水温控制极为重要。主要降温方法有:1种植水生植物,但种植的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3,主要有茭白、水葫芦、水浮萍和浮萍等品种。2搭建遮阴棚。按照东边留阳光原则,遮阴面积占总面积的2/3,一  相似文献   

7.
一、海区的选择 养殖鲍鱼的海区选择:水深流畅,水质清新,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藻资源丰富,海水盐度比较稳定且为中盐度。具体要求是: 1.水深:养鲍海区,海水不易过浅,最好水深能达到15—20m之间。 2.水温:鲍鱼其生存的水温范围在1~28℃,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所以养鲍海区冬季水温不低于1℃,高温季节水温不超过28℃。 3.盐度:鲍鱼属于中盐度的海洋生物,要求海水盐度能稳定于29‰~31‰为宜,最低不低于27‰,最高不超过36‰。 4.水流:因为鲍鱼喜欢水流畅通,所以应选择正规的往返流的海…  相似文献   

8.
黄鳝的安全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继升 《内陆水产》2002,27(12):8-8
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有的养于户懂养殖技术,盲目上马到冬天黄鳝不能安全越冬。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到春节上市时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可将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下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或玉米秆…  相似文献   

9.
暗纹东方鲀在水温7℃以下有死亡现象。故抓好河鲀的越冬管理是河鲀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养殖水温最好保持在18℃以上,适宜生长温度在22~28℃,以25~26℃中某一恒温最好,16℃~18℃摄食明显下降,11℃开始停食,活动力下降。温差骤变2℃,明显影响河鲀下次摄食量。江苏地区一般在11月初要进入越冬养殖。一、越冬场地的选择选择有加温设备的电厂,环境安静,光照好,注排水方便,有好的池水或深井水,交通便利,有电源。二、越冬的方法(1)用土池越冬。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选择场地开土池,池的大小可根据越冬鱼的…  相似文献   

10.
彭福峰 《科学养鱼》1996,(12):30-30
黄鳝养殖如何过三伏关“过了三伏关,黄鳝变金砖”,养殖者的这句口头禅充分说明:黄鳝如何安全度过三伏关,是黄鳝养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下面是笔者三伏高温季节管理要点的经验谈。一、温度黄鳝是内陆鱼类中最怕热的一种,最佳适应温度不超过28℃。而三伏天,由于鳝池...  相似文献   

11.
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是河蟹快速生长的季节,也是河蟹发病的高峰季节,河蟹成活率高低、增重多少皆在此阶段体现。如何搞好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日常管理1.池水管理: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蟹池水位也需不断加深,当水温达到30℃时水深应保持在1~1.2米。夏秋季节是河蟹摄食和生长旺季,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应根据水质情况随时换水。若蟹池水质较好也应隔几天换一次水,先放水后进水,不要一头放另一头进,起不到真正换水的目的。换水时宜在清晨或晚上,以免打破河蟹生长的生物钟不利河蟹生长。夏秋季雷阵雨和暴风雨多,一定要…  相似文献   

12.
王烈华 《内陆水产》2002,27(7):21-21
防署降温黄鳝最适摄食和生长水温为21~28℃,水温高于30℃时,出现不适应现象,如焦躁不安,为寻找低温场所会水平或垂直方向迁移。黄鳝长期生活在高于30℃的水中会出现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减慢、体质衰弱、疾病增多和死亡现象,造成养鳝效益低下甚至亏损失败。人工调控避署措施是:(1)在鳝池或网箱中培植大量的水草。既能遮挡烈日降温,又能净化水质,支撑鳝体和提供良好的隐蔽栖息环境。(2)搭建荫棚。既可在鳝池边种植南瓜、丝瓜、花草等藤蔓植物搭建“生物荫棚”,也可使用遮阳网等盖成“非生物荫棚”。(3)加注低温的井…  相似文献   

13.
夏季高温期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此期间气温偏高,安全隐患多。高温对病菌及鱼类,都不利于其生长繁育的,当水温在33℃以上,许多鱼类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因而对于集约化养殖的池塘,饲料投喂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1海区的选择 养殖鲍的海区要求水深流畅,水质清新,无污染,附近无河流,海藻资源丰富,海水盐度比较稳定。且较高。具体要求是:1.1 水深 养鲍海区海水不易过浅冰深最好能达到 15~20 m。1.2 水 温鲍生存的水温范围在 1~28℃ ,生长最适水温为14~22℃,所以,养鲍海区冬季水温不低于1℃,高温季节水温不超过28℃ 。1.3盐度 鲍属于能适应较高盐度的海洋生物,要求海水盐度能稳定于29~31,最低不低于27,最高不超过36。1.4 水流 因为鲍喜欢水流畅通,所以应选择正规的往返流的海区,流速应以 50~…  相似文献   

15.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性虾类,对高温的变化适应能力要明显大于低温。人工养殖适宜的摄食、生长的水温为18-35℃,最适水温为30~33℃,水温18℃以下时,摄食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水温低于16℃时,几乎停止摄食,长时间处于水温13℃环境中会出现昏迷危险状态,低于8℃时死亡。从其适应水温的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16.
彭湛峰 《齐鲁渔业》2008,25(4):39-39
1 黄鳝生长最适水温23—25℃,水温降至10℃时钻泥冬眠水温高于30℃时停止摄食。繁殖水温23~26℃。  相似文献   

17.
崔利军 《齐鲁渔业》2020,37(1):35-36
黄鳝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28℃,在28℃以上时食欲下降,摄食量减少,而水温降到10℃时,黄鳝进入休眠状态。一般当年11月至次年2月是黄鳝的越冬期,必须加强管理,使其顺利越冬。常见的越冬方法有以下几种:1水中越冬黄鳝水中越冬,鳝池的进水缓冲坑要保持一定的水位,保持池底不结冰,黄鳝可潜入池底洞穴深处越冬。若气温短期升高,黄鳝白天还可出洞呼吸或捕食。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黄鳝就停止摄食,入穴冬眠。  相似文献   

18.
余健 《科学养鱼》2002,(7):35-35
7~9月是全年气温较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既是河蟹的生长旺季,也是病害高发季节,加强这一时期的管理至关重要,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一、加强水质管理1.定时换水定时换水可有效调节水体各理化因子,高温季节使水温保持在28℃以下,能防止河蟹性早熟。经常换水还能提高溶氧含量,使其达到5毫克/升左右,保持水质清新,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同时换水时形成的微水流也可促使河蟹蜕壳。换水时采用先排后进的方式,平均每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1/3,水位控制在1.2~1.5米左右。换水时要注意池内外水温差不…  相似文献   

19.
一、水质管理鳝池水深一般在15~20厘米较为合适,但在炎热的夏季,特别是水温超过30℃时,水深可以加深到40厘米以上,以避免阳光灼晒而致水温升高,确保黄鳝安全。水质要求中性偏碱,溶氧3毫克/升以上较好。水质变坏,应及时加、换新水。一般情况下,2~3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换水一次。平时,经常用生石灰水泼洒全池,改良水质。水源要求洁净、无毒,换水时,温差不能太大,保持温差在5℃之内,一次换水不能过多,防止黄鳝不适应。二、防暑降温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30℃。温度超过3…  相似文献   

20.
水葫芦又称凤眼莲,是我国江南地区常见的高产水生植物,亩产可达3~4万公斤。水葫芦具叶肉肥厚、柔嫩多汁、营养丰富的特点,鲜草中含粗蛋白质1.19%、粗脂肪0.24%、纤维素1.12%、无氮浸出物2.21%及灰分1.33%,是草食性鱼类喜欢摄食的青绿饲料。水葫芦性喜高温,生长最适宜的水温为25~35℃,当水温降到8℃时,生长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