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凌 《水产养殖》1996,(1):11-12
池塘循环水养鱼一般要比传统的静水养鱼增产1倍左右。通过把池塘的静水采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从而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池塘循环水养鱼密度大,成活率高,省饲料,易管理,十分有利于精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现将这一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水泵将池塘静水变成微流水,使表层与底层水交换混合,能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条件,促进鱼类生长,大幅度提高鱼产量。1990年,我县在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项进行了这种“池塘循环水养鱼试验”。经现场验收:双池循环水培育鱼种比对照池单产高45~46%,单池周循环水养成鱼比对照池单产高50%。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池塘循环水养鱼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技术,一般要比常规养鱼增产30—40%。其作用是通过把池塘静水用动力设备变成微流水后,达到调节水质,改善池塘生态环境,促进鱼类生长的目的,所以是培育大规格鱼种、亲鱼,促进其性腺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一项新的高产养碴方式。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4.
殷守仁 《海鲜世界》1992,(1):32-32,37
1986年湖北研究成功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经5年的推广应用证明是一种高效、节能、节水高产养鱼新技术,它集流水于生物增氧于一体,将一口或多口池塘池埂修建渠道。有进、出水口,或多口池塘池问用管道串联起来,配备一台小型抽水机或潜水泵,使所有池塘的水体定时循环流动.这种新颖的养殖技术将传统的流水养鱼变成了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鱼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 池塘循环水养鱼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效、节能的高产养鱼新技术。近几年来,该项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这对提高鱼产量及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池塘循环水养鱼的形式 (一) 单池池周循环水养鱼在池塘的三条池埂、二条池埂或一条池埂上修建流水渠道,再配一台电泵或小型柴油机,即可进行单池池周循环水养鱼。一般情况下,只需在池塘的二条长边修流水渠道。其中一条渠道的出水口伸进底层水体(离池底30~50厘米),出水口管道与池边成45°角,以利池塘水体的循环。白天  相似文献   

6.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我们选择 51 0亩池塘 ,进行应用强的纳米 863生物助长器养鱼对比试验 ,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材料1 .1 .1 试验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 1~ 5亩 ,水深 1m左右 ,水源条件差 ,基础设施老化。1 .1 .2 强的纳米 863生物助长器 (南昌纳m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1 .2 方法将 51 0亩池塘分成两组、试验组 2 57亩( 79口池塘 )、对照组 2 3 3亩 ( 79口池塘 ) ,试验组用强的纳米 863生物助长器 ,处理水、青草、饲料进行养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养鱼两组池塘的鱼种放养量、饲料的投喂、…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动态     
一种能提高池塘大规格鱼种和成鱼产量30—50%的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最近由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技术以池塘生态为理论基础,根据生物增氧和流水养鱼的原理,综合池塘养鱼高产技术,在几个传统静水养鱼池塘,加修虹吸涵洞或涵管,借助水泵每天定时抽取其中一个池塘的表层水2—4小时,使上、下水层对流交换,提高水体中、下层溶氧量,改善整个池塘的生态环境,从而获得高产、稳产。利用这项技术能大幅度地提高精养鱼塘的鱼种和成鱼产量。这种方式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9.
柳富荣 《科学养鱼》1997,(2):30-30,22
一、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池塘具有网箱养鱼所需水体流动的基本条件。池塘虽为静水状态,但目前大部份精养鱼塘具有排灌方便、水系畅通的优势。2.池塘养鱼与池塘设置网箱养鱼王无干扰。池塘网箱养鱼更是一种小范围的笼养,是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的集约化养殖好途径。3.池塘能提供网箱养鱼较佳的生态环境。首先,由于池塘水活、肥,使箱内饵料生物能不断得到补充,较自然水域饵料更丰富。其次,箱内外水体交换频率大,水质保持一致,箱鱼始终生活在与池塘一样的较佳溶氧、较低代谢产物的生态环境中。此外,网箱范围小,降低了鱼类…  相似文献   

10.
机械化静水高密度养鱼是一项新技术,它具有投资小,占地少,耗电省,用水少,管理方便,饲料浪费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鱼在饲料营养上与池塘养鱼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养殖者在网箱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还挥专用饲料。1.水质条件的差异2.养殖期的差异:由于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的水体温度存有差异,所以它们的养殖期不同。网箱养殖中水温较低,且提温较慢,而鲤鱼在15℃以下又不能正常摄食,投喂时间比池塘养殖晚一个月在右,一般网箱养殖在五月份投喂,而池塘养殖在四月初左右,所以其养殖期较池塘养殖的短。3.摄食量的差异:在网箱中的鱼类固水温低,摄食量较池塘养殖的低,一般为体重的2%左右.池塘养殖的鱼类为3%。4.营养标准的差异:由于网箱养殖…  相似文献   

12.
渔业自动投饲机类型、结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投饲机类型1 .1从应用范围分1 .1 .1池塘投饲机池塘投饲机是所有类型投饲机中应用最广、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由于池塘养殖饲料主要为颗粒饲料 ,其抛撒机构一般使用电机带动转盘 ,靠离心力把饲料抛撒出去。根据池塘大小 ,其抛撒面积达到 1 0~ 5 0m2 。1 .1 .2网箱投饲机网箱投饲机根据使用状况分为水面网箱投饲机和深水网箱投饲机。单个水面网箱面积一般为 5m× 5m ,抛撒位置应在网箱中央 ,抛撒面积一般控制在 3m2 左右 ,面积过大可能使饲料随水流涌出网箱。深水网箱投饲机需把饲料直接输送到距水面几米以下网箱中央。1 .1 .3工厂化养鱼自…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2012年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又称为池塘内循环“跑道式养殖”。该养殖技术为传统池塘养殖与流水养殖的技术集成,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革新为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小面积(小于5%)高密度养鱼,大面积(大于95%)养水的养殖方式。在养鱼槽中高密度“圈养”附加值高的吃食性鱼类,外围净化区放养花白鲢、螺蛳、河蚌等品种,同时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实现养殖水体的自然净化。  相似文献   

14.
鱼类高密度养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池塘高密度精养、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生态养鱼、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等几种。其中池塘高密度精养经济效益一般,养殖占地面积较大。流水养鱼受自然地理因素限制。网箱养鱼受到自然气候条件束缚较大。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鱼鱼病防治网箱养鱼鱼病发生与池塘水环境不一样,网箱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大水体进行水体交换,以往在静水池塘中行之有效的鱼病防治方法,用于网箱则收效甚微;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单位水体鱼种密度大,一旦鱼病原体侵入,能迅速在网箱...  相似文献   

16.
1什么是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淡水池塘80:20池塘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鲴、尼罗罗非鱼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所组成,  相似文献   

17.
《渔业现代化》1976,(1):44-45
本文介绍一种使静水鱼池的池水不断循环净化的高密度养鱼装置。在静水鱼池的中央用隔板围成一个环形水路,设置曝气机和塑料制成的鱼巢。鱼的饲养密度,最高可达180公斤/米^3,与一般静水池的最大饲养密度1公斤/米^3比较,可增加180倍。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循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工厂化养鱼车间静水与循环水养鱼2种运行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经济预测与决策技术,根据随机型需求的投资模型决策的分析方法,建立了2种风险决策模型,设定相应的技术指标体系,分别从利润贡献、运行成本、设备利用、效益风险、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全面分析,阐明了循环养殖模式节水降耗、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等优势,为工厂化养鱼节水降耗、规模化、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市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池塘养殖产量不断上升,但经济效益稳中有降,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左右。驯化养鱼由于饲料的大量投入,水体中鲤鱼吃剩的饵料残渣不断增多,造成池水的污染和饵料的浪费,在池塘中套养澎泽鲫鱼种,利用其食性广,抗病力强,市场上价高畅销等优点,达到降低养鱼成本和增产增效的目的。1999年试验养殖面积50亩,产澎泽鲫鱼1 340.5kg,总增加效益6 036元,经试验结果看,池塘驯化养鱼套养澎泽鲫的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池:试验池塘三口,1号池面积20亩,2号池面积15亩,3号池面积15亩,底质平坦,池底淤泥厚度15cm,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工程化养殖又称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是近年创新应用的新型池塘养殖模式。相比于传统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养殖模式在工艺理念、技术装备及养殖方式等方面具有重大革新,通过利用气提式推水设施创造流水环境,配置吸污装置及水质净化生物区,种养结合,实现水体的原位修复,达到高效、生态、低碳、循环的效果。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品种的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探索,现将几种常见池塘工程化养鱼模式及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