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97-1999年,笔者选择姜堰市娄庄镇蔡港村的10亩稻田进行了虾、蟹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1.养殖水体:选择水源良好、进排水方便、田四周为宽圩或大路的稻田进行提水养殖。按沟窝面积占稻田面积的2/3开挖蟹沟、蟹窝。沟深(田面向下)0.6-1m,保持水深0.8-1.5m。2.防逃设施:用白铁皮围拦防逃。白铁皮高为50cm,埋土下10cm,土上40cm栽插在田埂上。3.防害设施:白铁皮外再拦1m高的鱼网,防青蛙、蟾蜍、水蛇、老鼠等。另外,每10亩水面养一只…  相似文献   

2.
1龄蟹种培育是目前养蟹业的薄弱环节,加强其生产技术管理和适当增加养殖规模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稻田养殖1龄蟹种,是在稻田中放养蟹苗或幼蟹培育至规格达到5~10g/只或更大,为翌年的成蟹养殖提供质好、量足的蟹种。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与准备 养蟹的稻田,应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一般1000~2000m2,在前茬作物一经收割离田,就要及时搞好规划与修整。 1.开沟作畦、建筑防逃设施。根据稻、蟹共生的需要,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5~2m处开挖一条围沟,田四周…  相似文献   

3.
2000年11月笔者在资兴市三都镇辰南村指导村民袁任林在930米2稻田中搞蟹田工程建设,2001年进行稻田鱼蟹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取得了成蟹23千克,草鱼种1700尾,稻谷700千克,综合效益3830元的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田田块靠河边沟渠,水源为河水,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930米2。田块四周开挖宽1.5米、深60厘米的围沟,田间开挖“十”字型鱼沟,鱼沟宽1米,深40厘米,另在进水口侧挖50米2,深1.0米的鱼凼,作为幼蟹暂养…  相似文献   

4.
占家智  羊茜 《内陆水产》2002,27(11):18-18
1田间工程建设1.1稻田选择养蟹稻田要求排灌方便、水质清新、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性能好、无污染,土质以黄粘土为好。1.2开挖蟹沟稻田四周开挖环形沟,面积较大的稻田,还应开挖“田”字型或“川”字型的田间沟。环沟距田埂1.5米左右;田间沟宽1.5米,深0.5~0.8米。沟的总面积占稻田的8%~15%。1.3加固田埂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垒在田埂上并夯实,确保田埂高达1.0~1.2米,宽1.2~1.5米。1.4防逃设施一是用55厘米高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埋入田埂泥土中约15厘米,每隔75~100厘米用一木…  相似文献   

5.
王武  张惠明 《内陆水产》2000,25(2):30-31
2蟹种池建设蟹种池由一级池(又称仔蟹培育池或发塘池)和二级池(又称1龄蟹种池或扣蟹池)组合而成。2.1水源水质与土质蟹种池要求水源充沛、水质为纯淡水 ,无污染。池塘排灌方便。土质为非盐碱地 ,并以壤土为最佳。稻田要求靠近水源 ,保水性能良好。2.2形状面积与水深池塘为长方形 ,东西向排列 ,面积1500~3000m2,包括2个池塘 :即一级池和二级池。一、二级池之间由一低埂相隔(埂高0.9m ,埂宽1m) ,其比例为1∶8。现以3000m2为例 ,详见下图。一级池750m2,池深1m ,水深0.4~0.8m ,池塘坡度…  相似文献   

6.
在宜鱼稻田建设占面积10%~20%的鱼凼、鱼沟(鱼凼深1.5~1.8m,鱼沟宽60~80cm,深40~60cm);在以养虾、蟹为主的稻田,建占面积20%以上的鱼沟,沟宽2~3,沟深1~1.5m。这种凼、沟式的稻鱼工程,不仅每亩可以增加蓄水150~300立方米,而且每m^3水体还可年生产1公斤或0.5公斤虾、蟹。  相似文献   

7.
刘勃 《科学养鱼》2000,(7):23-24
我们在1999年进行了稻田养虾、稻田虾蟹混养技术的试验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1.稻田选择 :选择点1、2、3采取稻田养虾模式 ,点4~9采取稻田虾蟹混养模式。2.田间工程 :在田块四周开挖深0.8~1米、宽3米的环沟 ,坡比为1∶2.5 ;在田块中央开挖深0.8米、宽2米田间沟 ,呈“ ”或“ #” ,坡度为1∶2。在田块进水口开挖深1~1.2米、宽3~4米、长10~15米的暂养池 ,坡比为1∶2.5 ,挖土面积为稻田面积的20 %左右 ,所挖土方用于加宽、加高、加固埂圩。3.防逃设施 :稻田虾蟹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试验用塑料大棚培育幼蟹的效果,我们于1999年4~6月份,在东平县州城镇,利用新开挖的465m2的池塘进行了早繁蟹苗培育V期幼蟹的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共培育V期幼蟹23万只,平均成活率达51.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生产条件1.培育池塘所用池塘为新开挖,长31m,宽15m,总面积465m2,池深1m,池底平坦,水深80cm。沿池边水下20cm,又挖掘了20cm宽的平台,池上用竹杆建了大棚,用8丝无滴塑料薄膜覆盖,棚内离岸3m外,设有人行道,可在上面活动,进行操作管理。2.池…  相似文献   

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us),是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珍贵品种之一。但由于近几年来养殖成蟹的规格一直偏低(一般为 75 g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经济收入。为探讨用人工配合饲料提高河蟹养成规格的可能性,1997年我们在两口池塘中进行了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塘为山东省鄄城县麻寨乡鱼场8排1、2号池,面积均为 830 m2,东西走向,底泥厚 0.2m左右,水深0.5~0.6m。蟹种入池前,均用漂白粉干池清塘,并加水0.4~0.5m。1.2防逃设施2口试验池均…  相似文献   

10.
柳富荣 《齐鲁渔业》2000,17(1):25-26
1池塘条件与设施 ①面积适中,一般为 3 500~6 670 m2。②长方形,东西向,坡比1:2.5~3,池水深1~1.5m,保水性强,不渗漏。③土质为粘壤土,底层淤泥不能过厚,以免妨碍河蟹打洞穴居。④环境安静,稍有惊动都将影响河蟹的摄食和蜕壳。⑤沿蟹池四周坡脚2~3m处开挖宽4~6m、深0.6~1m的环形集蟹沟,坡脚边及中间为大平台。或在蟹池中间挖集蟹沟,沟的两边为大平台。实践证明,开挖这些沟池能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6)蟹池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蟹池的1/5,池底种植苦草、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香蕉田沟养殖河蟹是我国南方蕉农一项新兴的养殖业,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节水、节肥,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一般放养1年.可亩产成蟹50~90kg,亩产值达万元以上。大力发展蕉田养蟹,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菜篮子”。具有重要作用。现把该模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蕉田建设养蟹的蕉田,应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的蕉田。在蕉田四周离田埂1.5~2m处开挖一条环沟,在每两行行距之间开挖田间沟,田间沟与环沟相通连。环沟和田间沟的沟宽均为1.5m、深1.2~1.5m。视田…  相似文献   

12.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稻田选择养鱼稻田选择在凤凰县齐梁桥乡三里湾村。稻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日照时间长。1.2稻田工程建设养鱼稻田田埂高0.5~0.8米,田埂底部0.6~0.8米,顶部宽0.4~0.5米,不漏水。鱼凼一般在冬季或春季犁田前开挖。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圆形,凼深1.5米。四周用水泥砖砌成,鱼凼出口2个,宽40厘米。秧苗返青后,在田中央至鱼凼出口开挖一条纵向的主沟,沟宽0.6米,深0.5米。另依稻田的大小与形状开设“十”字或“井”字或“田”字…  相似文献   

13.
扣蟹培育实用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扣蟹的池塘,要求近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上游无污染源,土质以粘土或粘砂土为适宜。池塘的模式有四种: 1、池塘式:其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如养鱼池塘,面积1-10亩左右,池水深1.2-1.5m;也有的池塘中间剩1/3的浅水平台,平台水深 0.2-0.3m;池塘两端建有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要安装60目网纱的过滤网,防止敌害鱼虾入池和扣蟹的逃逸。池塘坡比为1:3。池塘式养殖扣蟹投放苗量为每亩放大眼幼体1kg,或豆蟹3万只。 2.稻田养蟹式:通常采用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环沟的宽为2-2.5m,沟深为…  相似文献   

14.
刘必美 《科学养鱼》1995,(12):35-36
稻田人工培育幼蟹试验我经过两年的稻田培养幼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其成活率从大眼幼体到一龄幼蟹回捕达率25.8%,试验经过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试验田设在串场河旁,面积0.6亩,其中;0.28亩一个水塘深2米,另三面小环沟深70厘米宽1米,面...  相似文献   

15.
将大眼幼体经15天左右培育成Ⅲ期仔蟹,再供生产单位使用,这样既提高成活率,节约资源,又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仔蟹方法有水泥池、土池、网箱、塑料大棚等。我们设想土池用网片垫底来培育仔蟹,1999年5月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由原水稻田改成,面积300m2,除去稻根和淤泥,池深70~80cm,水深40~50cm,池底用网目0.20cm的窗纱网片垫底,并用砖头压底,池壁用聚乙烯薄膜贴壁防逃,池子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2.蟹苗来源蟹苗购自安徽省河蟹原种场,由长江水系原种亲蟹…  相似文献   

16.
稻田培育蟹种实用技术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大力发展,蟹种供求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成蟹养殖蟹种的不足,我们从1993年开始在三个点进行了蟹种稻田育成试验,取得了成功,每667m2稻田产稻谷350—510kg,蟹种25.5—58kg,纯收入平均510...  相似文献   

17.
吴德喜 《内陆水产》2002,27(7):15-15
青虾又名日本沼虾,是我国和日本特产的淡水虾类,喜栖息于河流、水库、池塘近岸边的水草丛生处。我市沙溪、金溪、尤溪等流域青虾资源较为丰富,这为大规模开展青虾养殖提供了资源保障。为促进山区稻田养殖青虾的持续发展和提高稻田养殖青虾经济效益,现将山区稻田养殖青虾技术总结如下。1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1.1田块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面积0.13~0.33公顷。1.2田间工程一是开挖虾坑、虾沟。在稻田进水口一侧,开挖宽2~3米,长6~8米,深1.0米以上的虾…  相似文献   

18.
稻田培育优质蟹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 1 培育蟹种稻田的准备本试验在江苏省盐都县大纵湖马沈村 312个典型户承包田中进行 ,面积共 80hm2 ,折合 12 0 0亩。稻田集中连片、环境安静、交通便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 ,各田块有独立排灌系统。离田埂 2~ 3m开挖宽 1 5~ 2m、深 0 8m的环沟 ;并在田的一头开挖暂养池 ,长度视田块宽度而定 ,池宽 6~ 8m ,深 1 2m。所挖土方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片围栏 ,防止幼蟹掘穴打洞和防止产生“懒蟹” ,田埂四周用石棉瓦作防逃墙。在放苗前 2 0天 ,用生石灰和茶籽饼清沟 (塘 )消毒。同时在暂养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改藕田比较普遍。为提高藕田经济效益,2002年,我们根据农村养殖特点,进行了藕田鳝鳅合养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一、田块的选择与准备试验田是一普通农户的藕田,该田面积1.1亩,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月初开始藕田建设,在田四周开挖围沟,宽1.5米、深0.5米,围沟四周均匀建有6个坑池,每个坑池面积10米2,深0.5米;田中开挖纵横沟,宽0.8米、深0.4米,呈“井”字形并与围沟、坑相通。在沟、坑内设置有管子、竹筒、砖隙等作鱼巢。进出水口在池…  相似文献   

20.
张文渊 《内陆水产》2000,25(6):13-14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推广稻田养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笔者通过对近100户农民稻田养蟹情况进行调查,稻田养扣蟹1hm2可获纯利5万~10万元,相当于单一种稻效益的7~15倍,最高的可达17万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效益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1准备工作1.1地块选择养蟹的稻田选择在灌、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汛期不被淹没的地块。田格四周挖好宽50cm,深30cm的环形沟,并加宽加高埂埝,以防打口子跑蟹,并便于行走。1.2水稻作业放蟹苗前稻田一切作业与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