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美国大口胭脂鱼苗种培育3.1鱼苗培育美国大口胭脂鱼鱼苗培育方法主要有育苗器培育、水泥池培育、网箱培育和池塘培育。3.1.1育苗器培育育苗器用白铁皮做成 ,圆形 ,直径94cm ,高14cm ,在育苗器的中央部分仿照环道结构设计进出流水装置 ,进水采用6个鸭嘴装置喷流 ,出水口在育苗器中央 ,直径5cm ,高12cm ,上缚过滤网布 ,水流从此口溢出。如用自来水培育 ,应先用压缩机曝气。育苗器体积较小 ,水流交换快 ,观察方便 ,主要用于带卵黄囊鱼苗培育至1.5~2cm。每个培育器可放带卵黄囊鱼苗约3000尾。投喂饵料主要…  相似文献   

2.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6):32-33
3鳜鱼的苗种培育3.1夏花培育近年来,鳜鱼苗种培育技术不断提高,培育方式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现在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3.1.1培育方式3.1.1.1水泥池微流水培育水泥池规格一般为4m×6m×8m,设有进排水装置,采用微流水的方法。主要用于培育开口3天后的鳜鱼苗,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3.1.1.2土池培育鳜鱼长到2.0~2.5cm时,可以投放到小型池塘…  相似文献   

3.
1控制培育密度 适宜的培育密度,不仅可提高稚参成活率和参苗质量,而且能加快稚参的生长速度。适宜的密度为0.2~0.4头/cm2,这个密度再加上管理措施得当,成活率可达50%以上。2饵料要质好量足 刚变态的稚参,体长在 0. 2 cm之前,饵料以底栖硅藻为主,适当投喂海滩表泥及浮泥,增喂一些单细胞藻类沉淀液。稚参体长达到 0. 2 cm以后,饵料以鼠尾藻粉为主,日投2~3次,日投量50~80X 10-6。随着体长增长,每 3~4日加喂一次含蛋白质较高的人工配合饵料。3加强水质管理 采用流水法培育稚参,可保持…  相似文献   

4.
在水泥池和水箱中,采用充氧、微流水、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定期吸污和进行水质监测的方法,将人工繁殖孵出的鱼苗33 808尾,经过16~21d培育,获得3.0~5.0cm的规格鱼种20 365尾,成活率为44.3%~87.6%,平均达60.2%。  相似文献   

5.
长吻鮠的养殖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苗种培育我们把水花培育到体长5cm的过程叫鱼苗培育 ,把体长5cm以上苗种继续培育阶段叫鱼种培育。鱼苗培育池一般为50~100 ,水深0.6~1.2m ,水泥池 ,要求池壁光滑、平整、不漏水 ,池底坡降2 %左右 ,进、排水方便 ;池水要求洁净无污染 ,通常用水库、溪河、湖泊等地表水为好 ,浅井水当然更好 ,如果用自来水、深井水应曝气后才能使用。鱼池使用前都需进行消毒处理。鱼苗培育有两种方式 ,一是采用清水放养 ,人工投饵。二是采用适当肥水培育 ,就是在放苗前施无机肥和酵母 ,在水蚤出现时 ,放入鱼苗 ,方式与家鱼的肥水培育…  相似文献   

6.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云雷  刘悦 《水产科学》1997,16(1):13-17
1991和1992年研究了饵料种类、水温、密度及流水与静水对牙鲆鱼苗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初孵仔鱼至稚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从稚鱼至幼鱼的生长适宜水温为18 ̄22℃,在投喂轮虫时增投小球藻以及在鱼苗变态阶段增投牙鲆初孵仔鱼可减少体色异常鱼的出现。流水培育效果优于静水。培育密度由1 ̄2万尾/m^3(初孵仔鱼)逐渐降至300 ̄1000m^3(3 ̄5cm鱼苗)。  相似文献   

7.
南方大口鲶养殖技术要点南方大口鲶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大部分地区当年放养鱼苗年内可达3~4kg上市规格。鱼种培育1.池塘条件水质清新无污染,pH6~8.面积300~500m’,水深lin左右。2.放养密度每m’放养水花1000尾.经12天体长可长到3c...  相似文献   

8.
李振业 《齐鲁渔业》2000,17(4):30-30
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静水池塘,面积6.6亩,形状不规则,淤泥深度0.3~0.75m,正常水深可保持1m(塘埂上半部渗漏不保水),进排水比较困难,全靠水泵电力注排,pH值6~7。1.2鱼种投放5月15日和29日分别投放淡水白鲳越冬片2842尾和罗非鱼种146kg,6月26日投放体长为 3~5cm的草鱼夏花3 000尾。1.3饵料投喂整个试验中所投饵料均为淡水白鲳专用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29.0%,未投喂青饲料。投饵初期进行了定点驯食,使淡水白鲳、罗非鱼形成上浮水面集群摄食的条件反射。投饵采用…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封闭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节对虾封闭式育苗的主要技术措施:育苗池中密布气石5.5个/m2;抽取大潮期海水经砂滤后入池,育苗过程中不添水换水;调节苗池光照强度约0.6~1μE/m-2·S-1;投喂优质饵料6次/d,混投优质中肋骨条藻和亚心形扁藻,掌握适当的投饵量;每天定时投放10×10-6的光合细菌等。试验结果,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为5.7万尾/m3,成活率56.3%。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1998年彩虹鲷引种养殖成功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彩虹鲷的人工繁殖及育苗的研究 ,1999年取得了成功 ,产出鱼苗12.2万尾 ,育成鱼种6.1万尾 ,为降低苗种成本、大面积品种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繁殖及育苗有关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材料1.实验池 :水泥池5只 ,每只16米2 ,深1米 ,同时安装加温、充氧、进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2.亲鱼 :1998年10月21日选出亲本100组 ,雌100尾 ,雄100尾 ,规格0.7~0.8公斤/尾。二、方法1.亲鱼选择 :当年一龄成鱼规格在0.5公斤/尾以上 ,要…  相似文献   

11.
一、幼虾培育技术1.培育条件(1)培育池以水泥池为宜,面积50~100米2,水深70~8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设施齐备,池底排水端设一收虾槽。也可采用幼体培育池进行高密度强化培育。还可在养虾池塘中架设网箱培育。(2)培育用水可引自江河、水库、池塘或井水等清新水质,宜沉淀过滤后入池,防止敌害生物侵入。2.放养密度室外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尾,若有流水和增氧设施,可加大放养密度。用室内幼体培育池强化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4000~5000尾。池塘网箱培育,每立方米放养淡化虾苗约3000尾。3.…  相似文献   

12.
加州鲈鱼80年代引入我国 ,经过驯化 ,已适应我 国淡水水域的各种水面养殖。加州鲈生长快 ,当年3~4月份孵出的鱼苗 ,养殖到翌年春节 ,体重可达500~750g,且外形美观 ,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深受消费者青睐。现介绍养殖效益较佳的3种模式。1池塘套养不单独为其投饲 ,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小野杂鱼虾。每667 套养8~10cm规格鱼种20~40尾 ,或3~5cm夏花鱼种100尾 ,当年可获商品鱼10~15kg,按市场价30元/kg,可得纯收入300~450元。2池塘主养每667 放5~6cm的鱼种1600~2…  相似文献   

13.
周双喜 《内陆水产》2002,27(3):22-22
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1.1.1亲鱼选留亲鱼选留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留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创伤,年龄达2冬龄以上,体重100克以上。1.1.2培育方式单养密度为200~300尾/667米2,搭养密度为100尾/667米2左右。1.1.3培育措施亲鱼应全年进行培育,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投喂商品饲料。夏、秋季每月注换水1~2次,以保持培育池水质清新、肥爽,防止泛池。1.2人工催产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其生殖季节为4~8月。产卵旺季为5~6月。1.2.1催产水温和季节银鲴的产卵水温为18~30℃,…  相似文献   

14.
青虾的繁殖与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收集抱卵青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经人工强化培育,促其多次孵出Ⅰ期状幼体,夜间用灯光诱集收苗,在小水泥池中育苗。通过充气、吸污、微流水、设置攀附物、投喂适口人工与天然饵料,并利用福尔马林和孔雀石绿防治幼体多发病等综合技术措施,在两口水体各为1m3的水泥池中,分别育出幼虾1.38万尾和1.55万尾,成活率为34.8-38.3%。  相似文献   

15.
利用深井水作为越冬水源,控制水温在16~21℃,在塑料大棚内3口面积各为20m^2水泥池内放养奥利亚罗非鱼亲鱼654尾,1口面积为29m^2的水泥人放养鱼苗1300尾,经过165d的越冬饲养,最后存活亲鱼615尾,成活率94%,鱼苗1180尾,成活率90.8%。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广西区科技厅下达的《斑 人工配合饲料与营养分析的研究》课题中的斑 人工育苗技术要求,在斑 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鱼种培育技术研究。我们于1999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中旬,先后将8批孵化出的33808尾斑 鱼苗(1.2cm-1.5cm),经16天~21天培育,获得3.仇cm~5.0cm规格鱼种20365尾。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鱼苗来源    8批鱼种培育使用的鱼苗均取自本课题组斑 人工繁殖孵化出的斑 鱼苗,规格为1.2cm~1.5cm。数量共338…  相似文献   

17.
3.饲养管理(1)投饲蛾蚪孵出3~6天后,卵黄囊吸收完毕,此时开始吃食,须投喂人工饲料,如蛋黄汁、豆浆等,均匀泼洒投喂;7~30天时,蝌蚪由1.7cm增长至4.2cm,并长出尾芽,可投喂螺肉、鱼肉、鱼肠和动物内脏(未腐烂变质)、玉米粉、米糠、麸皮、豆饼等,每1000只蝌蚪日投饲量40~70g(动物性饲料占60%,植物性饲料40%);30天后到变态,每100只蝌蚪日投饲量40~80g(动物性饲料占40%,植物性饲料60%)。糠、麸皮等粉状饲料煮熟搓成团投喂,鱼肠、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切碎投喂较好。…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在广西水产研究所蟹场的两个水泥池进行了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养试验。在192m^2的水池中投放平均全长1.10cm的淡化虾苗1.75万尾,经80d饲养,生产成虾88kg。成虾平均全长9.63cm(最大10.08cm),平均体长8.28cm(最大为9.50cm),平均体重7.81g(最大为11.90g),平均养殖成活率为64.4%。采用水泥池养殖、淡化后放养、投喂人工合颗粒饲料、调控水质、适时捕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方法1.试验地点定在未央区辛家庙特种养殖场,试验池塘为2口水泥堤防渗池,每口池塘面积11亩,生产季节鱼池平均水深2米,池塘淤泥3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用水泵注排水,每口池塘配备1台3千瓦增氧机。2.鱼种放养用生石灰干法清塘,2001年3月10日开始投放本场生产培育的苗种。亩总投放鱼种1900尾(计271.8千克),其中,亩投放花鲢800尾(计200.8千克),规格251克/尾;白鲢100尾(计21千克),规格210克/尾;鲫鱼1000尾(计50千克),规格50克/尾。3.饵料的配制与投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积极推广牛蛙人工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效果。1998年,全县牛蛙养殖面积133.4万m2,预计商品蛙产量为100万kg以上。初步形成了从苗种繁育到商品蛙养成的一整套牛蛙人工养殖技术.下面将该项技术作简要介绍。1繁殖1.1产卵池牛蛙的产卵池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以土池为好.一般以50~300m2为宜、池深80~100cm,水深50cm。池埂坡度要大,水面与陆地面积1:1或3:2。池中应种植一些水生植物、用以净化水质和附着卵块。四周用尼龙网防逃。1.2种蛙要求健壮无伤。皮肤光滑,体重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