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闭式自然换气笼养蛋鸡舍 ,是藏东南地区蛋鸡生产的主要舍型。本文依据畜舍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论 ,分析了围护结构保温与换气系统 ,指出该类舍型冷季换气量不能满足卫生标准规定CO2 含量低于 0 2mL L的要求。提出加强结构保温设计 ,以减少散热损失 ,利用余热以增加换气 ,改善该型畜舍生产环境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沙漠沿线风大、冬季寒冷,是制约设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新型透光保温材料-万通板,在暖棚畜舍采光处扣棚,即可采光保温,也可经久耐用。本文就暖棚畜舍建设、万通板的安装设计以及改造后暖棚畜舍的保温效果做了总结和评价。认为利用万通板扣棚改进后的暖棚畜舍建设,不仅为沙漠沿线风沙大的甘肃、新疆、内蒙、宁夏等地修建暖棚畜舍提供技术支持,也为西部地区冬季风大、寒冷地域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1 加强饲养管理 1.1 畜舍建筑要合理,保证通风和保温 畜舍位置的选择非常关键,总体的原则是远离居民区、公路和河流,而且要处于上风向的位置,同时还要保证上、下水通畅、供电充足。畜舍建筑要合理,具体体现在保温和通风等方面,在建筑猪舍时要做好墙体和地面的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4.
北方寒区畜舍防寒保暖技术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提高畜舍的防寒保温效果上来,并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效.下面介绍几种应用在畜舍防寒保温性能中的技术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秋冬季节由于气温多变、温差大;阴雨天气多、湿度大;畜舍因为实施保温措施,通风减少,畜舍内小气候变差;畜舍易潮湿,饲料霉变也较多发生。另一方是刚熬过酷热天气的猪只体质仍显虚弱,有些病原微生物会趁机大量繁殖,从而使大部分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流行,如仔猪红痢、黄白痢、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猪繁殖和呼吸障碍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养猪户可采取以下措施:适当使用抗生剂,畜舍消毒,接种疫苗,防止饲养密度过大以减少应激,调节畜舍环境使之适合于猪的生理等。在这些措施中,最难做到的乃是调节畜舍环境,而通风又是畜舍环境的重要一环。关于猪舍的通风,一般是夏季要打开门窗,充分进行自然通风。不过,当猪舍内空气流通量小而炎热时,就要通过送风管道将外面空气送入舍内。  相似文献   

7.
<正>养殖场畜舍环境主要是指畜舍内的空气环境。在自然条件下,畜舍内空气环境与自然界差异较大,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常比舍外高,灰尘和有害气体也很多,风速和光照则低于舍外。畜舍的作用在于给家畜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减弱大气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建造适宜的畜舍类型以及控制其它影响因素,对促进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都十分重要。1畜舍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畜舍各部分结构组成包括:屋顶及顶棚、墙、地板、地基、门窗等。其中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外  相似文献   

8.
发展养殖业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饲料不足;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不重视畜舍的适宜环境,冬季畜舍寒冷,喂饲的大量饲料被牲畜用于御寒,而不能转化为肉、蛋、奶等产品,一年养,半年长,造成了巨大浪费。生产中有两条解决途径:一是从选种、育种入手,培养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二是采取各种工程管理措施,来改善牲畜的生活环境。然而传统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畜舍,其特点是背风向阳,三面有墙,一面敞开或半敞开,虽然能防止风雪侵袭和雨淋日晒等恶劣气候的危害,但不能明显改善畜舍内的温度,也不能调节或控制畜舍内的小气候,因…  相似文献   

9.
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是目前畜牧生产中对畜舍消毒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全面彻底、省时、省力和消毒效果好等特点。该法是利用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热。使其中的甲醛受热挥发到畜舍的环境空间内.经一定时间后杀死病原微生物。笔者现将该法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禽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科学合理地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以保持家畜健康生长,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已成为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通风方式对畜舍通风换气效果的影响。畜舍的通风换气是畜舍环境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一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动物身体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家畜  相似文献   

11.
哺乳母猪舍温热环境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哺乳母猪舍温度环境的测试与分析,说明加强畜舍的隔热设计和采用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搞好畜舍冬季防寒保温工作,提高生产水平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1应激反应初生仔猪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畜舍内温差较大易引起仔猪产生应激反应。因此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放在保温箱中,保温箱温度应保持在32℃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保温可通过使用加热灯或加铺干燥干净垫草来实现。应注意的是不宜采用煤炉对初生仔猪舍进行加热,因为畜舍内CO2含量较高,同时也会影响母猪的采食量。防止畜舍潮湿是保温工作的一个重点,潮湿的地面不仅容易使仔猪受寒,而且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场所,二者均会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然通风用于控制畜舍内环境,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过去的20~30年里,广泛采用的是电扇通风系统。电扇通风系统已成为集约化养猪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依赖于环境气候,可机据需要调节电扇转动速度而控制通风量的大小,使畜舍内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笔者走访了许多畜禽养殖户,发现部分农户在饲养畜禽过程中注重畜禽的营养供给以及防病治病等,但忽略了畜舍内环境的控制与改善。畜舍长时间封闭,会产生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空气混浊,气味难闻,对畜禽的生产有着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畜舍中,尤其是封闭式畜舍,由于畜牧场周围环境污染、家畜的活动、畜舍设计管理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会产生大量不良气体,对人畜健康及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危害最大的有氨气和硫化氢。1畜牧场良好的外界环境畜牧场良好的外界环境,是消除畜舍有害气体的前提。1.1选好场址畜牧场场址选择应遵循不受周围环境污染,也不污染周围环境的原则,要远离交通要道及畜禽屠宰加工厂。地势要高燥,不宜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建场。北方寒冷地区在考虑避开风口的同时也要兼顾利于通风换气,不宜选择四面环山的窝风地带,以免导致自身污染。同…  相似文献   

16.
畜牧环境,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小环境,即畜舍环境,二是大环境,即畜牧场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畜牧环境的研究不仅包括畜舍环境对家畜生产性能以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而且也包括畜牧生产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畜牧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等研究内容。京郊奶业生产的硬件以及软件都比较优良,奶牛生产的小环境条件比较好.但异军突起的京郊奶牛生产对外界大环境的污染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7.
畜舍的朝向与采光会对畜舍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所饲养牲畜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主要结合朝阳县的实际情况,对畜舍的朝向与采光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于畜舍的修建给予一些建议,为相关牲畜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畜舍环境控制系统对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可以使动物周围的空气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避免热应激和冷应激的出现。二是排出畜舍中的有害气体、灰尘和微生物,改善畜禽舍的空气环境质量。在畜禽环境设计、运行和环境管理中,一般都以畜舍内的空气环境为目标,而很少以动物真正感觉到的环境状况,即动物周围的环境情况为判定依据。为此,作者在北京某鸡场密闭式育雏育成平养鸡舍中进行了试验研究,分别在加热期间、离温初期和育雏育成末期三个阶段,对0.2m的动物水平和1.5m人体水平的环境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直都是畜禽养殖大国,养殖业发展迅速且发达,所以随着饲养量的上升,家畜舍的建造工作也非常重要,直接对饲养者的经济效益有相应的影响,所以在生产中,控制畜舍环境的基本手段以修建不同类型的畜舍最为经济划算。而畜舍是由各部结构组成,结构的合理性与否,决定了畜舍控制环境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建筑结构“隔热”可减少畜舍内外的热传递,利用机械方式“强制换气”可以引入新鲜空气排出舍内的热、水汽和污染物质,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就能够提高空气卫生环境水平,并能调节畜舍的温热环境,以满足集约化饲养畜禽日益增长的改善生产环境状态的要求。因此,隔热机械换气是当代养鸡业普遍采用的环境调节方法。哈尔滨属寒温带地区,究竟应当采用什么样换气模式是行政管理人员、生产现场技术人员乃至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说我们现已修建的各种类型畜舍还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那么,我们很好地测试各类型畜舍的环境,摸清饲养管理技术环境管理方案对生产水平的影响,则就为完善和改造畜舍换气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这对促进寒冷地区集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