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国内外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分析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与技术,并对今后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未来最具潜力的4大应用研究领域是不育系利用、化学杀雄剂技术、杂种优势预测技术和海陆杂种棉选育。  相似文献   

2.
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的成就,提出了要重视优良种质的创新与利用,加大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力度以及扩大其利用途径等措施,认为加强湖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种优势是目前世界上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研究并充分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推广高产高效、低成本的杂交棉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对解决我国粮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是利用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和增强棉花抗逆性的有效途径。对我国杂交棉种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杂交棉种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杂交棉的发展概况及深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于包括棉花在内的多种农作物。它在棉花产量形成、纤维品质和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抗逆、抗病虫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人们对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已有 1 0 0多年历史。美国对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开展最早、规模也大。印度对棉花杂交种的生产利用成绩显著、成效最大。我国早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就开始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 ,70年代以来许多单位从事陆地棉 (G.hirsutum L.)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直到 90年代棉花杂优利用才获得迅速发展。1 杂交棉的发展概况1 .1 杂交棉种植面积扩展2 0世纪 90年代的 1 0年中 ,…  相似文献   

6.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几种简化制种的方法,并对未来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雄性不育在棉花杂种优势上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雄性不育的有关理论、棉花雄性不育的研究以及在棉花杂种优势上的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就雄性不育的理论研究及其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作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8.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国内外关于棉花杂种优势现象早有报导。近年,棉花杂种优势在各地生产上开始应用,并对棉花增产起着积极作用。我院在一九五五年对陆海杂种一代进行了观察,表现了在生长势、结铃性、纤维长度等方面有很强杂种优势,但铃重介于两亲本间,所以产量低于陆地棉,生产上难以利用。第二代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9.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存在着杂种优势.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在我区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人工杂交制种普遍存在工效低,成铃率低和杂交铃重低的现象,还缺乏高优势组合,栽培跟不上等,限制了杂交棉的大面积迅速推广。为了使杂交棉尽快为生产利用,促进棉花大上快上,谈几点意见,供参考。一、选配好亲本组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  相似文献   

11.
抗虫棉品种间杂交组合F_1和F_2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杂交棉二代的生产利用价值,于2002~2003年在临清对6个抗虫棉杂交组合的F1 和F2代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6个组合的F1 代皮棉产量皆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其中H3和H4比对照鲁棉研15显著增产,说明利用现有常规抗虫棉品种(系)可以选配出产量超过鲁棉研15的组合。6个组合的F2 代也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其中H3和H4比对照鲁棉研21显著增产,说明有些抗虫杂交棉的F2 代仍有生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杂交棉F2代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棉F2代的产量、品质、抗虫性等方面的利用进行了综述:F2代的产量优势在10%~1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铃数的增加;F2代与F1代相比,纤维品质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杂交抗虫棉F2代虽然存在抗性分离,但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可避免棉铃虫的为害.由于F2代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与其亲本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突破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瓶颈,为棉花杂交种制种的商业化推广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综述了近年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和育性恢复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阐明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时期及细胞学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胞内基因组和核内恢复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获得理想恢复系的方法,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红叶和显性无腺体这两个指示性状作父本分别与陆地棉有腺体品种进行不去雄授粉杂交,各配制6个组合,用当地推广品种晋棉10号作对照。结果表明,用6130红叶作父本的6个组合竞争优势均为负值,而用显性无腺体品系作父本的6个组合全产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为3.8%~73.1%,其中有3个组合产量竞争优势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杂交小麦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杂种优势利用显著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水稻、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作物杂交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低酚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低酚棉育种的发展概况及低酚棉无腺体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了棉酚腺体的分子育种进展及无腺体性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并对低酚棉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突破了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瓶颈,为棉花杂交种制种的商业化推广展现了光明的前景。详细阐述了棉花细胞质不育系和恢复系遗传学的研究及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线粒体基因、育性恢复基因相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以及恢复基因的遗传精细定位,育性相关基因的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抗虫棉组合杂种优势比较及相关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6个抗虫棉亲本与6个常规棉亲本配置杂交组合,对其中的23个组合F1进行了杂种优势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强优势组合当首推K6×K5,其综合性状优良,次推B×K2和C×K1组合;单铃重与抗亲优势、中亲优势及竞争优势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选择大桃品种作杂交亲本,是配置强优杂交组合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