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武  张惠明 《内陆水产》2000,25(2):30-31
2蟹种池建设蟹种池由一级池(又称仔蟹培育池或发塘池)和二级池(又称1龄蟹种池或扣蟹池)组合而成。2.1水源水质与土质蟹种池要求水源充沛、水质为纯淡水 ,无污染。池塘排灌方便。土质为非盐碱地 ,并以壤土为最佳。稻田要求靠近水源 ,保水性能良好。2.2形状面积与水深池塘为长方形 ,东西向排列 ,面积1500~3000m2,包括2个池塘 :即一级池和二级池。一、二级池之间由一低埂相隔(埂高0.9m ,埂宽1m) ,其比例为1∶8。现以3000m2为例 ,详见下图。一级池750m2,池深1m ,水深0.4~0.8m ,池塘坡度…  相似文献   

2.
殷秋所 《水产养殖》2009,30(11):24-24
扣蟹池由一级池(又称仔蟹培育池或发塘池)和二级池(又称Ⅰ龄蟹种池或幼蟹池)组合而成。扣蟹池有如下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3.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0,17(1):25-26
1池塘条件与设施 ①面积适中,一般为 3 500~6 670 m2。②长方形,东西向,坡比1:2.5~3,池水深1~1.5m,保水性强,不渗漏。③土质为粘壤土,底层淤泥不能过厚,以免妨碍河蟹打洞穴居。④环境安静,稍有惊动都将影响河蟹的摄食和蜕壳。⑤沿蟹池四周坡脚2~3m处开挖宽4~6m、深0.6~1m的环形集蟹沟,坡脚边及中间为大平台。或在蟹池中间挖集蟹沟,沟的两边为大平台。实践证明,开挖这些沟池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6)蟹池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蟹池的1/5,池底种植苦草、轮…  相似文献   

4.
1998年,笔者在东港市椅圈镇海水育苗厂成功地进行了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现就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育苗设施:育苗用水为二级沉淀,沉淀池2个,面积8亩,总水体8000m3;50m3育苗池20个;50m3亲蟹培育池7个;30m3丰年虫和轮虫孵化池10个。 (二)亲蟹来源:4月7日从东港市收购海捕未抱卵雌蟹350只,平均体重 280g,最大 650g,最小的160g。 二、方法 (一)亲蟹培育池:亲蟹培育池底部2/3用红砖砌成沙床,内铺10cm厚度的细沙,1/3做为投饵区。 (二)亲蟹培育…  相似文献   

5.
1998年和1999年笔者连续两次利用温泉水培育早期豆蟹,然后分别在山东威海市和湖北黄州市同时进行成蟹养殖,取得了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的预期效果,介绍如下:1早期豆蟹培育1.1 培育池的准备 用罗非鱼越冬池培育扣蟹,在进排水系统和充气设施完好的基础上,必须先培育好水草,使水面覆盖率达到80%以上。早期可用大叶浮萍,后期以水花生为好。1. 2 蟹苗下塘 在 4月1~4日进行。每 50m2放大眼幼体 500g,平均1200~1400只/m2。下塘时水温与大眼幼体出池时的水温相同。此后由18℃每天升高1…  相似文献   

6.
在仔蟹培育池(稻田)内栽插一定密度的无霉干稻草,供蟹苗栖息活动,能显著提高仔蟹培育成活率。本省本试验以1250m^2的水稻田,投放大眼幼体7kg,培育20余日,成活率达64.5%,较对照组成活率高出50%以上。  相似文献   

7.
使用1口面积为3.6hm^2的池塘(54亩),进行中华绒螯蟹半精养试验。放养蟹种(扣蟹)密度为9108只/hm^2(607只/亩),个体均重11g/只,经180d饲养,获得总产2727kg,平均757.5kg/hm^2。增重9.34倍;出塘率81%,饵料系数1.04。总产值149985元,总利润为57763.1元。投资回报率162.6%。  相似文献   

8.
袁荣干 《内陆水产》2002,27(7):17-17
为了缓解优质蟹种短缺,提高商品蟹规格,增加养殖效益,2001年我站在俞垛镇养殖场进行蟹种培育示范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扣蟹成活率高,规格适中而且产量高。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2公顷,原为青虾养殖池,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配有排灌系统,四周用塑料板作防逃设施,塑料板下缘压入土中20厘米。池中种植苦草、伊乐藻,占养殖总面积1/2左右。1.2清塘、培肥水质5月18日用100千克/667米2生石灰带水清塘(水深20厘米),杀灭有害生物。5月21日施入发酵猪粪400千…  相似文献   

9.
池塘养殖罗氏沼虾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的3年中,罗氏沼虾年均单产由0152kg/m2提高到0337kg/m2,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主要技术措施是对虾苗进行中间培育、肥水下池、种植水蕹菜、调节水质、合理密养和投喂以及延长生长期。  相似文献   

10.
对虾池封闭式三元综合养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水陆基围隔实验法探讨以对虾为主的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 、罗非鱼( O.mossabicus×O.niloticus) 和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投饵混养的最佳结构及N、P 的利用率等,并比较其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对虾的成活率、规格和净产量分别为70 .74 ~81 .95 % 、9 .16 ~10 .21 g/ind 和485 .4 ~567 .6kg/hm2 ;罗非鱼的出塘规格和净产量为202 .4 ~242 .5 g/ind 和66 .9 ~191 .9 kg/hm2 ;缢蛏的出塘规格和净产量分别为5 .23 ~6 .12 g/ind 和140 .4 ~456 .5 kg/hm2 。最佳结构与放养个体数的配比为对虾7 .21 ind/m2( 体长2 cm 左右) 、罗非鱼( 体重150 g 左右)0 .08 ind/m 2 和缢蛏( 壳长3 cm 左右)14 ind/m2 组,其N、P的总利用率为23 .39 % 和14 .66 % 。  相似文献   

11.
扣蟹培育实用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扣蟹的池塘,要求近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污染源,土质以粘土或粘砂土为适宜。池塘的模式有四种: 1、池塘式:其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养鱼池塘,面积1-10亩左右,池水深1.2-1.5m;也有的池塘中间剩1/3的浅水平台,平台水深 0.2-0.3m;池塘两端建有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安装60目网纱的过滤网,防止敌害鱼虾入池和扣蟹的逃逸。池塘坡比为1:3。池塘式养殖扣蟹投放苗量为每亩放大眼幼体1kg,或豆蟹3万只。 2.稻田养蟹式:通常采用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的宽为2-2.5m,沟深为…  相似文献   

12.
1试验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养殖池在岚山办事处虎山乡东湖盐场8号池,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10亩,水深1.5m,底质为泥沙质。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一道高 60 cm的围栏,防止青蟹外逃。1.2苗种来源蟹苗购于日照水产研究所全人工培育的二期幼蟹,平均壳宽 1.5 cm。蟹苗箱内铺一层清洗干净的海草,蟹苗经计数后放入蟹苗箱运输。1.3蟹苗放养养殖池提前清淤。晒池一周后,带网纳水 20 cm,亩施生石灰 250 kg,边施边搅动池底,然后纳水至 50cm肥水。于 1998年 5月 26日放养蟹苗 4 000只。1…  相似文献   

13.
在池塘中央采用高密度、全人工投饵技术方法单养名优鱼类,入池规格及密度为单雄性罗非鱼(全长3~4cm)6400尾/亩,斑点叉尾hui(平均尾重50g)2400尾/亩,湘云鲫(全长3~4cm)8000尾/亩;经150~190天饲养,平均亩产1307~1527kg,饲料系数1.5~1.8,亩产值1.22~2.09万元,亩利锐2240~5374元。“集约型”池塘养殖的单位水面产出能力显著高于以“肥水”养殖  相似文献   

14.
孙家平  龚军等 《内陆水产》2002,27(11):15-15
安徽省宣城市市宣州区水阳镇小圩村村民李来福2001开挖0.4公顷稻田精养成蟹,年底成蟹上市,每667米2莸利2558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他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养殖池条件养殖池为新开挖的稻田,面积0.4公顷,四周挖环形沟,沟深1米,塘埂加高防渗,沟的面积约占池总面积的1/4~1/3。池周围用黑色钙塑板为防逃设施,外加网片,以防敌害侵入蟹池。蟹种放养春节过后,水温5~6℃即可放蟹种,这样有较长的时间适应环境,可延长河蟹的生长期。选择正宗长江水系扣蟹,规格180只/千克左右,共投放2800只,每66…  相似文献   

15.
国外简讯     
《水产科技情报》1999,(2):92-93
泰国的罗氏沼虾育苗技术虾塘规格40m×40m×2m,池水盐度10‰,水深1m。池中设置直径为3cm的充气管,用空气压缩机连续充气。池中架设尼龙网箱,规格2m×4m×1m,网目1.3~10mm。每池放养规格为25只/kg的雌虾30~40kg,生产幼体4...  相似文献   

16.
在6口海水土池(计1.9hm2)中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Ⅰ期氵蚤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活率(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7.
在6口海水土地(计1.9hm^2)分别按下列密度(万/m^3)布苗,3,4,5,3,4和0.27,比较研究了中华绒螯蟹I期溲状幼体(Z1)的密度对幼体变态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1的密度为4万/m^3时,大眼幼体的变态率(大眼幼体密度占Z5密度的%;21.6%)和成经(大眼幼体的密度占Z1密度的%,2.4%)及产量(42kg/hm^2)最高。  相似文献   

18.
日照市岚山办事处渔技站于1998年在碑廓镇设点进行革胡子鲶养殖试验,养殖水面5.6亩,投放鱼苗4万尾,成鱼产量25 073.5 kg,平均亩产 4 477kg,最高亩产量 5 807 kg,具体试验情况如下:1 试验材料 4个南北走向串连池塘,自北往南依次为1、2、3、4号池。1号、2号池面积各1.3亩,水深1.5m,池中央有小岛,池底淤泥 30cm左右。3号、4号池水面1.5亩,水深1.3m,泥质池底,无淤泥。池外水渠自流进水,先进1号池,依次流经2、3、4号池,由4号池排出。2 养殖过程2.1 清塘 4…  相似文献   

19.
2只网箱共50m^2,5月中旬购进3 ̄4cm规格大口鲶,长至12 ̄20cm时,入成鱼箱,饲养127d,总产2085kg,合41.7kg/hm^2,尾重2.75kg,成活率75%。盈利15182.7元,投入产出比1:1.57。讨论分析了试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青蟹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等优点.是继梭子蟹后又一新的养殖品种,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 池塘选择与改造 地塘纳水便利凋围无工业污染。面积1~50亩(10亩左右较适宜).水深 1~1.5 m。池底以沙底或砂泥底为宜。池内滩面平缓,有深0.5m、宽2m的环沟,能排干池水。池内放置人工鱼礁,为青蟹提供隐蔽场所.如石板、瓦片、水泥管等。池堤四周有40~50 cm高的防逃设施(如塑料薄膜)。2 养殖方法2.1 蟹苗放养 池塘必须提前清淤,并经曝晒。4月初带网纳水 20 cm(滩面全部覆盖),每亩用茶籽饼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