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鳜鱼苗种阶段易发病,死亡率高。做好鳜鱼苗种阶段鱼病的防治在鳜鱼的人工养殖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鳜鱼苗种阶段常见的鱼病及其防治过程总结如下。一、斜管虫病 1.发病情况及症状尽管在养殖鳜鱼前按常规方法消毒了水体,可经过饥饿及长途运输,在水温15—18℃时此病仍极易发生。由于斜管虫在鱼体皮肤及鳃部的刺激与破坏,引起病鱼分泌大量粘液,使皮肤及鳃的表面呈苍白色或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浅灰的薄膜。严重时病鱼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鳃盖泛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养殖技术、放养模式、病害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探明了黄颡鱼的食性、溶氧需求、温度适应性、盐度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报道了黄颡鱼繁殖与苗种培育措施,提出池塘养殖所需配套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鱼鲺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四大家鱼及鲤鱼、鲮鱼等鱼类。鱼鲺病具有易传播、易复发等特点,患病的鱼类苗种极度不安、生长不良、消瘦,并留下眼瞎等残疾症状,以至大批死亡,苗种不好销售,给苗种培育生产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从事鱼类苗种培育工作多年,对鱼鲺病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现将鱼鲺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8~2001年,笔者通过在姜堰市特种水产养殖场、姜堰市娄庄珍品养殖场近4年的暗纹东方的养殖实践,总结了暗纹东方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现述如下:一、环境消毒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以杀死致病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30~40克/米3,一星期后蓄水放鱼。二、苗种消毒苗种下塘可用2毫克/升罗红霉素浸泡5分钟。苗种培育阶段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以及气泡病,特别易发生水霉病,小瓜虫病可通过改善水质和施用硫酸亚汞进行预防和治疗,气泡病通过大换…  相似文献   

5.
黄鳝在我国分布较广,为著名的滋补和药用鱼,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过关,人工养鳝的苗种主要来自天然捕捞,而捕捞的鳝种容易受伤,且人工养殖苗种存在食性、环境条件改变等诸多原因,因此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黄鳝很易发病,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之一.黄鳝肠炎病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发病率可占90%.本试验针对黄鳝肠炎病在饲养中发病特点,选择不同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10):34-34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集约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势必造成黄颡鱼病害增多,危害增大,现将黄颡鱼养殖中出现的几种疾病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水霉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鱼苗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病状肉眼可见病鱼伤处生有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最终消瘦致死。鱼卵感染水霉菌,可见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最后成为死卵。防治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疾病发生;2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轻、快,避免鱼体受伤;3用1%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7.
正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隶属鲤科、鲃亚科、光唇鱼属,是一种名贵的小型溪流性鱼类。随着光唇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其苗种繁育逐渐走向规模化。但近年来,随着鱼苗放养密度的增加、引用水源的不稳定和人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导致病害频发,这给苗种生产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车轮虫病是一种主要危害养殖鱼类鱼苗、鱼种阶段的高发性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鱼体的体表和鳃部,导致其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如防治不善,极易引起苗种大批量死亡。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8.
一、水霉病 该病在鳜鱼卵的孵化、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鳜鱼孵化率的主要病害。在孵化期间遇水温较低时易感染此病,易使受精卵发育停滞,严重时会互相感染而造成胚胎大批死亡。如及时治疗,胚胎还可继续发育。鱼苗至成鱼阶段的水霉菌,主要是捕捞、转运过程中操作不仔细,鱼体外伤严重,水霉菌感染伤口引起此病,病鱼体表常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车轮虫病防治方法及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异育银鲫"中科3号"集约化养殖的发展,病害日趋增多,尤其是车轮虫的危害程度逐步加剧,其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2011年,涟水县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部分示范户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苗种的个别池塘暴发大规模车轮虫病,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现将其防治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密云地区鲟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养殖户对鲟鱼苗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养殖户开始自己由鲟鱼发眼卵、水花阶段进行苗种培育。近几年鲟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出现车轮虫感染情况,特别是2005年鲟鱼苗种车轮虫病感染率较高,养殖生产中有复发感染情况,同时引发其它类型的病害问题,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对鲟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车轮虫病诊断与防治,掌握了此病发病特点及原因,总结出了比较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和防治技术,以期减少车轮虫病危害。现将该病的流行情况、防治方法及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发病特点1、早…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乌鳢(Ophiocephalusargus)养殖有了大的发展,山东微山湖畔的个体养殖业发展尤为迅猛。除池塘养殖外亦有网箱养殖,产品销往各地,养殖户受益很大。但诸如饵料选择、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尚不到位或措施不力,乌鳢因病害导致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现将乌鳢肿瘤一例的诊断及防治对策讨论于后,供同行参考。1材料方法乌鳢病鱼取自山东微山县鱼桥镇一个体户鱼池,发现时间为1999年6月30日。病鱼体长28cm,重500g,当即进行现场解剖检查,发现腹腔壁上有凸起肿块,随即连同病鱼以甲醛液固定保存。…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luvidraco (Richardson)的生物学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黄颡鱼营养、生物学(分类、对水质的适应等)、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食用鱼养殖和病害防治的最新资料,为养殖和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鱼类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竖鳞病 1、发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在尾部的部分鳞片,多数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的微生物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它无肌间刺,肉质细嫩鲜美.广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已开展多种模式的人工养殖,但黄颡鱼的病害多.已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而黄颡鱼的微生物病,2000年以前国内仅有鳃霉病、出血性水肿病和肠炎病的报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的疾病有日趋增多和严重的趋势,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微生物病㈣。笔者结合当前的养殖生产实际.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病及其防治方法做了一个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眼斑拟石首鱼的人工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齐鲁渔业》1997,14(6):12-14
报道了眼斑拟石首鱼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食性、营养需求、生长特点以及苗种的选择、运输、养殖、病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牙鲆鱼养殖业的发展,各类病害肆虐,其中以暴发性流行细菌病的危害最为严重。本试验主要研究由致病性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红头、红体、体表鳍条溃烂、腹水等疾病的防治,从而提高苗种培育与商品鱼养殖的成活率,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亦华 《内陆水产》2000,25(4):23-23
6鱼病防治加州鲈抗病力较强 ,但如管理不当 ,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现将几种重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6.1水霉病病因和症状 :该病主要是鱼体受伤或鳞片脱落 ,受水霉菌感染所致 ,病鱼患处可看到棉絮状的白色绒毛 ,食欲不振 ,行动缓慢 ,最后因消瘦衰弱导致死亡。鱼卵在孵化时也会发生此病 ,鱼卵膜上着生一层“白毛” ,卵色变白 ,失去粘性 ,孵不出仔鱼。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在捕捞、搬运操作过程中 ,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2)使用的鱼巢用6~7g/m3的孔雀石绿浸泡消毒 ,或用水煮沸后晒干备用。(3)发病时可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军曹鱼海水网箱养殖中饲养管理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内容包括:养殖海区的选择;网箱的准备;鱼种的放养;日常的饲养管理;淋巴囊肿病和弧菌病的防治;安全生产等。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1994,(6):21-22
近年来,大口鲶(河鲶)的人口养殖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发展,但鱼病尤其是苗种阶段的鱼病,严重地制约着养殖规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四川省在池塘养殖和集约化养殖大口鲶过程中发现的十种危害较大的大口鲶鱼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大口鲶养殖生产者与鱼病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青虾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青虾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对青虾病害的研究,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青虾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几年来在从事青虾养殖技术推广中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收集整理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1.1病原种类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等。1.2症状早期少量虫体寄生时没有症状。严重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1.3治疗方法(1)福尔马林兑水全池泼洒,药量为25×10-6浓度,24小时后大量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