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正黄颡鱼又名黄角丁、黄骨鱼、黄沙古、黄辣丁、刺黄股、戈牙、昂刺等,在我国各流域都有分布,适应环境能力强。因黄颡鱼肉质鲜美,而又无肌间刺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颇高,是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水产特色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黄颡鱼养殖规模及  相似文献   

2.
刘安民  李跃辉 《内陆水产》2002,27(10):10-10
肥坨黄颡鱼Pseqdobagrusvachelli(Richarh-son),又称瓦氏黄颡鱼、肥坨,是科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2龄鱼体重可达150~400克,最大个体达1500克。该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无腥味,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及水域污染等原因,黄颡鱼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合理开发这种优质种质资源,我们开展了肥坨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亲鱼收集2001年12月在岳阳渔都选购一批肥坨黄颡鱼亲本,用氧气灌车输氧运输。雌性个体100~200克,雄性个体在400克以上,鱼体健壮,无病…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ndobagrusfulidraco)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经济鱼类,隶属于鲶形目、科、黄颡鱼属。其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以及食性范围广、适应性较强等诸多特点,适合于我国广大地区推广养殖。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2000年开始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初步获得成功。2001年取得了技术上的较大突破,并进行了黄颡鱼早期低温人工繁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地点及条件1.1地点岳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名特苗种繁殖场(原河蟹育苗厂房内)。1.2时间2002年4月20日(提前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4.
水库小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aco(Richardson)〗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又名黄嘎、黄腊丁等,是我国重要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肌间刺少而颇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30~36元/千克。为了调整网箱养殖品种结构,探索黄颡鱼养殖技术,笔者2000年在水口电站西滨库区进行了小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水域环境试验地点在水口电站西滨库区内,水面宽阔,水质良好,无工业污染,透明度为0.6~1.5米,pH值6.2~6.8,底质平坦,水深4.0米以上。1.2网箱设置网…  相似文献   

5.
汪成刚 《内陆水产》2002,27(12):12-12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细刺少,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因而人工养殖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1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黄颡鱼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等。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钝圆,口裂大,口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有4对须,鼻须长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达胸鳍基部,颐须2对,外侧1对比内侧1对长。背鳍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胸鳍硬刺较发达,前后缘均具锯状齿,胸鳍呈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腹鳍比臀鳍短,起点与臀…  相似文献   

6.
<正>黄颡鱼是我国土著优质食用鱼,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细刺而颇受消费者欢迎。本试验采用的全雄1号黄颡鱼,是科学研发新品种,具有雄性率高达98%、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不但解决了雄性黄颡鱼和雌性黄颡鱼生长差异,且其生长速度比普通黄颡鱼体重增长速度快30%以上,饵料系数比普通黄颡鱼低20%,是理想的池塘养殖新品种。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点及鱼池条件试验地点在衡水冀州市后冢村梁福志鱼场,试验池塘为面积0.14hm~2的土池,排灌方  相似文献   

7.
丁金林 《水产养殖》2010,31(12):4-5
<正>黄颡鱼因口味佳、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深受市民欢迎,也逐渐为养殖户接受。为摸索江宁当地黄颡鱼养殖经验,2009年江宁区水产技术指导站与坤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周岗基地联合开展黄颡鱼生态高效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Pelteohagrus fulvidraco)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颊鱼、黄刺、盎公鱼、黄骨鱼、黄腊丁、嘎鱼、嘎牙子.黄颡鱼分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它个体虽较小,但产量大.肉质细嫩,无小刺,多脂肪,其蛋白质含量为16.1%,脂肪为0.7%,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类,若作为药用常取其全鱼.其肉性味甘、平,有祛风、利尿之功效,可用以治疗水肿、喉痹肿痛等症.  相似文献   

9.
谢满华 《内陆水产》2004,29(1):18-20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又称黄颊鱼、黄刺、黄姑子。其肉质嫩,少细刺、味道美、营养价值高。随着养殖热的兴起,从天然水体采捞苗种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人工繁殖苗种成为当务之急。近年为解决黄颡鱼苗种市场供需矛盾,国内外有关科研、生产单位也在试图攻克黄颡鱼的人工繁殖问题,但黄颡鱼繁育存在亲鱼培育困难,自然产卵效果差;雄鱼精巢结构特殊,挤不出精液,必须杀鱼取精;人工授精挤卵量少,操作困难,受精率低;鱼卵粘性大,出苗率低;仔鱼阶段因食性转化而苗种成活率低(通常仅20%~30%)等问题。因此,提高亲鱼的催产率,鱼卵的…  相似文献   

10.
以平均体重45.25 g的1冬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4%的加丽素红、0.5%的金黄素、0.5%的金菊黄、6%的玉米蛋白粉作为色素源,以不含色素源的饲料为对照,在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56 d,观察各试验组黄颡鱼的体色,分别测定其背部和腹部皮肤、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力、总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结果为金菊黄组黄颡鱼血清酪氨酸酶活力显著提高,而其他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对照组黄颡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背部皮肤下降11.2%、腹部皮肤下降57.5%,叶黄素含量变化与此类似;玉米蛋白粉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腹部皮肤降低了38.5%、背部皮肤无显著性变化,背部和腹部皮肤中叶黄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加丽素红组黄颡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腹部皮肤中降低了45%、背部皮肤无显著性变化,背部和腹部皮肤中叶黄素含量显著降低;金黄素组鱼体背部、腹部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8倍和1.5倍,金菊黄组鱼体背部和腹部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倍和0.49倍;叶黄素含量也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表明,黄颡鱼能够选择性地沉积来源于饲料色素物质,饲料色素对黄颡鱼体色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的规模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俗称黄鼓鱼、黄腊丁等,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其广布于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中。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鲜活上市,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小型名、优鱼类,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为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水产工作者对黄颡鱼的生物学、人工繁养技术,大水面开发利用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1~7〗。笔者于2000~2001年在西洞庭祝丰办事处清水塘村鱼苗繁殖场对黄颡鱼进行了规模人工繁殖试验,催产亲鱼2批330组,共获1.5~2厘米的黄颡鱼约…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在30元/kg~40元/kg。常见的种类有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细黄颡鱼,目前人工养殖多是黄颡鱼,在内陆地区均有养殖。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俗称嘎鱼,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黄颡鱼为底栖杂食性鱼,抗逆性强。2006年,笔者在本市搬经镇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成鱼池混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也称嘎牙子 ,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 ,也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高效养殖鱼类。在黄颡鱼人工养殖过程中会遇到黄颡鱼运输难度较大等问题 ,特别是鱼种和成鱼的运输。这主要是由于黄颡鱼具有三个硬刺 ,容易相互扎伤 ,以下介绍几种黄颡鱼运输技术供养殖户参考。1 鱼苗运输规格 3cm以下的黄颡鱼鱼苗适合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尼龙袋规格一般为 75cm× 45cm ,采用双层尼龙袋 ,一个尼龙袋外面套另一个尼龙袋。内层尼龙袋加水 7~ 9kg ,将鱼苗通过漏斗倒入尼龙袋中 ,充氧并扎紧内层袋口 ,再扎紧外层袋口 ,装箱或装入布袋中。如果是夏季…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刺少无鳞、价格适中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2015-2019年四川省黄颡鱼养殖产量迅速增加,2019年养殖产量达到3.25万吨,占全国的6.1%.四川省黄颡鱼养殖主要集中于眉山和成都周边,为全国黄颡鱼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同时也是四川省黄颡鱼规模化养殖与产量重要区域.本文结合四川省黄颡鱼养殖经...  相似文献   

16.
影响黄颡鱼繁殖的几点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作文  谢先尧 《内陆水产》2001,26(10):15-15
黄颡鱼地方名黄古、黄腊丁、嘎牙等。因其具有肉质细嫩鲜美、无肌间刺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售价一直居高不下。同时黄颡鱼食性杂,生长较快,在池塘中养殖不仅能增产创收,而且还吞食锚头鳋等鱼体寄生虫,水中枝角类、桡足类、无节幼体及各种小鱼虾等,既减少了鱼病的发生,又消灭了水体耗氧者。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黄颡鱼已成为一个新的名优养殖鱼类品种,对其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笔者集多年的繁育经验,为增进交流,对影响黄颡鱼繁殖的几点因素作一总结。1产卵时间黄颡鱼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于5月底开始产卵活动,一…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腊丁、嘎牙子等,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黄颡鱼具有肉质鲜美、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无肌间刺、滋补价值高等特点而倍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黄颡鱼经济效益显著,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随着黄颡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大规模疾病时有发生。2013年5-6月重庆市荣昌县一养殖场黄颡鱼暴发了严重的疾病,病鱼出现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名黄鼓鱼、黄腊丁、昂刺等,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它以其肉质细腻、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在黄颡鱼的饲养试验与人工繁殖已初步取得成功,一些地方已开始人工养殖,因此黄颡鱼的病害防治应引起足够的  相似文献   

19.
黄爱华  张大中 《水产养殖》2010,31(12):32-33
<正>黄颡鱼因肉质嫩、少细刺、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自然水域中,由于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形不成稳定产量供应市场。几年来,涟水县在成功主养黄颡鱼的基础上,逐渐推广80∶20技术养殖黄颡鱼与白鲢,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浅谈黄颡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称之为昂刺,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没有肌间刺,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高而颇受消费者欢迎。又因黄颡鱼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养殖业者关注。近年来,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养殖效益,洪泽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黄颡鱼养殖,在西顺河、岔河、仁和等渔业重点镇进行技术跟踪、项目扶持、苗种补贴等多项试点工作。近年又引进全雄黄颡鱼苗种试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养殖面积连年扩大。为了进一步普及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