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城位于江苏中部,全市现有养殖总面积180万亩,其中淡水养殖88.5万亩。盐城市主要养殖的大宗淡水鱼品种为异育银鲫,拥有全国最大的异育银鲫养殖基地,并已形成了池塘高效健康养殖、高涂蓄水综合养殖、潮间带滩涂围栏养殖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养殖模式,异育银鲫养殖规模达到40万亩,年产量20万吨。由于主要以咸淡水养殖为主,异育银鲫肉质较好,除销往上海、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外,还出口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创汇。盐城市异育银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是以异育银鲫为主要养殖种类的养殖技术,它通过投喂高质量的颗粒饲料,提早上市,从而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异育银鲫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食用与商业价值,其无公害养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无公害异育银鲫集约化养殖中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主要方法,为无公害异育银鲫的成功养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6—1981年利用天然雌核发育的方正银鲫为母本,以兴国红鲤为父本,选育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品种,目前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鱼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严重的病害问题,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于2020年对宝应县异育银鲫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以碱度为1.47 mmol/L的曝气自来水作为对照,研究了碱度为4、7、10、15和20 mmol/L的几种水环境对异育银鲫健康养殖的适宜性.结果表明:4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但差异不显著(JP>0.05),7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血红蛋白含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10、15和2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能显著降低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4、7和1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对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15和20 mmol/L的水环境碱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4 mmol/L左右的水环境碱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7 mmol/L以上的水环境碱度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7.
异育银鲫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结合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分离培养技术探究异育银鲫肠道菌群组成特点,以期为异育银鲫人工养殖环境的微生态调控技术开发提供指导.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投喂任何饵料的野生组和投喂商品化饲料的养殖组异育银鲫肠道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水平差异不显著,但两组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在...  相似文献   

8.
彭泽鲫和异育银鲫作为新的人工养殖品种,为广大养殖群众所喜爱,通过对彭泽鲫和异育银鲫的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探索出了适合泰安市特点的优质鲫鱼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以血红蛋白含量和肌肉蛋白含量为指标,研究了养殖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var.E′erqisi)对水环境盐度的适宜性。结果显示:1.5‰和3‰的水环境盐度可以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P<0.05),并可略微提高异育银鲫肌肉蛋白的含量(P>0.05);而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则会使异育银鲫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盐度愈高,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愈大;此外,6‰、9‰和12‰的水环境盐度还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6‰盐度只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轻微下降(P>0.05),而9‰和12‰盐度则会引起异育银鲫肌肉蛋白含量发生显著下降(P<0.05)。结论:3‰以下的水环境盐度适宜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而6‰以上的水环境盐度则不利于异育银鲫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0.
庭院养殖异育银鲫优点多异育银鲫,系由黑龙江的方正银鲫(蹋)与江西的兴国红红(雄),经人工交配所得的性状优良的子代。异育银鲫具有生活适应力强、疾病少、食性杂、生长快等生理特点,很适宜庭院养殖。本市推广养殖异育银鲫两年来的情况表明,庭院养殖异育银鲫,具有...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银鲫鱼的养殖品质有所下降,并出现一些问题,另外银鲫鱼的养殖热度也有所下降,造成效益明显衰退,严重影响了很大一部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2012年宁化县被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列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宁化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主推品种之一。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质好,生长快,成活率高,市场广阔,适合大规模推广养殖。泉上镇有10户示范户养殖该品种,通过近几年来的养殖,现总结一套异育银鲫"中科3号"生态养殖技术,旨在为池塘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是1976—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种生长快,产量高的养殖新对象。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应用“异精雌核发育效应”而获得的子代。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易捕捞,繁殖方便,经济价值高的优点。目前已在全国20几个省市推广养殖。我省是方正银鲫的故乡,发展异育银鲫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将异育银鲫的生物学特征及制种技术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郊水产良种场重视异育银鲫亲本选育异育银鲫生长快、个体大,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上海市郊农村推广养殖异育银鲫已达8000余公顷水面,去年投放市场4.1万吨(鲜鱼),约占全市淡水鱼养殖产量的20%。为确保异育银鲫的商品质量,市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对...  相似文献   

14.
异育银鲫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经人工授精繁育的子代,因其具有食性广、适应性强、容易饲养等优点;且其生长快、个体大、抗逆性强,已被广泛的推广养殖,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异育银鲫不仅可以单独养殖,而且可以与许多物种混养。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来异育银鲫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是养殖的主要常规鱼,几乎取代了原养殖的鲫鱼品种。苏南地区异育银鲫的养殖产量仅次于团头鲂,列常规鱼养殖产量的第二位,占常规鱼产量的20%。随着异育银鲫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需求量也很大。绝大部分异育银鲫人工繁殖与其他家鱼一样,采用注射激素催产,孵化缸或环道孵化,不但成本高,  相似文献   

16.
异育银鲫足利用多倍体技术培育出的鲫类新品种,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逐渐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对象。但是,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异育银鲫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疾病越来越多,并且已经成为该品种养殖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粘孢子虫病是异育银鲫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物絮团技术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在沿海滩涂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实验以滩涂主要养殖种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研究对象,按照BFT养殖模式(BFT组,不换水,只补存蒸发掉或取样部分的水分)和一般养殖模式(对照组,每日换水1次,每次换水1/4~1/3)分别饲养,测定各处理组异育银鲫的生长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热休克蛋白HSP70的相对表达,人工感染试验对比分析BFT养殖模式组和一般养殖模式组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和抗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BFT组异育银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BFT组异育银鲫肠道中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53.10%、28.10%和17.99%;(3)BFT组异育银鲫体表黏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和溶菌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4)BFT组脾、肾、肝和鳃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29倍、1.34倍、1.87倍和1.68倍;(5)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人工感染试验证实,BFT组异育银鲫抗细菌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研究表明,BFT养殖模式适于异育银鲫养殖,可促进鱼体生长,增强其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实施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淡水池塘80:20异育银鲫养殖新技术"。全县淡水池塘异育银鲫养殖发展到227hm~2,共收获成鱼197.1万kg,年产值1735.2万元,利润563.7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射阳地区是我国异育银鲫主要养殖区,异育银鲫精养面积达5万亩,随着养殖密度增加,异育银鲫疾病增多。近几年异育银鲫暴发一种以鳃部出血为典型症状,当地人称为"鳃出血"的病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现已确定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Ⅱ型(Cy HV-2)。该病发病猛、传染率高、死亡量大,一般病发在春夏之交以及夏秋之交,发病水温在18~25℃,以  相似文献   

20.
正异育银鲫作为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增加,养殖密度的增大,以及养殖水环境的恶化,异育银鲫的病毒性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威胁异育银鲫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连年来,鲫鱼暴发性出血病,造成异育银鲫病死率居高不下,而青虾作为江苏省主要养殖虾类品种之一,随着精养程度的提高,感染红体病以及烂鳃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一旦发病,立即会造成大面积死亡。将两个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