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生物防腐剂壳聚糖、Nisin(0.1 mol·L^-1EDTA)、ε-聚赖氨酸能否代替化学性食品防腐剂,本研究通过敏感性测定、杀菌动力学测定、正交优化实验、应用效果试验研究了其对指示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Nisin、ε-聚赖氨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 mg·mL^-1、62.5μg·mL^-1、31μg·mL^-1。在EDTA为0.1 mol·L^-1的条件下,当壳聚糖、Nisin、ε-聚赖氨酸的浓度分别为5 mg·mL^-1、10μg·mL^-1、40μg·mL^-1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在这一最佳组合条件下对沙门氏菌杀菌率达87.75%。  相似文献   

2.
以商洛连翘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连翘精油,将萃取精油与壳聚糖、ε-聚赖氨酸、Nisin复配制备涂膜保鲜液。对萃取精油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连翘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随着精油组分浓度的增加,抑菌活性亦增强。设计单因素实验,选取影响显著的三个因素,以番茄的失重率、Vc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软件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涂膜保鲜液最佳复合配方为连翘精油1.50%、壳聚糖2.0%、ε-聚赖氨酸0.50%、Nisin 0.05%;在25℃、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番茄储藏10d,失重率为0.75%,维生素C含量为0.42 mg/g,能有效减少失水量、营养物质的损失,将为延长果蔬的货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利用圆滤纸片抑菌试验法研究了聚赖氨酸单独作用及其与醋酸混合使用时 ,对 G( +)菌、G ( - )菌、真菌的抑制效果 ,并探讨了高温对聚赖氨酸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聚赖氨酸对革兰氏阳性的微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酵母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 ;聚赖氨酸与醋酸复合试剂对枯草芽胞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经高温处理后的聚赖氨酸对微球菌仍有抑菌活性 ,表明聚赖氨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圆滤纸片抑菌试验法研究了聚赖氨酸单独使用及其与醋酸混合使用时,对G(+)菌、G(-)菌、真菌的抑制效果,并探讨了高温对聚赖氨酸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赖氨酸对革兰氏阳性的微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酵母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聚赖氨酸与醋酸复合试剂对枯草芽胞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经高温处理后的聚赖氨酸对微球菌仍有抑菌活性,表明聚赖氨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5.
ε-聚赖氨酸和乳酸链球菌素属于天然的食品防腐剂.该研究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探究ε-聚赖氨酸和乳酸链球菌素及其复配溶液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45μg/mL)和乳酸链球菌素(312.5μg/mL)复配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佳;ε-聚赖氨酸(5μg/mL)和乳酸链球菌素(250μg/mL)复配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佳.Checkerboard分析法表明,乳酸链球菌素和ε-聚赖氨酸抑菌作用具有叠加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ε-聚赖氨酸和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聚赖氨酸抑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芸桦  周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40-4741,4758
研究了聚赖氨酸的抑菌特性,结果表明:聚赖氨酸的抑菌谱很广,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都不高于25 mg/L,而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到200 mg/L;热处理后聚赖氨酸抑菌效果基本没有变化;在pH7时聚赖氨酸抑菌效果好,抑菌时间比较长,在pH5时聚赖氨酸达到最佳抑菌效果最快,但保持时间不长;聚赖氨酸与0.1%醋酸的复合抑菌效果最好,与0.1%甘氨酸的复合抑菌效果次之,与0.1%乳酸的复合抑菌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7.
分别在培养基中添加2 g/Lε-聚赖氨酸(ε-PL)和复合抗生素抑菌剂,结合ε-聚赖氨酸与亚甲基蓝形成透明圈的现象初筛产ε-PL的菌株,根据ε-聚赖氨酸与道夫根试剂的特殊沉淀反应现象复筛获得5株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分析鉴定,5株菌株中包括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1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未鉴定到种)菌株,1株糖多孢属(Saccharopolyspora sp)菌株,1株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其摇瓶发酵ε-聚赖氨酸产量分别为0.06、0.08、0.70、0.82、1.56 g/L;采用2阶段法对wzj4、wzj5进行5 L发酵罐发酵,结果发现,其ε-聚赖氨酸最大产量分别为2.54、6.99 g/L。凝胶色谱分析表明wzj5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分子量大小与对照品相近,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植物来源单宁对危害水产畜牧业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体外共培养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来源植物单宁和没食子酸对4种常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来探讨单宁和没食子酸对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水解单宁(塔拉、栗木、五倍子、橡椀)和缩合单宁(白坚木、荆树皮)相比,没食子酸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具有极强的抑菌作用,但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其余不同植物来源的单宁对4株致病菌均有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较弱,并且抑菌效果随着单宁浓度升高而增加。塔拉单宁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最小抑菌浓度为16mg/mL,对产气荚膜梭菌最小抑菌浓度为64mg/mL。白坚木单宁对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差,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64mg/mL,对产气荚膜梭菌最小抑菌浓度达到128mg/mL。说明不同植物来源的单宁抑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塔拉单宁对常见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水产畜牧业上拥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试验探讨了金银花对畜禽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2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2种试验结果一致表明,金银花对上述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32 g/mL,对绿脓杆菌有较低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8 g/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载锌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载锌凹凸棒石,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载锌凹凸棒石和热活化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热活化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菌作用,而载锌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0.00、17.50和15.00 mg/mL,对应锌浓度分别为1.21、0.35和0.30 mg/mL。[结论]载锌凹凸棒石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通过牛津杯抑菌实验和摇瓶实验探究α-单月桂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浓度≤40 mg·mL~(-1)的α-单月桂酸甘油酯对大肠杆菌无明显抑菌作用,浓度≥0.156 mg·mL~(-1)的α-单月桂酸甘油酯对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浓度≥0.078 mg·mL~(-1)的α-单月桂酸甘油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浓度为1 mg·mL~(-1)的α-单月桂酸甘油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培养4 h出现,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在培养12 h出现。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体外状态下,不同粒度的低聚木糖(常规和超微下粉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3种常见的猪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低聚木糖均能抑制3种致病菌的生长.常规低聚木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0.0、17.5和25.0 mg·mL~(-1);超微低聚木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20.0、20.0和30.0 mg·mL~(-1).可见,不同粒度的低聚木糖对3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3个生物防腐剂抑制蜡样芽胞杆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生物防腐剂壳聚糖、ε-聚赖氨酸、乳酸链球菌素能否代替化学性食品防腐剂,本研究通过敏感性测定、杀菌动力学测定、正交优化实验,应用效果试验研究了其对指示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Nisin、ε-聚赖氨酸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 mg·mL^-1、2.5 mg·mL^-1、0.039 mg·mL^-1。当壳聚糖、Nisin、ε-聚赖氨酸的浓度分别为5 mg·mL^-1、0.02 mg·mL^-1、0.01 mg·mL^-1时对蜡样芽胞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在这一最佳组合条件下对蜡样芽孢杆菌杀菌率达83.85%。  相似文献   

14.
对马齿苋、盐角草乙醇提取液的独立抑菌作用和协同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肠杆菌,马齿苋和盐角草提取液最佳抑菌作用的体积比为3∶5;对于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佳抑菌作用的体积比为5∶1,协同抑菌作用大于单一提取液.每种菌的最佳复配液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都低于单一提取液,复配液在较低质量浓度下即可达到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石莼醇提物基于细胞膜损伤的抑菌作用,检测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性能,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石莼醇提物对供试菌生长、核酸和蛋白质的泄露量、培养液电导率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损伤率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石莼醇提物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正常生长,尤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低抑制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3.13 mg·mL~(-1);2×MIC的石莼醇提物可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菌体内核酸、蛋白质的大量泄露,培养液的电导率极显著上升(P0.01),菌体细胞膜严重萎缩甚至裂解,菌体损伤率可达96.42%.综上,石莼醇提物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德经  陈曦  方斌  王杨科  梁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09-14110
[目的]研究大鲵皮肤、黏液、肉粉和脂肪的抑菌效果。[方法]用80%甲醇水溶液分别浸提大鲵粘液、皮肤及肉粉获取提取物,用乙醚萃取大鲵油。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大鲵4种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大鲵皮肤浸提物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大鲵黏液、大鲵肉粉、大鲵油对4种菌的抑制作用均不显著。[结论]大鲵的主要抗菌部位为皮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测定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99.5%)、松油烯-4-醇(99%)和γ-松油烯(99%)主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二倍释法测定其对几种常见病原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利用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法绘制其抑菌曲线。【结果】发现松油烯-4-醇对3种试验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其次是1,8-桉叶油素,γ-松油烯仅对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差。【结论】3种油樟油单体的杀菌效果均呈现时间-浓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18.
钟英英  张莹  李翠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060-5063
采用水提法制取银耳、枸杞多糖提取液,通过生长曲线研究2种提取液对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体外增殖的影响,同时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研究其联合啤酒酵母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枸杞提取液抑制啤酒酵母的生长,但效果不显著;银耳提取液促进啤酒酵母的生长,效果也不显著.枸杞提取液及银耳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有显著的抑菌效果;枸杞提取液及银耳提取液分别联合啤酒酵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啤酒酵母,显示出协同作用.银耳提取液可与啤酒酵母组成合生元.  相似文献   

19.
洋葱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浓度以及不同提取工艺对洋葱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对生熟洋葱汁的抑菌能力、不同浓度的生熟洋葱汁抑菌效果、生熟洋葱汁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及不同提取方法从洋葱中提取的具有抑菌作用脂溶性物质抑菌能力进行比较。[结果]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比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好,洋葱汁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都产生抑菌作用,而对酿酒酵母和米曲霉没有抑菌作用。洋葱汁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好,在效价浓度以上,随生洋葱汁浓度的增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越好。生洋葱汁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时的洋葱汁液与无菌水比例均为1.30∶1.00。[结论]为洋葱的日常食用以及洋葱在食品工业中的深加工和保健食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酶解液对抗药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法从根霉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经纤维素酶非特异性降解得到其寡糖溶液。采用其中初步抑菌效果较好的COS3-2、COS4-2、COS4-3、COS4-4分别对氨苄青霉素抗性大肠杆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纤维素酶解液COS3-2、COS4-2、COS4-3、COS4-4对抗药性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酶解液COS3-2的抑菌活性最强,当浓度为2.5%时抑菌圈直径达到18.6 mm,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ng concentration,MIC)为0.05%;壳聚糖酶解液的抑菌作用随着酶解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并且抑菌作用需要一定的环境,在pH值5.5~6.0范围内,对氨苄青霉素抗性大肠杆菌有很好地抑制作用,pH值过高抑菌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